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烟农“保护伞”2011-01-11 06:05:40 来源: 四川日报(成都)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本报记者 梁现瑞
1月6日,凉山州会理县南阁乡南阁村,55岁的村民沈发春满脸是丰收的喜悦。2010年,沈发春家种植了50亩烟叶,纯利润18万元。“多亏了防雹站。”沈发春向记者解释说,那是预防冰雹灾害监测站的简称。
凉山州一带,由于海拔较高,每年夏秋之交经常发生冰雹灾害,而这一时期,正是烟叶大面积成熟之时,常常一场冰雹下来,当地烟农一年的心血就泡了汤。
变化发生在三年前在政府和烟草部门合力支持下,当地投资1300多万元建起覆盖会理全县的防雹体系,包括覆盖全县的16个自动气象观测仪、一个雷达监测站、30门高射炮以及一个短信处理平台。
如果某地出现冰雹云,自动气象监测仪就会很快监测到,并迅速传输给雷达监测站,经确认后,指挥中心会通过短信平台迅速传递给区域内的烟农。同时,指挥中心向当地空管部门申请发射高炮除雹,获批后,布置在该区域的防雹高射炮就会“打跑”冰雹。
正是因为有了这套系统的保障,2009年,沈发春才放心地从当地 “土地银行”“贷”了50亩土地,开始规模种植烟叶。所谓土地银行,就是指当地农民把自己闲置的土地交给村集体统一整理后,再反承包给有需要的经营户,并将租金的绝大部分交回给土地原有经营者。这不仅合理利用了闲置土地资源,也为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有了规模化,有了防雹体系,而智能化烤房又解决了关键的烘烤环节,沈发春赚钱比以前容易多了。
记者从省烟草主管部门获悉,过去五年中,在建设全国重要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过程中,全省政府和烟草部门共投资数亿元资金,建设了近300个防雹站。未来五年,我省将继续加大农业防灾体系的建设,为农民增收致富撑起“保护伞”。
作者:梁现瑞(本文来源: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img07/end_i.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