人们习惯于把目光投注于英雄人物,而忽略了身边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人。其实,英雄人物值得我们去敬仰,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也同样值得我们去尊敬和感知,并为他们奉上一曲赞歌。 ——题记
四川新闻网达州5月3日讯(记者 董晓梅)记者在四川渠县采访时获悉,该县公安局有一位民警,自参加工作以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仅有高中文化的他先后获取了研究生学历证书、法学硕士学位,完成学业性论文20余篇,并曾编著《渠县监管》一书、《涉法涉诉劳教案件浅析》一书以及已脱稿正在修订中的《公民治安防范基本常识》一书。利用所学法律知识,对常年赴省到京缠访滋事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不等,并无理要求国家赔偿其150万、300万、500万、五亿八仟万等非法诉求以致严重影响了县、市、省、国家机关正常信访秩序,涉法涉诉的违法行为人进行了耐心帮助,帮教规劝,温暖家访,跟踪探访。经他调解的违法人员现已基本停访息诉,因而为国家挽回了不可估量的政治、经济影响,从而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多次受到县、市、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在做好他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自己仅有的休息时间,走访群众,将自己积攒起来的储蓄,扶危济困,累计为辖区困难群众捐款50702元。
一颗忠心映心扉
2008年12月10日,债权人黄新向债务方(重庆筑安工程公司)索领劳务工资未果后,与债务办公室汪洋发生抓打,该汪自认为丢了面子而邀约十余名职工,以推、抓、扯的方式将黄新掀离所在办公区。其间黄新身体若干部位严重受伤,而入院治疗。
受害者家属主动找到张经国表达感激之情
张经国同志接案后,认为此案双方是合作伙伴,并有良好的感情基础。因此他从道德性、法律性、讲道理、打比方,积极向违法行为人汪洋所在公司法定代表人表明了公安机关的态度。并商请该公司领导前到医院看望受害人,并由该公司安排专人护理受害人,争取赢得受害人谅解。他不管是在医院调查中,还是利用工作之余,不下余5次前到医院去看望受害者,并与其交谈,安慰他受伤的心。而且,还为受害者端开水,送水果,拿药送物等,去暖化受害者。根据案情呈现出的良性好转,他又主动会同该公司商议按期按需支付医疗费用,并由公司派出工作人员代表公司,送钱送物去慰问受害者家庭,并表示歉意。而且还同受害者所在地基层组织与受害者亲属进行座谈,以一份“仁慈之心”去感动了受害者。因而,该公司公开明确承诺一次性支付该黄30余万欠款,并承诺继续合作,因而给受害者心中埋下了一粒爱的种子。
http://pic3.newssc.org/upload_local/0/2/2010/5/1272896372468.jpg
2008年12月,张经国正在耐心的同当事人打比方、讲法律
由此,受害者黄新主动原谅了行为人汪洋的过错,双方按照法定要求赔偿和补偿了受害者4万元,尔后,双方重归于好,老百姓拍手称好。
2009年10月,张经国深入院户调查了解情况
2009年10月2日晚,王某自视吴某的挖掘机在施工作业中危及了自己住宅安全而与其发生口角争执,继而双方亲朋好友分别约一二十人前来案发现场逞凶助威。以致双方发生打架纠纷,围观群众近万人。从而导致吴某价值叁仟余元的挖掘机挡风玻璃损毁,王某因轻微伤而入院治疗。
受案后,张经国鉴于本案当事人相邻居住,曾经关系较好,因此他利用乡情,即住地邻居去相互劝告;利用友情,即双方社会共同的朋友去劝解;利用亲情,即动员双方亲友去劝和。公平、公正指正双方行为自身的错误性,让双方当事人自我反省、自我检讨,从而缓解了相互僵持的气氛。他并义正辞言地讲明当事人行为错误的违法性后,又邀请德高望重很有说服力且双方很信任的群众,从中推波助澜,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因而双方自愿相互折抵赔偿,使双方握手言欢,恢复了昔日的友谊。
一颗善心显真情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的一天,张经国刚从乡下办案回到办公室听说募捐活动后,便毫不犹豫地将身上仅有300元现金捐现了出来。并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久又听说组织在倡议缴纳特殊党费,因此他毫不思索地说:“我把2个月的工资共1100元捐出来。”有些人问:“你已经捐了一次就不用再捐了吧?”然而他笑笑地说:“我们每个人多捐一元钱,灾区人民就少一分痛苦”。
2010年4月14日,当玉树地震发生后,他以电话和托人打听的形式向四川慈善总会关切自己应该做点什么?紧接着他积极向渠县天星镇文锋村、合力村、天星村近千名群众倡议,每名村民募捐五角、一元援助灾区,因而收到村民们共400元的募捐。这一次他又将自己工资卡上所剩的1100多元向玉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
2009年11月,他在渠县岩峰镇月宫村办案中得知,该村村民冯某(男,60多岁)双目失明,家境异常窘迫,他当即与村支部徐绍兵取得联系,前往该冯家走进厨房、卧室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的关切询问该冯的生活,健康。并当即承诺:从每月工资中抽出50元人民币帮扶该冯,他并双手握着该冯的手说:“我们也是你的亲人,相信我会一如既往的关心着你。”此时,该冯热泪盈眶地说:“还是***的干部好。”此后,张经国同志几乎每月按时给该冯赠去50元人民币,并给他赠送了一台微型收音机,充实他的生活。
一颗诚心助智障家庭
2002年,张经国刚到文崇派出所工作不久的一天,在报恩乡工作中偶然得知,该金光村村民任开忠由于常年须照顾智障妻子和年幼4岁的儿子,收入几乎没有,以致生活异常困苦窘迫。随即张经国同志通过一个村民来到了任家,想知道个究竟。当他走近任家,只见两间穿斗房连孔带裂痕,疮痍满目,看上去岌岌可危。其屋内时不时散发出一股股阴暗潮湿的霉臭味。其妻衣衫破烂补巴,头发蓬乱,目光呆滞地坐在门坎上。任开忠拉着自己面黄肌瘦的孩子,眼神里面充满了忧虑。见此,张经国同志当即摸出身上仅有的500元钱赠予给任开忠,并与其交心谈心拉家常,开导他如何寻找合宜的谋生方式自强自立,如何倾洒慈爱关心智障的妻子,作一名模范丈夫,如何关爱教育孩子,作一名合格的父亲。在张经国同志殷切之心的温暖下,任开忠豁然开朗,利用张经国同志赠送的500元钱将房屋修缮后,剩余的百余元购置了收购废旧的工具,尔后,通过收购废旧维持生计。
虽然2004年张经国同志调动离开了文崇派出所,但他年复一年,一如既往地牵挂和惦记着任家。每年春耕生产,张经国同志都要为任家送去化肥、种子、农药等农用物资;每年每学期学龄儿童接受教育的开学期,张经国同志都要为任家的孩子送去书包或字典或词典或文具盒或钢笔或铅笔或作业本等学习用品及篮球、足球、跳棋、象棋、自行车等体育用品,并为他孩子辅导功课;每逢中秋节、春节,张经国同志都要为任家送去月饼、水果、糖果、瓜子等生活礼品。每次去任家,张经国同志都以200元、300元、500元、700元、1000元不等资助任家。尤其在炎热的夏天,他得知该任的智障妻子和年幼的儿子皮肤敏感,常遭蚊虫叮咬出红疙瘩,他都要为他们送去花露水、蚊香等防蚊虫叮咬的物品。寒冬腊月,他依然照常也要为该任的智障妻子和儿子送去棉鞋,防止长冻疮。
在2007年的中秋节,张经国同志在当天上午九点左右就提着两盒中秋月饼和一箱牛奶来到任家,叙旧话新,与任家共度中秋午餐。在去年腊月二十九的下午,张经国同志又为任家送去水果、糖果、瓜子,与任家欢聚一堂。从一点一滴无微不至的关心着任家,直至下午六时左右才离开任家。
张经国同志的高尚行为使任家旧貌换新颜,愉快的生活着。每每谈及张经国对他家的帮助,心中总是充满着感激之情。
2009年春节,张经国同智障残疾家庭及邻居合影留念
至今张经国同志调离文崇派出所已经7年了,当地群众仍然在讲述着他帮助困难群众任开忠的事迹,纷纷称赞他的爱民之心。
一颗善心融进老龙小学
2010年3月,张经国同志路过渠县龙潭乡老龙小学,被该校学生在非常艰苦的学习条件下,依然刻苦学习的精神所触动。因此,他主动与校方取得联系,决心力所能及地帮助这些山区贫困学生愉快地学习。于是,他为全校60余名学生每人送去了新编《字典》、钢笔、铅笔和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跳棋、军棋、象棋等学习和体育用品,丰富了山区孩子们的学习文化生活。与此同时,他在老师口中听闻,该校学生小到3-5岁的幼儿班学生,大到10岁的四年级学生,来学校上一趟课,少则要走10里山路,需要1个小时,多则要走35里山路,需要2.5小时才能到达学校。当即,张经国同志表达了自己的恻隐之心,哽咽着喉咙说:“我竟还不知道这所学校的孩子上学这么苦,真与我有缘!”当场承诺,给该校60余名学生每人赠送一双针孔软底运动鞋。以鼓励他们不为困苦所吓倒而努力学习。当场承诺对每趟最远到学校要走2.5小时的两名学生,每月分别给予100元补充营养。尔后,随即为每名学生送去了一把遮阳避雨的雨伞和解渴防暑的凉水壶。(并筹划冬天给每名学生买一双棉鞋)次日,紧接着张经国同志在渠城奔波于十四、五家鞋店东挑西拣,累得满头是汗才为孩子们购齐合宜的鞋子。然后又不顾疲劳,送至距离渠城50里外的老龙小学。他俯下身亲手将一双双鞋子送到了一个个孩子的手中。孩子们接过鞋子,都纷纷很有礼貌地说:“谢谢张叔叔!”或“张叔叔您好!”
2010年3月,张经国同被资助部分学生合影
在场的一位老大娘将自己孙子的鞋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捏了又捏道:“这鞋质量好,我们乡场上根本买不到这么好的鞋,我孙还没穿过这么好的鞋呢!”
临别时,当张经国同志路过一群十余名学生身旁时,这些学生不约而同地喊:“张叔叔您好!再见!”
张经国同志这次的一点爱心,竟让四年级的郑油汉同学在作文中写道:“长大后,我也要当一名人民警察,到那里,我也要帮助和支持边远山区的儿童完成学业,作出我的贡献,将爱奉献给他们……”
二年级的叶丽容在演讲中说:“长大后,我要当一名教师,到山区,到少数民族地区去教书,让更多的小孩能上学。因为,现在有一名公安叔叔在关怀、关爱着我们,我们要象张叔叔学习,学习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用那伟大的爱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一位年过八旬的学生家长杨方忠老人动情地说道:“还是***好,还是***培养的人民公安好,好人啊!好人!虽然只是一双鞋、一本字典、一支钢笔,但这种精神啊,重要,值得我们学习……”
http://pic3.newssc.org/upload_local/0/2/2010/5/1272896833078.jpg
渠县龙潭乡老龙小学学生看到张经国到来时的高兴心情
一颗爱心倾洒丰乐二小
“今天,自己能有适应社会需要的一点工作本领,与老师们沤心沥血的教诲、无私传播知识息息相关。如果我能去关心一名学生,就等于为社会增添了一点滴财富。”基于这样的认识,张经国几经辗转确定帮扶远离渠城80公里外的丰乐二小:那里离城较远,学校没有医务室、街上没有书店、体育器材经营店。2010年3月18日,他为该校送去了600本《新编字典》、600支书法钢笔、600支铅笔、600本课堂笔记本以及部分健身器具,另附加红花油、正骨水、风油精、创可贴、虎骨膏药。他走进学生中间,逐一赠送到学生们手中。并对600余名中小学生说:“我也来自农村,小时候读书时家里条件也很艰苦,大冷天也经常赤着脚。正因为过去这种恶劣的条件激励了我努力学习,今天为什么我给你们每人送一本字典,因为字典可让你们终生受益。你们学习认识每一个字中也融入了爱心精神,使爱的涵养在你们心中生根发芽。为什么给你们送一支书法钢笔,是为了让你们勤学苦练,所学的知识牢固地记在心间。为什么给你们送一支铅笔,是为了让你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去描绘自己未来的梦想。为什么要给你们送一本笔记本,是为了让你们一点一滴、不折不扣地记下自己的学习生活,给人生留下美好的回忆。使你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真正成为懂法律、有理想、有爱心、有知识的新时代好公民。”与此同时,张经国并对学校挑选出来的四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小学生分别赠予了200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再接再厉。此时学校老师、领导纷纷议论说道:“我们学校还是破天荒的头一次献爱心的捐赠活动。这人哪,心肠好,他今天送来的不仅仅是一本字典、一支钢笔、一支铅笔、一本笔记本,而是给我们全校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课。”在场群众无不拍手称赞。他的精神将会影响着学生们的一生。
五(1)班张婉莉同学说:“张经国同志是太阳底下多么伟大的一名先生,他那颗善良真诚的心让我们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长大后也要像他一样多为社会作贡献。”
五(2)班学生张敏在作文中写道:“阳光明媚的春天,让人的心情很舒畅,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您的无私爱心,您不顾一路颠簸的辛苦,为我们慷慨相助,您的爱心行动远远不止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给我们精神上的帮助和学习上的动力。有了您的无私帮助,让我们学得这个春天更温暖,我们一定要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学有所成,像您一样回报社会。”
六(1)班的王华同学说:“我们这个学校是一所较偏远的学校,我们都是留守儿童,我们渴望爸爸的爱,妈妈的爱,您的到来让我们感受到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您的慷慨解囊,您的捐资助学,让我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您的爱心犹如一面崭新的旗帜,激励着我们,我们将以您为榜样,随时随地去关爱别人,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您这份爱心,这份真情。”
学生家长李回彬深为动情地说:“公安局的同志还是好啊!他们还是有很高的素质,他们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生家长学习啊!”
临别时,百余名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张先生,欢迎您再来!”
一颗温心滋润村民
张经国自2007年6月以来,先后为渠县天星镇文峰村、菜场村、五井村,望江乡武坪村、魁子村,卷硐乡船石村、卷硐村,岩峰村月宫村,河乐乡敬老院共送去法律书籍200余册,农业书籍100余册,并为这些村社提供法律咨询百余次,为村民们发放《义务帮扶联系卡》300余张。他积极总结自己日常工作的防范经验,自筹资金为这些村社建构“村民文体俱乐部”、“义务法律咨询室”、“治安多维防控网络”,建议村社自评“治安模范之家”、“模范守法户”、“平安生活区”、“和谐居民区”,他还汇同村社干部走村串户150余次,为村民住宅的门、窗、锁、阳台传递了治安防范知识。2008年5月,菜场村因发放征地款过程中,村民们表现出了不理解的抵触情绪。张经国同志得知后,积极地跟该村干部提出了法律性的建议,并对欲滋事的人员作了耐心的法制宣传后,才平和、排解了这次近百余名村民矛盾情绪,防止了群众事件的发生;2009年10月中旬,他通过对该村村民徐廷华亲属耐心的法制教育后,该徐家先后主动交出火药枪3支(该徐因涉嫌非法持有枪支罪,被渠县人民法院判处管制2年徒刑);2009年2月底,他为月宫村10家残疾贫困户送去了油、盐、米、酱、醋、牙膏、牙刷、硫磺皂、毛巾等生活用品,给十户农业先锋户送去了锄头、铁锹、扁担、铁耙、铁桶、镰刀等农业生产用具,以让他们在新农村大好的政策下,愉快的生活、生产;2010年3月上旬,张经国同志为卷硐村和船石村20余户老***员、20余户劳动模范户送去了白糖、冰糖、洗衣粉、肥皂以及锯工、钢丝钳、扳手、电笔、螺丝刀、手套等劳动工具,以激发他们热心地方经济建设的高涨劲头。
今年春节后,他携带了生活营养品和现金1000元到河乐乡敬老院,使这些孤家寡人享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因此多次被渠县电视台滚动播出。
最令人感动的是:今正值春耕时节,他特意帮扶望江乡黄花基地100家农户特地为他们每户送去了一包尿素,给了村民们无穷的力量和深情厚意,为黄花基地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一颗丹心暖人心
张经国同志不仅热爱生活,而且也热爱大自然,他自2008年以来,在森林公安民警杨荣的帮助下,爬坡上坎,遍及近百亩龙潭林区、大歇气坪林区,关爱着树林丛中的飞禽走兽,关心着这里的一棵棵林木,关切着林区的生态环境。他眼里看着护林工作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异常艰辛,特地为这八名护林员送去了青油和法律书籍,以表达他对护林工作人员的崇敬之情。其间,由于输气管线严重损毁了近百亩林地,张经国同志获悉后,顶烈日徒步往返30余里,认真细致扎实的说服教育,从而为林业部门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当他途经渠县琅琊镇聂家坝果林区时,看到那300多亩果地里含苞待放的花蕊,他立即找到果林户主说:“你们这些果业农副产品不仅活跃了地方经济,而且还点缀了,美化了我们的家园,今后,我愿为你们果林园尽自己一点微簿之力。”此后,张经国同志给该果林园送去了农药七八件和果树的种植技术资料10余册。
自2008年3月以来,张经国为城区包括乡镇从事各类个体户经营的门市业主、交通驾驶员、车站、船舶、码头相关人员分别送去了《法律义务咨询卡》,旨在减少他们在生产经营中不必要的纷争,促进他们行为和善。今年3月上旬,他看见天气逐渐变暖,气温明显回升,他租用两轮摩托车分别到天星镇、渠西、渠南、渠北、有庆、中滩一带和渠江镇十余家加油站、加气站、烟花爆竹销售门市赠送了《消防警句》宣传册,意在提高这类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工作人员的安全警惕性。经营业主们交口称赞道:“你好有公德心啊!”
“我有一个偶像,他的名字叫雷锋。”这是张经国的口头禅。或许,我们能从这句话中找到他多年来无私奉献的力量源泉。敬礼,渠县的“活雷锋”!
张经国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治安防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