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杨升庵转世

与天涯同步推出:新都牛人杨升庵那些事儿(不得不看的《明朝那些事儿》的姊妹篇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状元就是状元,人家做事,答案是不会一下就被普通人得到的----那天酒席后,他就招募了一些跛子、驼子、瞎子、麻子,总之是体态畸形、五官丑陋的人,组成了一个队伍,要他们运送贡米进京。
于是,几天后,一支由杨升庵任贡米押送队长,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人担任押送队员的队伍离开了新都,前往京城了。
一路上都引来惊奇,这个不说了。快到京城了,皇帝知道了这次是由杨升庵亲自押送,就派人提前让他到京城,然后陪皇帝一起看押运队伍。
当皇帝在杨升庵的陪同下登上紫禁城楼,看到押运队伍后,他惊呆了----他看到了都是些跛子、驼子等长得奇形怪状的人在赶车,当然要惊奇了!
然后他肯定就是问杨升庵原因了;然后就是杨升庵启奏皇帝这个原因了。
你说怪不怪,当皇帝听完这个原因后,便宜将成都知府以欺君之罪革职查办了----原来,杨升庵告诉皇帝,这贡米,尽管状如珍珠,香润可口,但若长期食用,就会使人变得畸形异态----当然,杨升庵说自己是从来不吃这个贡米的。
而皇帝当然是害怕自己及自己的嫔妃、龙子龙孙些变得和押送贡米的那些人一样,于是就下令,从此不准成都府的贡米运进皇宫。
所以还是那句话,牛人就是牛人,一个小计,就免了百姓的苦,并惩罚了贪官。

发表于 2010-8-2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快,写起慢,辛苦楼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看帖要回帖哈,标只潜水哈......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快,写起慢,辛苦楼主了!---------------------------------------------------------------------------------------------------
谢谢你“火腿肠”,看到这句话我写起来都更有兴趣了哈。一定加油!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升店的悲喜剧(一)
1514年,杨春(杨廷和的父亲)去世了。
杨廷和是孝子,硬是回家丁忧(守孝)了3年。(他回家之前,还是找了一下正德皇帝的麻烦的,和他的儿子以及众大臣一起。)
当然,他这一开头,以后很多在他现在这个位置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想不回家丁忧都不行了----就象严嵩,正在和徐阶斗到关键时候,他老婆死了。
按理说没什么,他又不是必需回家。但他儿子严世藩就必需回家丁忧了。
而严嵩之所有以能混得那么好,主要靠他儿子,他自己的智商达不到,而那时又没有电话、手机、视频通话、电报等及时通讯工具,所以就苦了他了,所以他就被徐阶整下课了。这是后话。
1514年,也是杨升庵午门任考,鳌头独占3年之后,又一个春试之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在京城的名为“高升店”的地方,这时就又火起来了。多数当然是新来的举人,但也不乏老顾客。
比如张璁,这位屡试不中的张举人就在其中。
3年前,张璁完败给杨升庵后,因怕江彬找麻烦,溜之大吉回了老家继续苦读,自信这次一定高中。
当然,这次他依然没中,要中还要等上6年,1521年才中的,在落第7次后,终于考上了,而且是二甲第70多名。
当时他47岁,比范进还是要小点,所以没疯。以他那么厚的脸皮,估计就算比范进大的岁数才中,也不会有意外吧。
在张璁住进店不久,杨升庵也到了高升店。他当然不是来住店的,他是来找人的。
他找的人当然也不是张璁,但也叫张举人----张含,明代文学家。正是这个巧合,让杨升庵与张璁又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张璁都第5次在高升店住了,所以店小二和张璁已经很熟了。所以一听说杨状元找张举人,就把他带到了张璁门前。
当然,杨升庵记不起张璁了,因为他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不会把刁难自己的人记住。甚至听说这就是张璁,还发自内心地夸张璁绝非等闲之辈,认为当时的刁难不过是被江彬等等人当了枪使。
当然,张璁是记得杨升庵的,除了杨升庵是名人外,还有一个原因----张璁以将杨升庵比下去为目标----所谓树大招风。
如果以正道将杨升庵比下去的话,历史上就会多了一位名人,而且会传出一段励精图治的佳话。然而,张璁走的不是正道。特别是他看见杨升庵提了一盒什么东西,好象急于去找张含,只和自己聊了几句就托词先去见老友,然后再来拜会,心里总不是滋味。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所谓小人,心眼也不会大。他认为杨升庵是不是得到了什么考题之类的,去给他的老朋友透露。却不知,这不过是杨升庵从老家新都带来的几盒自己亲手做的桂花糕(新都名小吃,一种用桂花和糯米等制成的糕点)而已。
然而,毕竟杨升庵的父亲是当朝首辅,杨状元既对他评价不低,能结识他也是一条不错的门路。于是,开动了他那善于揣摩、算计的脑袋瓜子......
所谓无巧不成书。正在张璁想方设法接近杨升庵时,店门外昏倒了一位年轻小伙子----饿了,加上身上还有剑伤,就昏倒的----张璁有了接近杨升庵的方法了。

[发帖际遇]: 杨升庵转世在锦江宾馆请大家吃饭唱歌,花掉小米椒12个.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见他分开人群,扶起那人到店内桌前坐下,要了馒头、小菜,请那人吃。然后问了一些情况,并进行安慰。在看到杨升庵从张含房内出来离他们不远时,大发感慨:世道不好,坏人当道,生灵涂炭,我却只有眼睁睁看着而无能为力啊!
所以说他关于善于揣摩呢,因为他知道杨升庵正直,听到这话肯定过来问清原由。只要他过来,他就有能力与杨家扯上关系。
果然,杨升庵过来了。
于是,张璁将帮被救之人解决问题的任务轻而易举就交给了杨升庵,一场悲剧也就在这“高升店”上演了----不是杨升庵的悲剧,也不是张璁的悲剧,是这位被救之人的悲剧......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升店的悲喜剧(二)
这个被救的小伙子,已无考证到底姓什么名什么了,总之是一个当时最底层的农民,我们姑且叫他张龙吧。
江彬是怎么得宠的,大家应该都知道了----靠陪正德同志声色犬马起家的----正德也真是荒唐!
事情的经过是:张龙前两日正是大婚之日,他乘坐的花轿刚把新娘子(姑且叫做李凤吧)从娘家接到,正吹吹打打地走在乡间路上。而此时,江彬率了一队人马也从此路走过,并且是看见了这个迎亲的队伍。
江彬是皇帝的红人,他这一队人马也就当然是飞扬跋扈惯了。看见人家的轿子,就冲上去要看人家的新娘。
其实他们此行是有一个任务的,那就是为正德选漂亮的MM----正德是什么样的人,我都不好再评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中,这位李凤姑娘兼顾了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的优点,当然被江彬一伙看了一眼就看上了,这样的姑娘献给皇帝,不升官都难!
他们才不管人家是刚嫁出门的新娘子(那个时候可跟现在不一样哦,只要还没入洞房,嫁没嫁是一样的哈),况且正德还有个好处,只要漂亮,结没结个婚是次要的,他都要,甚至曾经有孕妇都被他“临幸”。
于是,他们不顾新郎张龙的反抗,甚至用剑将他砍伤,抢走了悲痛欲绝的新娘李凤。
因为得知是江彬一伙抢了新娘,在同村人的建议下,张龙来到京城找首辅杨廷和主持公道,正巧昏倒在高升店门口,更巧的是杨首辅的公子杨升庵又在店内。
于是,在别有用心的张璁的安排下,张龙和杨家接上了头。所以应该说,也是张璁帮了张龙----虽然不是有意。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杨升庵听了这个经过后,就决定要帮张龙和李凤了。可是这个忙不好帮啊,若是在弘治时期倒还好说,那是管他天王老子,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并且由杨廷和出面去办理,那可基本上是一办一个准----弘治帝也是很清廉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一个创造了“弘治中兴”的父亲,生下了一个只愿声色犬马而不愿上朝理政的儿子,这就苦了手下这一帮臣子和天下老百姓了。
再加上江彬这种人,老百姓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就象张龙和李凤,硬是被棒打鸳鸯----更可气的是,现在的正德好这口,所以就算是杨廷和出面,要想救这一对有情人也都很难办。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不管有多难,正义之剑还是要出鞘的。于是杨廷和带领着百官(包括他儿子)找到了豹房(正德同志大部分时间呆的地方,里面可以一展他当武林高手的梦想,也藏有很多江彬同志抢来的民间美女),说明豹房里的民女们都是江彬抢来的,要求正德同志放了她们。
有一点要说明,提这些要求时,杨升庵同志是没有发言的......
首先,江彬不会承认这些民女是被他抢来的,其次,正德知道这是江彬抢来的,但也是不会承认的。所以,大臣们的话就白说了。所以,就僵起了。
当然,当时没说话的杨升庵是不会让事情就这样过去的----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而作为民代三大才子之首的他,只会在沉默中爆发。
他的爆发是用脑子----先说下外间传闻,再给正德戴高帽子,说不会强抢民女,肯定是自愿的;再要求让民女们自己说是自愿的还是被抢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理说正德是不会同意这样的,但江彬同志暗示一让他同意了----原因就是,江彬早就有准备,让锦衣卫对这些村姑进行了威胁----不受威胁的李凤已经被控制起来了。
于是,众大臣见到了“自愿服侍皇帝”的民女们。
正当正德得意地让众大臣回去时,李凤却阴差阳错挣脱了控制,当着众大臣和皇帝的面说出了事情真正情况。
正德怒了----因被揭穿了而怒;江彬惧了----因被揭穿了而惧;众大臣乐了----因揭穿阴谋而乐。
但正德也只能让江彬当替罪羊,答应放了这些民女。
于是,杨升庵就准备回高升店,去告诉张龙这个好消息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应该说高升店就悲剧、喜剧全了。
要是这样顺利,正德就不是正德了,江彬就不是江彬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真成了连载了嗦,都成了我的一言堂了,这样不利于我的创作哈。各位有什么想法,也拍拍砖,也顶顶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升店的悲喜剧(三)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谓反复无常必小人。
江彬就是一个小人,正德就被他染得更黑了。
在李凤正准备离开豹房时,又被江彬拦下,藏在了豹房。因为她得罪了江彬,所以江彬准备迫害一下她----小人是这样的。
而此时的正德都还不知道李凤又被拦回了豹房,就更别说杨升庵了----他还想君无戏言,当着那么多大臣说的话,怎么会没起作用----他当然不知道还有人敢违背正德的话。
所以,杨升庵去了高升店,准备看一对新人的团聚----然而看到的却是张龙一脸的悲凄。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升店的悲喜剧(三)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谓反复无常必小人。
江彬就是一个小人,正德就被他染得更黑了。
在李凤正准备离开豹房时,又被江彬拦下,藏在了豹房。因为她得罪了江彬,所以江彬准备迫害一下她----小人是这样的。
而此时的正德都还不知道李凤又被拦回了豹房,就更别说杨升庵了----他还想君无戏言,当着那么多大臣说的话,怎么会没起作用----他当然不知道还有人敢违背正德的话。
所以,杨升庵去了高升店,准备看一对新人的团聚----然而看到的却是张龙一脸的悲凄。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升庵愤怒了,却又有点疑惑,有点恐惧----是正德反悔食言了?还是有其它原因?
于是他还是去面见正德----可是大家都知道,正德可不是随便能见到的,况且他因为李凤的事还更不想见杨升庵。
但宫里好人总还是有的。正德皇帝身边的太监李公公算一个。
那天江彬拦李凤时,正好李公公看到了。他虽拦下了杨升庵不让进,却告诉了杨升庵他所看到的。并且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帮杨升庵一个大忙。
宫庭里的斗争真的很暴力,有时是看得见的暴力,但大多数却是杀人不见血的这种暴力,不管是正义人士还是奸佞小人都可能会用这种暴力。

[发帖际遇]: 杨升庵转世碰巧看见麻辣社区管理团队在辛勤管理论坛,给他们奖励,用了小米椒20个.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末在外,写了没网,没有更新,只有现在一次性更新了哈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时的杨升庵已经很愤怒了。所以,他开动了他那神奇的脑袋,想了一个绝妙的并且很有用的救李凤的主意----并且还想一石二鸟,借此除掉为祸朝庭的江彬。
首先,他写了一封奏折给皇帝----当然直接送是送不进去了,皇帝不想看他的奏折。是李公公帮忙送进去的,并且按照杨升庵的吩咐读给了皇帝听。
真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皇帝不是不看杨升庵奏折吗?没事,说是赞美他的他就会看了。于是,杨升庵用了一大堆优美的词语,赞美了皇帝答应放李凤的行为,同时用不那么多的字数,报告了江彬拦下了李凤一事。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