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在中国大陆大受欢迎,或许正是反映了中国人需要从意识形态创造的野蛮丛林里走出的基本愿望。如果仔细衡量,真诚、择善和坚守信诺,这些最基本的人类良知,那扇充满着寓意的大门被冲破之前,被射了无数弹孔依然不倒。但强权的倒台是迟早的事情,只是需要一个更合适的时机。“枪在手,跟我走。杀四郎,抢碉楼”,张麻子策马一遍一遍地策动人民走出自己的屋子。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没人响应。五十只鹅,也比懦弱的人民勇敢。但没有打不透的墙,也就不会有倒不了的政权。让子弹飞一会,让人民想一会。为了等待最后的群起,姜文更是埋伏竹林3日。 直到张麻子的大刀将黄四郎的头砍下的时候,这个极权统治终于轰然倒地。人民谁赢跟谁走,一拥而上,跑到黄府抢东西,顺民转眼间变成了暴民。武举人平日里帮着黄四郎欺压百姓,这个时候他却冲的最猛。整治黄四郎,他也最狠。 当然他死的也很惨,这就是见风使舵的报应。
一部好电影,不在于利用想象力来讲好一个故事,而在于这个故事倡导了普世的价值观。张艺谋和陈凯歌曾经拍出过这样的好片子,但现在他们已经堕落到无法讲好一个故事,更不能期望他们能够去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冯氏幽默会让人记住一个温情的好故事,但仅仅留下娱乐。好在还有姜文,一边站着挣钱,一边射穿铁门。当老谋子和陈凯歌还沉浸在宫廷政治、复仇、杀戮等等丛林法则里布能自拔的时候,当冯小刚还在鼓捣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的时候,姜文开始教人们该如何去追去公平、正义、自由了……。
对于我来说都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是的,钱不重要,张三李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没有强权的社会。一个新的时代来了,所以有人跑过来说:“县长,这两把椅子是我的了。”县长来了先说公平,县长走时体现平等。
人类最基本的善恶伦理和人类追求的真善美、公平、自由、博爱,才是普世的价值观和永恒的主旋律,才是不变的时代主题和社会要义。对于反映这样主题的电影,再多的溢美之词给予姜文都不为过,但同时只有一个姜文或者寥寥几个姜文又是人们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