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05|评论: 0

读 陶

[复制链接]
sjx

发表于 2011-3-22 09:19 | |阅读模式
读    陶(2011-03-20 13:39:38)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转载

标签: 会理宋体韩进富作品陶瓷艺术泥土文化


“艺术对历史最大的功用是使它接近一个时代的灵魂,从而使它触及情感的源泉”(罗曼。罗兰语)。对于陶瓷艺术来说,尤其如此。所以,有陶瓷是“过去的回响”之说。
陶瓷,以它结构的丰富性,以它造型的原生性,以它的色彩的装饰性,而深受人类的关爱。
如果你走进家庭的话,哪一家没有一两件陶瓷制品,无论是荣华富贵之家,还是平常百姓家。此时此该,你一空会被这种泥土与火的结晶,你一定会被这种生活经验与视觉审美的产物,而悦目而感动而陶醉。
大约是在三年前的春季,全州好新闻选在会理结束之后,因采风我去了会理城郊的陶瓷制造厂,厂长韩进富出差在外,我与其失之交臂,感到几分遗憾。然而,由于那陶瓷把大自然之美熔铸于泥土之中的艺术魅力的感染,回昌后,即草成《陶瓷之魅》一文,见诸报刊。
三年后的最近,我收到文友代伐钟寄赠的《韩进富》作品,此系四川美术出版的“中国美术家优秀服务器画库”之一种。与国际接轨的大16开本,铜版纸精印,陶瓷图谱,色彩纷呈,好富有,多气魄,动人心,忙走笔。
读着这一幅幅会理 陶瓷图谱,我感知到那陶土红胎,那葱翠绿釉的律动,以此为载体,便联想到那绯红的丘壑,那清碧的潭沼,这是一种朴素的美清爽的美自然的美。
这些或转轮或手捏出来 的陶瓷啊,出于泥土,经过火中烧,便产生一种质的飞跃,它们已不再是泥土 ,而是泥土 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新生)——陶瓷。脱胎而不换骨,以精灵的姿态,走进市场走进行家走进艺术。
素材来自生活,造型注意适用,装饰考虑观赏,你这融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于一体的陶瓷啊,既庄重高雅,又精美华贵,既粗中有细,又俗中有雅,既釉面柔和温润,又大胆洒脱泼辣。
“山水”,追求的是文人画中的山水 ,层次感强,色彩柔和,刚柔相济;“彝文锤瓶”,用文字作装饰,是装饰中的常用手法,《韩进富作品》中,就有三幅,它所呈现的是别具一格的装饰效果,“面具”,似铁水浇铸,轮廓分明,强硬而厚重;“凤纹红釉罐”,“红锈”,生辉,大气耀眼;“石榴红壶”,造型粗犷,有板有眼;“会理花釉瓶”,是有色釉水有节制的配置在泥土色陶衣(化妆土)上,通过 巧匠刻画 的点,线,面,形成一种 很自然很流畅很和谐的花饰;“涌动壶”,静中求动,注视片刻,你定会产生一种似波涛翻滚的强烈动感;“会理花釉鹰”,在块面的天地中,巧妙地丰富着陶瓷的造型样式;“花和尚”,简洁中见情趣,洒脱自如;“秋叶”,所呈现的是“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蓝天彩霞般形态,这与色釉的丰润息息相关……
陶瓷艺术,取材于生活,但它又不拘泥于生活;陶瓷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弘扬着传统。于是,就过渡到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陶瓷艺术。这在《韩进富作品》中,不乏其例,如“启示中的壶”,如“族长”,如“鹰头羊角壶”,如“变体”,如“人头牛角”,等等等等,它们或以夸张,或以抽象,或以变形,或以嫁接,或兼而有之等现代表现手法,浇自己心中陶瓷艺术之块垒。从而,与传统 的陶瓷共处于一隅,形成和谐统一的艺术 格局,这是传统与现代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充实的结果 ,同时也是装饰手段和装饰技巧日臻娴熟的表现。
读陶瓷艺术,能愉悦身心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们如诗如画,赏心悦目。“陶瓷是工艺美术 中的诗;诗贵在意境,制瓷冶陶亦贵在意境。诗人总是在自己深刻地感动了的时候才进行创作的。陶瓷艺术家应该像诗人一样,或者说要具有诗人的气质,诗人的机敏,诗人的才情,诗人的品性,从而创制出具有诗一般的佳构”(梁任生语)。
读《韩进富作品》,即读陶,我大体读出了陶瓷艺术家的气质,机敏,才情和品性;那么,作为读者的我就有理由期望他今后向社会奉献出更为精彩的陶瓷艺术品。(摘自凉山日报2001年9月4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3-23 09:47 |
不错,我顶!:victory: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