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杨升庵转世

与天涯同步推出:新都牛人杨升庵那些事儿(不得不看的《明朝那些事儿》的姊妹篇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1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升庵 做了多久的官?

发表于 2010-8-11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真不了解新都历史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嘉靖是历史上堕落得最快的皇帝;张璁是历史上当过首辅里学历最低的人;黄峨是历史上女人里边,直系亲属当官的人最多、官职最最大的人(皇帝不算官哈)。
现在嘉靖还发这天下第一诏请杨升庵来帮他治国,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他就会因为议大礼而将杨升庵充军到云南,而且还时刻惦记着他,让他就算是到了70岁也不能回到家乡;然后专注于修道。
而现在的张璁,还想通过当杨廷和的学生这条路在官场上混,但也是在议大礼时,倒戈到一个更大的大树(嘉靖)那边,通过施展他那过人的小人才华,成功将权倾朝野的杨廷和父子打败,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峨,现在还是最幸福的妻子,有着“尚书女儿知府妹,宰相媳妇状元妻”这最牛身份的女人,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他将成为可怜的女人----守活寡几十年!
这一切都是拜现在发这天子第一诏的人所赐。
当然,奉诏进京的杨升庵还是给嘉靖当了一段时间的经筵讲官,风光过一阵;他的学问也是被告嘉靖充分肯定了的。黄峨还是当了一段时间幸福的状元妻、宰相媳。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打破他们这种幸福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应该是杨廷和----第一,他太懂礼仪了,所以要让人家嘉靖不认亲生父母;第二,他对自己太自信了,认为自己什么都能控制。殊不知,权力啊,会让人疯狂----特别是让小人疯狂!
所以,做人一定要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身边的人:权力大不过别人,不要死撑;身边有小人,要及时发现。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议大礼
有时候可能还真是文化水平低点要好些。
杨廷和、杨升庵父子当时就吃了知识面太宽,什么都懂的亏。
1521年,嘉靖皇帝上台。人家朱厚熜为了提高自己家族的地位,巩固自己的统治,只愿继统(当皇帝),不愿继嗣(当先皇帝的儿子),这很正常三。
换作是我,也只愿意当皇帝,而不愿意就不认自己的父母了三。
但哪有那么好的事,样样都要顺着自己的意,毕竟皇宫有皇宫的规矩,虽然这个规矩也很久没有人遵守过了(象这样不是由自己的儿子来继承当皇帝的情况本来就不多)。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的宰相杨廷和,权倾朝野,而且又什么都懂,知道祖上有这个狗屁规矩,可能脑袋还有那么一点点方(仅在这件事上哈),所以为了维护祖制,居然反对嘉靖的做法。
光是表示一下反对意见,尽到自己为人臣子的职责也就够了三,但他居然连上三十道奏疏,劝谏嘉靖要遵循祖宗定下的老规矩,既继统又继嗣。
当然,此时的嘉靖还刚当皇帝不久,还要仰仗杨廷和来让他的江山更稳固。所以,为了缓和与杨廷和等老臣之间的矛盾,嘉靖只好将此事暂时搁下----但仅仅是暂时,因为嘉靖是很孝顺的儿子,也是很专政的皇帝!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了一棒子,还是要给个萝卜的。张璁和桂萼又向皇帝建议,诏杨升庵等人为翰林院学士,以示恩宠,调和矛盾。
没想到,杨升庵也和他父亲一样,在此问题上脑袋有点方(可见,慎之一字不好做到啊,杨春老先生的愿望没达到)----胳膊怎么拧得过大腿嘛!
而更为可气的是,因为杨升庵在当时的朝庭里名气太大,居然又带动了另外三十六人以思想观点与张璁、桂萼不同,而集体推却----这种为了宏扬所谓的“正义”而不谓皇权的精神,不知道是应该赞扬还是应该批评?
当然,嘉靖恼羞成怒了,干脆停发了杨升庵等人的俸禄,以示惩罚。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更让嘉靖始料不及的是,当他的父亲兴献王被正式尊为皇考的诏书刚刚颁布结束,杨升庵领头丰熙、王元正等竟聚集了二百多人跪在左顺门外哭谏,劝他改变立场,遵循祖制,仍立武宗之父为皇考。
这不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吗?嘉靖一怒之下,将丰熙等人逮捕下狱----但仍念及杨升庵父子的功勋而没有逮捕杨升庵。
也许从那时起,知识分子就有一个悲哀的缺点----固执。杨升庵等人非但不离去,反而“撼门哭喊不止”。
嘉靖只好下诏,把杨升庵等人逮捕下狱,施以廷杖之刑。
事情到此似乎应该结束了。然而,十天后,那个以杨升庵为敌人的牛人张璁添油加醋地告知嘉靖,当初群臣在左顺门外哭谏,是杨升庵等七人带的头,而且杨升庵还怎么怎么......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则以,嘉靖一听说实情后,内心恨透了杨升庵父子,以及参与哭谏的众大臣,恨不得将他们全都杀了。但古有“刑不上大夫”之制,加上自己是杨廷和一干人抬起来的,而杨廷和在朝中威望又高,杀了害怕天下人见笑,所以只得将杨廷和削籍为民,逐出北京。
而且因为当时杨廷和裁减人员,开源节流才能让皇仓里随时有余粮,嘉靖还在杨廷和死后给他恢复了名誉。
杨升庵就没有他父亲那样幸运了----嘉靖当皇帝没他的功劳,当时也不可能有他父亲那样有权有威望。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杨升庵等七人被锦衣卫再次加以廷杖:“杨慎辈倡率哭叫,欺慢君上,震惊阙廷,大肆悖逆,其各杖于廷。”(见《明史•世宗实录》)
本来嘉靖指望将杨升庵等七人打死了事,但杨升庵偏偏命不当绝,死去复又活来。
于是,世宗气急败坏地于嘉靖三年秋,将杨升庵、丰熙、王元正等人统统謫戍边外。杨升庵被谪戍到当时被称之为“烟瘴之地”的云南永昌卫(今宝山县),永远充军。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充军,杨升庵又创造了一最:别人充军,若活到了七十,就可以回家乡,但他却时常被嘉靖惦记,以至于他七十岁时在回家乡的路上都又被撵回去了!
所以,有再好的学识也要有自知之明,所以,得罪谁也不要得罪老大!

发表于 2010-8-15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升庵 做了多久的官?-------------------------------------------------------------------------------------------------------悉力妹妹,请你算下嘛,1511年中了状元就开始做官了,到他被发配充军,是1521年,总共做官多少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抱嫂与充军的传说
上一篇我写了,杨升庵充军是因“议大礼”而得罪了嘉靖皇帝。这也是正史里面记载的,是史实。
但在新都的传说里面,他的充军之罪,却是当了皇帝的替罪羊,是“替主充军”。
而原因却是两个字----荒唐。
正德皇帝淫乐无度,所以年纪轻轻就短了命。
嘉靖当了皇帝,比死去的正德更荒唐,他竟不顾皇家尊严和人伦道德,公开调戏和侮辱皇嫂们,丑闻传遍皇宫内外,朝堂上下敢怒而不敢言。
而杨升庵,可就是那种从头到脚一根筋的人啊,他与朝堂上那些人不一样。他任经筵讲官,不避权势、敢于仗义执言,多次利用给嘉靖讲书的机会私下劝谏。
然而,嘉靖在这方面也是一根筋,认为自己是皇帝,天下都是自己的,有什么不能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两个一根筋的人碰到了一块儿,必定会发生一些故事。于是,在第二天将轮到在金殿上当值日官的头天晚上,杨升庵特意请人用白荚竹扎了一只很大的扫帚带进朝房,为第二天“抱扫”做好了准备。
第二天,文武百官已经来齐,皇帝上朝了,杨升庵就抱着那只特制大扫帚打扫金殿。嘉靖聪明,但还是没有立刻就知道原因,问出了他这辈子都要后悔的话:“爱卿,这么大的扫帚怎样扫啊?”
杨升庵的回答音不高,但却让嘉靖震怒:“陛下,这个很简单,抱扫(嫂)嘛!”

[发帖际遇]: 杨升庵转世麻辣社区上市,你身价大涨小米椒15个.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上这里的文武百官谁都聪明,当然立刻会意。在敬佩杨升庵的同时又为他捏了一把汗。(因为明朝关于人伦方面的法律是很严的,在民间若有人乱伦,将会被罚重罪的,可能充军,也可能丢了性命的。比现在什么翁媳之间、叔嫂之间、兄姨之间等有点什么好象也不是太大的新闻可好多了哈。这当然会激怒皇帝)
    嘉靖恼羞成怒了,但他毕竟是皇帝,认为自己就是法律。于是吼道:“好!寡人抱嫂了,抱嫂又怎样?”
    换作别人,可能就不说了,或者采取委婉点的处置方法,但杨升庵答不同,他立马回答:“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而且他还认为应该 “发配充军” 。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这也是的,自古哪有皇帝充军的?可杨升庵认为,就算皇帝不去,也该找人代替!----其实,杨升庵当然知道自己已经得罪了皇帝,也想到了要替皇帝去充军才好避开他了!
果然,嘉靖就命你替杨升充军了。而这个充军地,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议题了。
这一点,这个三大才子之首又想到了。他作为嘉靖的讲经官,对皇帝是了解的,知道这是个自以为是的家伙,你要这样,他偏要那样。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 他告诉皇帝,充军他哪儿都去,就是不去始康(新都旧称)县,始康县有一条猪市街,街上猪屎遍地,臭气熏天,而且一只蚊子有四两,一个跳蚤有半斤……
于是,杨升庵如愿被发配到始康县充军,在猪市街和家人团聚了一段对于他来说很长的时间。。。。。。
后来,始康县的父老们觉得杨状元居住的猪市街名称不雅,后来便改名为上升街了----也就是现在新都区政府右拐出口那条街。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各位可能对我写的有些故事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哈,因为我写的这些故事,都是以新都的传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杨升庵传说》以及《明朝那些事儿》的故事为故事原型的。在此我一并谢谢了哦:)

 楼主| 发表于 2010-8-17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得青山在
  杨升庵当然还是因“议大礼”而被发配充军的。而且是充军到了云南,而不是新都。
  其实杨升庵他们在议大礼中反对嘉靖是对的。
  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这确实是祖制留下来的,若不按照祖制来做,这个不是先皇帝的儿子或亲兄弟当皇帝是会被诟病的,而且可能导致政权的不稳定,而让百姓受苦;其二是因为他们识穿了这是张璁投机官场的一杨豪赌,也识穿了张璁是一个真小人,他若成为宠臣而掌权,天下百姓又要遭殃了。
  而杨升庵父子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所以,才不惜丢官的丢官,充军的充军也要坚持己见。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