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天下南充人

巨腾国际内江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充目前唯一的大型的工业企业就是南充炼油厂,估计年销售收入50亿左右。达州过百亿的两家,达钢,普光净化厂,50亿的也有几家,10亿级别的也不少,南充?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南充炼油厂是个什么情况,大家都应该知道吧?他能发展吗?或是关闭?

还是孙纯当厂长的时候好,翻了几翻,现在是原地踏步,等待关闭!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充炼油厂关闭了,顺庆发展靠什么?经济立马下滑(这一天是总要到来的,所以现在要未雨绸缪),到时候咋办,所以,我看见川渝从去年开始的承接笔电企业大潮,南充一分未有就很困惑,这是一个机会!都是零起步,我们搞不了主机,还不能搞配套吗?遂宁能争取到这么多,南充,顺庆,就一个也没有,到底是差在哪儿了?

发表于 2011-3-10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说统计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充核电站项目,受国家控制,短期内,是没戏,那,南充工业到第靠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丝绸之都,或者说西部丝绸之都的产业内涵怎么体现?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嘉陵靠化工园(我们且暂时按规划说吧),高坪靠航空港和港口经济,顺庆工业以后靠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产业“实力” 提升之美
城市与产业之间的必然选择 读图记(五)



  城市发展需要产业,毋庸置疑。

  而产业在选择发展城市时,又在考虑什么呢?

  每一个熟悉产业的人也许都会举出无数例子,来证明众多的产业“巨头”在选择落脚点时,城市的方方面面的细节与产业之间的联系。其实,城市与产业之间众多看似偶然的因素中,却有着必然的联系。

  这点上,成都就是一个最好的力证。

  以前提到成都,总是“休闲”的居多,服务业发达。而现在提起成都,“世界巨头纷纷造访”、“高端产业频频登陆”的描述却成为主流。成都近年来的产业发展,让很多人都不得不对这个西部内陆城市刮目相看。特别是2010年以来,成都的产业答卷,成绩不俗。

  去年12月27日,一条重磅消息成了次日海内外多家媒体的头条新闻:时下引领平板电脑风尚的富士康成都基地平板电脑(iPad),2013年的产量将达到1亿台,已于去年10月投产的“成都造”iPad将直达全球市场。而在此之前,戴尔、德州仪器等一批电子信息龙头项目相继落定成都。除了电子信息产业,其他的高端产业也不约而同,纷纷在成都增资扩能,例如一汽青岛、天威、汉能光伏等一大批重大产业化项目。

  而同样的好消息来自今年2月25日——沃尔沃汽车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成都投资建该公司第一个中国生产基地。而沃尔沃被吉利收购后的第一款国产车,也将在成都工厂下线。而按照我市市级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规划,到2015年,综合功能区整车产能将达到100万辆,2020年将达到125万台产销规模。

  ……

  来自全球的龙头项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布局成都。他们的到来,让成都在世界产业舞台上犹如升起的新星,如此炫目。

  这是一种怎样的必然——7年多的城乡统筹发展,让成都这座城市具备了太多产业选择的必然“动因”。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与打造,与成都得天独厚的生活、人文气息相结合,更加上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云集,宜居宜业的创业氛围、生活环境,人才的积累成为必然——成都,“留得住人”;

  国务院定位的西部金融中心、西部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让各类国有、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纷纷入驻,金融环境的强大支撑成为必然——成都,“留得住钱”;

  尽管身处内陆,城乡发展,尤其是农村发展让成都市场消费能力大大跃升。同时,正在进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主枢纽建设的成都,让产品的销售和流通顺畅成为必然——成都,“产品有出路”;

  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众多的市级产业功能区以及工业集中发展区,无一例外地用规范专业的服务,为入驻的企业提供周到以及前瞻性的服务;优良的政务环境成为必然——成都,“服务更专业”。

  ……

  纵观落脚成都的产业,无不是引领未来发展的高端产业或产业高端。成都对产业的选择,做好了科学规划,精挑符合城市发展定位的产业和产品,紧紧抓住了“微笑曲线”的两端。

  所以,诸多必然,成就了城市与产业之间的双向选择。产业选择了城市,城市选择了产业。

  这就是城市与产业之间的一种必然选择。

  成都的

  产业发展谋略

  卓有成效

  全国政协委员

  致公党中央委员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院长

  世界范围内的产业、企业,是在全球范围内来选择和布局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造地、决策地、研发地完全可以分开,哪好它往哪里去,哪适宜它往哪里去。这样一个大的形势和具体条件,为成都实施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成都虽然地处西部内陆,在这个新的形势下,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找准定位和目标,在产业发展上把“微笑曲线”一段不缺整体承接,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在去年的“扩大开放年”里,成都产业发展厚积薄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证明了上述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一大批全球知名企业争先“抢滩”成都,让成都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一举跃至在全球版图中也可以占有一席之地。最近有报道称今年10月成都的电脑生产能力将达到1亿台,这是一个非常惊人、非常了不起的数据。这也表明成都按照产业分工定位,突出重点,瞄准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盯住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着力引进一批带动产业升级的大企业大集团,建设一批各具特色、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谋略是卓有成效的。

  我相信,过去一年的产业发展速度对于成都而言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新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之下,成都将更具全球视角和开放胸襟,在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加快发展的能力,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推进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真心祝福成都正如《福布斯》杂志所言,成为全球未来10年发展最快城市。

  新材料产业之城

  灿烂的朝霞映照在高高耸立的精馏塔上,荡漾出一圈又一圈的光晕,五彩斑斓。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不正如这冉冉升起的灿烂朝阳吗?!瞬间,摄影师赶紧按下快门,定格下这张美丽的照片。

  新材料产业,是中央确定的转方式、调结构中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视为成都市实现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去年初,作为全市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之一,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正式落户新津。短短一年,新津县克服了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保障能力弱等“先天不足”,完成了功能区的各类规划,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招商引资成果颇丰。目前,除了天威继续增资外,总投资30亿元的中蓝晨光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园、投资30亿元的林海卫星电子材料产业基地等项目也纷纷落户这里。

  去年全年,功能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0.2亿元,同比增长41%;完成销售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32%;完成工业投资23.8亿元,到位市外投资21.5亿元。

  此外,新材料产业功能区从规划伊始就摒弃单一发展工业的模式,按照“工业园区向工业新城转变”的理念,创造性地把园区作为城市来进行规划和建设。

  如今,在这片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座瞄准国际产业发展新方向,朝着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跨越前行的产业新城正茁壮崛起。预计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将实现产值300亿元以上,建成西部领先的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区;到2030年,建成特色鲜明、西部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新材料产业新城。

  新能源产业之城

  从原始硅原料提纯,通过直拉法,制备高纯单晶硅片……进入“新光多晶硅”生产线,见证了硅原料到高纯单晶硅片的“蜕变”流程,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了即将进入最后切割工艺的单晶硅棒。

  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正在成为成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引擎。去年,我市13个亿元以上的新能源产业项目,总投资达350亿元,成都已经形成500兆瓦硅片、500兆瓦电池片、200兆瓦电池组件的多晶硅光伏产能,以太阳能、核能、风能等为核心的成都新能源产业,正在成都加速集群。去年,成都新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87.9亿元,增长35.2%。

  积极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着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思路明确,奋力前行的成都,已成为“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并跻身“2010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新能源产业城市”榜首。

  软件产业之城

  2月27日,天朗气清。站在成都天府软件园C10栋,鸟瞰已跻身“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的成都天府软件园,IBM、SAP、NOKIA、马士基……全球业界翘楚所在的研发大楼悉数可见,远处,拔地而起的城南“天府新城”,与园区融为一体。一个产业与一个城市,玄妙的关联在这个场景中寓意深刻地表达出来,淋漓尽致。站在天府软件园最高建筑的顶楼,摄影师按下快门,记录下这张城市发展与软件产业共进发、相融入的画面。

  成都发展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成都高新区是最有力的缩影——去年,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33%。去年,随着富士康、戴尔、仁宝、联想等重大产业化项目相继落定成都并陆续开建、投产,预计到今年10月,成都将形成一亿台电脑的生产能力,将占全球总产能的两成左右。

  丰沛的人才储备、聚集的科技资源、丰富的人文禀赋……“先天”要素兼备的成都,在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已然走在了先行前列。

  新能源汽车产业之城

  成都经开区,车流如织的川汽集团生产线。上百辆越野车正在进行机械化操作组装,透过车间滑轨安装流水线,摄影师的镜头对准了一排正在进行车内安装调试的越野车,而镜头之外,川汽集团的研发中心,将在今年投入批量生产、用于成都公共交通的新能源出租汽车,正在后期技术研发调试过程中。

  加速招大引强的大项目龙头牵引力。去年,成都汽车产业引进了61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达428亿元。在汽车产业集群地的成都经开区,以“九车七机”为中心整车制造及研发集群正在加速聚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中国重汽、川汽野马、吉利轿车等重大整车项目建成投产,沃尔沃、大运汽车、一汽客车等重大整车项目顺利落户,综合配套汽车产业体系已蔚然成形。

  打造汽车产业,成都剑指产业高端,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在成都蓄势并发。成都已率先出台扶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意见和示范推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跻身“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之列。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10月成都将形成一亿台电脑生产能力
发布时间:2011.02.12 15:50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黄颖 陈方耀
昨日上午,在热烈的气氛中,纬创集团成都制造基地开工仪式在双流县公兴镇隆重举行,此时,距离去年11月16日纬创集团与四川省、成都市签署投资框架合作协议,仅仅过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副省长黄小祥宣布项目开工,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纬创集团董事长林宪铭在开工仪式上致辞。


台湾纬创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资讯及通讯产品专业设计及代工厂商之一,是戴尔、联想的主要合作伙伴,产品涵盖笔记本电脑、桌上型电脑、服务器、数据通讯、消费电子产品等。根据协议,纬创集团将在成都设立制造基地及总部项目,产品规划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LCD模组、台式机特殊部件等。项目预期投资总额将达5亿美元以上,计划2011年底竣工投产,争取2012年电脑及资讯产品综合产能实现1000万台,2014年达到2000万台以上,争取2016年综合产能达到4000万台。随着我市引进的一系列重大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相继投产,预计到今年10月,成都将形成1亿台电脑生产能力,包括平板电脑7200万台,笔记本等电脑和台式电脑2800万台。


葛红林说,纬创集团在成都建设笔记本电脑及相关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必将为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的调整升级增添新的重要动力,为成都打造全球笔电产业重要基地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纬创集团服好务,以一流的发展环境和一流的政务服务全力配合好纬创在成都的投资发展。


林宪铭说,作为纬创在西部投资的最大项目,我们十分看好纬创集团成都制造基地及总部项目的未来发展前景。相信有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大力支持,纬创成都项目一定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副市长白刚主持开工仪式。纬创集团幕僚长林福谦以及纬创集团10余家配套企业负责人出席开工仪式。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富士康计划将工厂迁往内地 深圳变身工程园区
2011-03-04 10:13      凤凰网财经讯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富士康科技将把华南生产中心改造成工程基地,并将20万个工作岗位转移至成本更低的内陆省份,这进一步表明华南地区作为低端生产中心的日子不多了。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制造商,在中国员工人数达100万人。约一半员工在深圳两座庞大的厂区工作。

“深圳大概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将是我们在中国规模最大的厂区,”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的特别助理胡国辉表示。“但我们的目标是,最终将所有大批量生产活动都转移到其它厂区。我们将把深圳作为一个工程园区,只进行试生产。”

胡国华表示,富士康深圳员工数量最终会减少到30万人以下。

公司将深圳工厂重新打造成“工程园区”的决定,是低端制造环节从成本相对较高的沿海制造业地区大规模转移的一个缩影。

富士康代工生产手机、平板电视、电脑和游戏机,客户包括苹果(Apple)、索尼(Sony)、诺基亚(Nokia)和戴尔(Dell)等跨国公司。和大多数代工制造商一样,该公司已经开始代客户进行硬件研发与设计。

由于消费者电子产品零部件繁多、生产过程复杂,富士康每新建一座组装工厂,通常会吸引数十家规模更小的供应商在周围建设生产设施。

鸿海旗下在香港上市的手机制造子公司富士康国际控股曾帮助深圳转型为消费者电子产品行业的全球生产基地。

富士康正在河南省和四川省兴建巨型工厂。这两个省份的人口在中国名列前茅,也是深圳等沿海出口中心工厂农民工的主要来源地。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富士康成都工业园首次赴黔招聘 首批拟聘人员将于3月1日赴蓉


2011年02月28日14:26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人民网2月28日电 (弋利佳)  记者从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获悉,富士康成都工业园在黔招聘的214名首批员工将于3月1日15:40 免费乘坐K9463次贵阳至成都火车离筑赴蓉工作,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业局、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将派出8名工作人员陪同前往,并协助拟聘人员办理入职手续。

    富士康入黔招聘,除了为求职人员提供同一岗位高于省内大多数用工企业30%的工资待遇、免费体检、免费输送等服务外,还为每位员工足额购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并按国家规定缴纳住房公积金,提供公寓式管理服务。   

    据了解,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与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订了劳务合作意向协议书,根据双方合作意向,围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目标,搭建劳务合作,技能培训平台,共同做好劳务输入工作。

    为协助做好富士康成都科技园招聘工作,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采取现场报名、网上报名以及通过花溪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举办的2011年“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广泛吸引求职人员报名。

    自2月17日富士康成都科技园在贵阳开始招聘以来,短短三天内就有784人前来应聘,仅一周时间,完成了组织报名、面试、体检等工作。

    据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富士康在黔招聘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两地今后再次举办跨省大型招聘会奠定坚实的合作基础,还为搭建西南地区临近就业平台降低了劳动力远程输出成本,提高了本省的劳动力就业率。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富士康,我来了

214名拟聘人员今日赴蓉,贵阳人才市场派员陪同前往

  金黔在线讯 日前,富士康入黔计划招工3万人。今日,拟聘的首批214名求职者,将由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业局、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相关工作人员陪同下,前往成都就业。

  首批求职者入川
  据了解,富士康入黔招聘,速度极快。为协助做好富士康成都科技园招聘工作,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采取现场报名、网上报名以及通过花溪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举办的2011年“春风行动”招聘会等方式,广泛吸引求职人员。自2月17日起在贵阳招聘以来,短短3天时间,就有784名求职者应聘。仅仅一周时间内,就完成了组织报名、面试、体检等工作。首批214名求职人员顺利通过各项程序,将于今日15:40免费乘坐K9463次贵阳至成都的火车离筑赴蓉工作。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业局、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派出8名工作人员陪同前往,并协助拟聘人员办理入职手续。
  买五险住公寓
  据悉,富士康成都科技园此次入黔招聘,诚意十足。除了为求职人员提供同一岗位高于省内大多数用工企业30%的工资待遇外,富士康还为求职人员提供包括免费体检、免费输送等服务,并为每位员工足额购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按国家规定缴纳住房公积金,提供公寓式管理服务。

  批量输出利于批量回引
  据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有关负责人分析,此次富士康在黔招聘,为两地又好又快地举办跨省大型招聘会奠定了合作基础,同时搭建了西南地区实现临近就业的平台,降低劳动力远程输出成本。

  据介绍,富士康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电子产业专业制造服务商,拥有庞大的技术力量和优良的管理模式,在这样的大型企业学习和磨炼,更有利于省内劳动者学习技术、增长见识、更新观念。同时,这样针对同一企业的批量送出,也有利于以后省内人才的批量回引。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214名应聘者赴富士康成都企业就业

11-03-03 08:47   贵州日报



  金黔在线讯 3月1日,富士康成都工业园在黔招聘首批214名应聘者启程赴成都就业。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业局工作人员表示,招聘还将继续。

  据介绍,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采取现场报名、网上报名等方式广泛吸引求职人员报名。招聘以来,有784人应聘,仅仅一周时间,完成组织报名、面试、体检等工作,首批214名求职人员顺利通过各项程序,免费乘坐火车离筑赴蓉工作。据市人力资源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富士康成都科技园除了为求职人员提供同高于省内大多数用工企业30%的工资待遇,还为每位员工足额购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按国家规定缴纳住房公积金,提供公寓式管理服务等。[作者: 报记者 杨静 实习生 林石  编辑: 李茂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IT] 重庆确定“十二五”全市电子制造业发展重点领域
知识产权, 制造业, 集成电路, 英业达, 笔记本电脑
一、计算机及周边设备产业。以整机带动配套、引进带动自主开发为主要路径,全力推动惠普、宏碁、富士康、广达、英业达、华硕等电脑制造龙头企业整机项目的实施,不断引进其它知名品牌的电脑制造企业,逐步建立品牌商、代工商、零部件企业“5+6+700”的笔记本电脑垂直整合配套体系,从而通过配套体系的完善,逐渐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脑品牌。力争到2015年形成年产10000万台笔记本电脑、100万台服务器、4000万台打印机的生产能力,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达到80%以上,初步建成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二、集成电路产业。提升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能力,重点推进渝德8英寸生产线、中电科6英寸芯片生产线投产达效,积极谋划新的8英寸及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加强与世界IC知名企业的联系与衔接,引进和发展IC封装和测试,完善与芯片制造、封装和测试相匹配的IC设计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力争到2015年建成国内重要的数模共存、军民两用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生产技术接近或达到当期国际主流水平。

   三、通信及物联网产业。加强与世界知名品牌手机企业的衔接和联系,引进外资在渝发展路由交换、语音视频等通信设备产品。加大对宽带无线通信网终端、中继设备、接收设备等新一代通信应用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力度,促进本地重点企业积极发展手机等通信终端产品及射频芯片等配套产品。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校和企业共建重庆市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发展与物联网产业链紧密相关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和运营与服务四大核心领域,依托中国移动在重庆设立的农网中心和M2M(机器通信)全网运营支撑中心,打造中国物联网基地。力争到2015年形成年产8000至10000万部手机、1000万台路由器、1000万台交换机生产能力,建成西部地区最大的手机等通信产品制造基地。
    四、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数字化仪器仪表等应用电子产业。充分发挥重庆汽车产业的优势,大力支持我市科研院校和重点企业加快汽车电子自主创新的步伐,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同时,积极引进国际汽车电子知名企业聚集重庆发展汽车电子产品,提高汽车电子产品本地化配套能力,从而把汽车电子做大做强。全力扶持我市重点医疗电子企业加快超声聚焦刀、智能胶囊消化道内窥镜系统、LED手术无影灯、血液净化系统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现产业化,通过树立品牌,抢占领域高地,不断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把重庆打造成国家级医疗电子产业基地。充分发挥重庆作为传统的仪器仪表生产基地的优势,积极支持现有企业进军数字领域,不断加大对智能仪器仪表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从而把重庆打造成国家数字化仪器仪表的重要研发和生产基地。
五、智能家电与数字视听产业。采取引进整机带动零部件及配套产品的发展模式,支持鼓励在渝的国内知名家电企业加快发展步伐,研发生产等平板电视、数码相机、数字机顶盒等数字家电产品,做大家用空调、商用中央空调的生产规模,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家电下乡等政策,开发生产低成本电视、洗衣机、冰箱等产品,从而把重庆建成中西部地区智能家电、数字视听等消费电子产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形成1000万台平板电视、2000万台数码相机的生产能力。
    六、LED及光伏产业。全力支持本地重点企业将LED芯片制造与封装产业做大做强,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多晶硅、单晶硅、硅棒及硅切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新能源项目。同时,以应用为导向,以市场换投资,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积极引导,推进LED照明等应用领域的发展,力争到2015年形成较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培育出一个完整的新兴LED及光伏产业链,建成国内重要的LED及光伏产业基地。
七、电子装备产业。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装备制造企业,大力发展上下料机、自动贴片机、印刷机、焊接机、光学测试机、MOCVD设备、SMT产线及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相关设备等,形成一条完整的电子装备产业链,从而全面提高重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打造国家级的电子装备产业园。力争2015年引进或培育1-2家国内领先的电子装备制造企业
    八、新型显示产业。重点引进世界知名企业来渝发展液晶面板、触控面板、OLED面板等新型显示产业,配套建立玻璃、面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背光源、模组及液晶等关键材料和设备制造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力争到2015年,培育形成1-2家百亿级重点企业,形成年产3000万台显示设备、5000万片LCD模组生产能力【重庆市政府网】 本文网址:http://www.cq.gov.cn/zwgk/zfxx/295450.htm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充核电站不是短期没戏,而是完全没戏,所以,南充政府也不应再将精力放在上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大价值:1920年3月12日重庆共产主义组织成立。这是迄今所见到的不仅明确宣布自己为共产主义组织、而且成立时间最早,尤其是在不依赖共产国际帮助的情况下,由一群拥护马克思主义、身处内陆的重庆青年独立自主地建立起来的。

  《报告》显示,这份名叫《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大约作于1920年,是“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四位负责人给当时正在指导中国共产党建党活动的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的一份报告。全文包括七个部分:一、四川的最近历史;二、我们组织的任务;三、我们组织的历史;四、我们组织的机构;五、成员人数;六、运动;七、我们组织的发展。共3027字。

  《报告》称,重庆共产主义组织成立于1920年3月12日,由一些拥护马克思主义的教师所建立,后来又有一批工人加入,有近40位正式成员和一批候补成员。组织机构包括书记处和宣传、财务、出版三部,在川西、川西南、川东南、川北和川东建立了支部。当时,四川的共产主义组织有5个,分布在成都、叙府(宜宾)、雅州(雅安)、顺庆(南充)和重庆,而重庆是“总的组织”、“正式组织”。

  他们宣称“共产主义是现在和未来与邪恶斗争的手段”。他们主张“取消那些专门保护帝国主义者和资本家的现有军队,建立一支红军队伍,以便取而代之。”

  这群青年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他们认为,“我们的组织肩负着如此重大的责任,因此其成员不能不力图把它建成为先进的组织。”因此,他们表达了强烈的愿望:一是“联合各省的一切共产主义组织,以便得到他们的帮助”,二是“到俄国去……,全面了解共产主义”,“将来回到四川,把在俄国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我们的组织。”

 期待破解:“一大”档案中北京、广州共产主义组织报告所涉及的难题已有定论,但围绕重庆组织报告和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详细情况亟待破解。

  几十年来,运用这一批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档案,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一大”档案中有关北京、广州共产主义组织的难题早已破解。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的历史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仍然迷雾缭绕,若隐若现,最主要的原因皆因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中没有四川代表;加之有关档案、文献资料、亲历者极少;迄今,关于这份《报告》的研究,除北京、四川、重庆的少数学者有所涉及外,研究者极少,学术成果亦无重大突破,以至于“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至今仍被称为“四川地方党史中的一个谜”,甚至有人称之为“中共创建史上的最后一个谜”。

  这些未解之谜主要包括:《报告》的作者究竟是谁?《报告》究竟是在哪里写的?《报告》究竟写于何时?《报告》究竟是报送给谁的?尤其是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等等。迫切期待学术界对这份报告,包括《报告》中关于“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成立时间、组成人员、组织性质、区域分布、创建过程、主要负责人、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与中国共产党及其早期组织关系、其自身特点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作出确定的回答。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候,重新审视这份报告,我们不能不感慨这群20世纪初的重庆青年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乃至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的又一份珍贵史料,它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即使在偏僻的西南,即使关山阻隔,只要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共产党就一定会出现在中国大地。深入研究这一历史事件,破解其中的难题,对于实事求是地记载和反映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创建史,彰显先辈伟大功绩,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今天的党史工作者对建党90周年的最好纪念。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二节 优化能源开发布局

统筹规划全国能源开发布局和建设重点,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重点在东部沿海和中部部分地区发展核电。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日本这次核电站的事情:

中广网北京3月16日消息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应对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有关情况的汇报。

。(四)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吴靖平率市党政代表团赴重庆学习考察 学习借鉴重庆两江新区开发经验 推动绵阳科技城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1-03-10     

  绵阳政务网讯:重庆专电3月8日至9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靖平率绵阳市党政代表团赴重庆考察两江新区、寸滩保税港区及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方鑫源控股有限公司。吴靖平指出,重庆两江新区开发体现了大气魄、大手笔、大举措,绵阳要充分借鉴其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增添发展举措,努力推动绵阳科技城建设迈上新台阶、推动绵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炜,副市长易林参加考察。重庆市委副秘书长周传航陪同考察。

    重庆两江新区成立于2010年6月18日,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第三个、内陆惟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先行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两江新区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用十年时间“再造一个重庆工业”、“再造一个重庆经济”,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集聚、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我国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两江新区成立8个多月来,采取边编制规划、边征地拆迁、边建设基础、边落实项目、边配套完善、边创新机制的超常措施,快速并行推进万亿级两江工业开发区、保税港区等产业园建设,加快构建快速路网,组建专业招商工作组,目前宏碁、和硕等全球知名代工企业落户保税港区,长安鱼嘴汽车、北车集团轨道交通等千亿级项目成功入驻
    在重庆两江新区,吴靖平一行参观了其规划展示厅,并与重庆市及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吴靖平在座谈时对重庆市有关方面的详细介绍表示衷心感谢。他说,重庆两江新区的开发,体现了大气魄、大手笔、大举措,其做法和经验对推动绵阳科技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绵阳将认真学习、消化重庆两江新区开发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其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实践当中去,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结合实际增添举措,努力推动绵阳科技城建设迈上新台阶,推动绵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在重庆期间,吴靖平一行还参观考察了重庆寸滩保税港区水港功能区展厅及服务大厅、保税仓储区、港口作业区、集装箱货站,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渝北工厂,东方鑫源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鑫源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陈列馆、精品展示厅及摩托车生产线,并会见了国虹通讯数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执行总裁万明坚一行
    考察结束时,吴靖平强调,要更加高度重视绵阳科技城建设,打响中国(绵阳)科技城这张牌,充分借鉴重庆两江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经验,把国家赋予科技城的各项政策叠加起来,用足、用好、用活。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城建设体制机制,明确责权利,通过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理顺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和涪城区、游仙区及各园区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建好投融资平台,规范管理运行体制,增强对园区发展的服务能力。要坚定不移地搞好科学规划,科技城范围内的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规划都要统一到“一核四带”和“一城三区”上来。要加大科技城宣传和形象展示力度,全面展示科技城发展的历程、规划和空间布局,增强科技城的投资吸引力。(绵阳日报记者 曾晓伟 文/图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10日,日本NOK集团下属旗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客户业务部高级经理Mr.Mitsuru Sakairi 先生携公司高层一行4人在富士康采购部资深经理吴启信先生陪同下,到我市消费类电子及配套产业园做投资考察,市委书记范毅、市长赵浩宇会见了考察团一行。
    座谈会上,范毅指出,成都作为承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勇猛,富士康、仁宝、纬创、intel等一大批国际知名电子信息企业相继落户成都,崇州作为成都市专门规划的富士康配套园区,地位突出、优势明显,区位、交通、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入驻政策等完全可以满足公司的需求,希望公司可以坚定投资决心。Mr.Mitsuru Sakairi先生表示,崇州的投资软硬环境非常好,招商团队服务优质、细心,崇州将是公司最重要考察对象。
    据介绍,NOK集团目前为全球最大的软板供货商,供应全球超过15%的软板需求,旗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于1986年,为一中日合资企业,属于日本NOK集团转投资事业,且为日本MEKTRON株式会社的海外公司,在台湾具有独一无二的生产技术与设备,专业生产软式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 Circuit;FPC)。公司计划在崇征地面积约150000平米,初期投资约1亿美元,建设PCB柔性印刷电路板生产基地。
    成都市投促委副处长黄磊,我市领导钟静远、市经济局、环保局、市委办、政府办、工业区管委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座谈。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