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基地龙隐镇风情
晓风徐徐,天朗气清。
在五月底凉爽怡人的天气里,我们南充市作协一行人,到影视基地龙隐镇考察采风。
临近中午,车停在了绵阳市安县的龙隐镇,据行程安排,今天就在此歇息,明天一早赶往北川老县城遗址。龙隐镇其实是安县寻龙山风景区一个小小古镇,它因拍摄《王保长歪传》等影片而成了闻名遐尔的影视基地。
用过午餐后,我们便迫不急待地要上山。尽管昨天还阴雨绵绵,冷如初春,今天已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
从宏伟壮观的寨门进去,沿石梯前行,再七折八拐,曲径通幽处,有一片千年古藤。在头顶盘根错节,遮天蔽日。不禁想起宋秦观曾有词感叹: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不知是否就是此藤。因为在藤下弯弯绕绕之后,我们同行的一位姐妹因贪念美景竟落队走错了路,倒令她不知南北了。
再穿过一片坚固的岩石溶洞,到得山顶,便是令大家兴奋不已而久负胜名的龙隐镇。
首先跃入视线的是上书“龙隐镇”三字的古牌坊,门前停着一辆有国民党党徽与党旗标志的绿色军车。靠牌坊的左边是一家气派的钱庄,一位身着民国服饰的掌柜正在柜台里悠闲地摇着纸扇。
刚踏进牌坊门,一种浓郁的古朴之风就迎面而来。这里是典型的川西小镇的集市:窄窄的巷子,青石板铺筑的街道,街道两旁小巧而精致的店铺,药店、鲜肉店、小磨香油、卖凉水的、四娃子锅魁店、陈记裁缝、张记鞋帽、香烟摊等,凡是市里井巷应该有的,在这不足百米的街上一应俱全。
我打量着每一个店面的风格。临街而设的小方桌上,土碗里又白又大的汤圆令人垂涎三尺、锅魁店里看起来又酥又香的锅魁、肉店悬挂着鲜肉、屋梁上贮藏的玉米棒子、包装简单的香烟、红润欲滴的冰糖葫芦等……我好奇地一一琢磨着这些东西,才发现汤圆锅魁等竟是用塑料泡膜做的,鲜肉是木块做的。远远看来是如此的形象逼真,可见龙隐镇人还真是煞费苦心。正午的阳光很好,我慢慢地落在嘲杂的人群后面,很惬意地将自己沉淀于古镇的韵味里。经过卖凉开水的摊前,诗人曹雷正拍着那一字儿排开的用玻璃片盖着的凉水杯子,他非常感概地说,我们小时候可就经常喝这种凉开水的,一分钱一杯,可能你们没喝过吧。是的,我没喝过,我的童年里满是 ‘冰棍,五分钱一根’的小贩叫卖声。现在的太阳正热正烈,街道也很安静落寞,我们都清晰地听见了一种声音,那是童年往事的车轮正嘎吱嘎吱从记忆里开过。
街道转角处一辆水车,转筒不停地转,水也一直哗哗地流。拐过这个角,里面便是商贩经营的各种具有川西民族特色的民俗工艺品及特产了。迈进一家工艺品店,随意一看商品标价,我吓了一跳,标价少的几万,多则几百万。这是什么古董如此值钱。我疑惑地问同行的朋友,老板笑盈盈地接过话说,这是民国时的价格,那时的5万元,只相当于现在的50元。我恍然大悟,暗地里笑自己傻。
这时,前面人群里一阵沸腾,又传来一阵吆喝。原来是潘驼背押着土老肥李老栓游行示众来了,跟随着兴奋起哄的人群,在挂有“天下第一保”的龙隐乡保公所门前,热情大方多才多艺的龙隐镇人为我们为我们真实再现了李老栓批斗大会,以及王保长抓壮丁等精彩的剧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无不举起相机争相恐后地拍摄。表演结束,游客们自由随意地同任何一个演员合影,他们不但不收伴照费,还很配合地说着剧里的台词,摆出各种pose来,恢谐幽默之情让大家忍俊不禁。在一阵又一阵爽朗的笑声里,我们感受着从未有过的轻松与开心。在这里,我们感觉不到一点点现代的商业气息。仿佛龙隐镇就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乐土。
在这里的每一条小街,街上的每一间店面,一个转角,李宅四合院、潘家茶楼、告示标牌等等,都是那么熟悉。潘驼背与幺妹开的茶馆生意很好,茶水也不贵。旅客的留言簿上,无一不是对这个古朴幽雅的茶楼与漂亮大方的幺妹充满了赞赏与留恋。
在这小镇上,还开了一家做陶艺的,游客不但可以购买陶瓷,还可以自已亲手制作陶器,这也就是城里人开的陶吧,它能给人一种亲自己参与的成就感。
晚上,是早就为我们准备好的具有浓郁羌族特色的篝火晚会,多才多艺又多情漂亮的羌族姑娘小伙把晚会节目一次次推向高潮。
晚会结束后,我们就住宿在龙隐镇清幽雅静的龙隐客栈里。因为心情颇为激动,大家都毫无睡意,于是又去镇上小店里买来宵夜喝夜啤,只可惜那晚没有月亮。南充文学界的朋友在天井里齐聚一堂,借着红灯笼的朦胧,大家痛快淋漓地聊起了文学创作、生活理想,夜深了仍兴致勃勃。直到临晨时分,天上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大家才不得不各自回屋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