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直想再去一趟黄山,实在是没有时间,再加上天气炎热,我的腰伤复发,且影响到我的脚踝,以致于我每年都必出去旅游的计划成了泡影。 还真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你说不想出去却硬是被人拉上了长途旅游车,一车子就发到了黄山脚下汤口小镇。逼着你非得上黄山不可,于是乎什么也没有带,竟然也到了黄山! 幸亏朋友6号电话告知:朋友家有事,带上相机要有两天时间,于是顺手抓了一套内衣,带上相机,匆匆就去朋友那里了,我们这些朋友都是生死之交,随叫随到的,哪家有事,我们没有任何条件,都必须赶到,即使远离城镇也是务须赶到的,我自然也是如此。 匆匆赶到朋友那里,还没进门,就说:“别进门了,快走,不然赶不上了。”什么原因也没问,的士直放汽车站,上车,发车,直到汤口。直到此时,朋友说:约你上黄山,给我们指点指点。 晕,早点告诉我哈,我得带点衣服呀,不然黄山的早晚我可是受不了的呀,嗨,没办法,朋友们,谁叫你还是生死之交呢? 二话不说,等着上黄山! 开篇 我见过的山不算少,北方的有河南的万仙山(至今那里的全方位介绍还是我写得呢),嵩山,泰山还有乘车途经的秦岭山脉;南方的山我更是见得多了,诸如雁荡山、张家界、还有桂林的山、云南的玉龙雪山等等,就是在我的家乡也耸立(当然用耸立是不大合适的)着一座小小的赭山。 我不敢说我对山有多么深刻的印象,但是从我踏访过的山山水水来说,“高峻、挺拔、雄伟”应该是我所对见到的山的统一评价。倘若让我细细说来,我还有一个发自内心的感慨,那就是:北方的山粗犷、豪放,犹如一位肌肉发达的裸露着胸膛的壮汉,敞开胸怀欢迎着来自各地的朋友;而南方的山侧秀气、隽美,似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含情脉脉的伸出细腻、柔滑的双臂,低声细语的对来自各地的朋友们说:谢谢你们的光临,祝你们玩得快乐! 我没有粉饰的词语,没有精湛的文字,更没有经过提炼的长篇段落,也就自然没有高谈阔论的赞美罗,但是我却要用我精心挑选的文辞来赏鉴我所见的南方的山——那就是千娇百媚的黄山;绚烂多姿的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的黄山!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据说,黄山原本不叫黄山,而是叫黑多山,是因为山上多黑色的花岗岩石头,且山势险峻,后被称作“黟山”。后来因轩辕黄帝选中此地炼丹,于是改名为黄山。当年徐霞客曾两次登览黄山,那“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则是徐霞客对黄山的感叹! 其实,黄山是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加上冰川和自然风化的原因,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风光如此秀丽的黄山!所以黄山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与遗产名录》的。 待续·且听我慢慢写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