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绿釉陶瓷与古三彩釉(2011-03-20 13:36:55)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转载
会理绿釉自古以来就名扬天下,上世纪中叶每年参加全国美展的绿釉陶瓷工艺品、艺术品在省上都免检直接送北京,获奖是每次都少不了的。
会理绿釉是用本地产的含天然硫酸铜品位高的孔雀石经焊碾碾研出含硫酸铜品位更高的矿浆配以石灰同米糠煅烧后在配兑一定比例的坯料经高温(1250度)烧制而成。民间称之为“青菜绿”“荷叶绿”“碧玉绿”的系例绿釉,用以装饰艺术品、日用品、陈设品十分美观给人沉着稳重,古朴典雅,浑厚晶莹的感受,中外专家称赞为“俨如碧玉”十分受人青睐。 古人发明绿釉于何时众说纷纭,有说起源于冶炼青铜时期,也有人说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间对铜业的大量开采时期,但都难有具体实例验证。 会理古城建县于西汉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随着多处史前部落遗址的发掘证明原始社会时期,会理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会理陶瓷也随会理人类的发展需求而发展。会理陶瓷一直沿用着三个主要釉种,也就是会理高温三彩(褐、绿、白釉),其褐釉主要是用铁、猛含量高的土子制成,其绿釉是用铜含量高的孔雀石制成,其白釉是以糠灰、石灰配制而成。 会理陶瓷业的发展及陶瓷器皿的装饰方法十分丰富,釉的交融使用,坯的刻、划、印、画等。特别是画料的不断改革提高,首先是用“土子”,再是用比“土子”更好的珠明料(称国产青花料),后来才出现进口青花料的应用,也就是明代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色彩鲜艳的国外青花瓷钴料。使得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在烧制上达到了历史顶峰,再也没有那个时代的青花瓷能超越永乐,宣德时期的结局。 珠明料起用于何时,发源于何地?有建水县志详细的记述:云南建水矿物调查表记述“建水笔架山产碗花石,距城南二十余里,昔江西景德镇人曾购以饰瓷器。”史料还详述,云南的玉溪,建水、华宁、永胜盛产珠明料并供江西景德镇装饰瓷器所用。 珠明料的发现使用主要是当地生产陶瓷的工匠为装饰自己的产品首先使用,后来才会传到外地使用,这是一种自然规律。根据建水挖出写有“元”字的玉壶春瓶和禄丰元墓出土的玉壶春瓶相似及建水文庙棂屋门用建水窑烧的青花盘龙缸的装饰及其始建、增建时间推断:建水青花始烧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元泰定二年)证实元初建水开始烧造元代青花陶瓷。土子是最早使用的原史青花料,其呈色以褐黑为主,厚处有铁锈色;珠明料是元代使用的国产青花料,其呈色黑中带蓝,有含钴料较高的成分;进口青花料呈色纯正显钴蓝色,盛行于明代来源于提纯的钴料这是无可非议的了。会理三彩釉的褐色发色显然无钴料的蓝色更淡不上艳丽的钴蓝色,也就是使用了本地土子(含铁、锰)。那么椐此,会理三彩起源至少可推断为宋末元初。同行专家交流,会理三彩中的绿釉配方及制作工艺流程与邛陶绿釉是同一个釉种,用同一种方法制成。众所皆知邛陶是毁灭于战乱断烧于唐代,会理是南诏国的屯兵要地,会理的陶瓷是否有源于邛陶无史料佐证。但根据上述推理,会理三彩起始最晚也是宋末明初。 会理的古三彩源于宋末元初,发展至今已提升至一个极高的平台。当年的土子产生的褐色因含有铁、锰、钒钛等今天已衍变出了黑天目、油滴、雨点、乌金黑及铁红钛金沙等系列釉种。当年的绿色由于以铜为主的伴生矿铁、镍、银、金、钴等也衍变出了各种带绿色的、碧玉绿、乳浊绿、白天目、雪花绿等绿色釉系。乳白的釉由于继续提高使用范围同其它釉种交融也出现各种艳丽的花釉系、复合系、分相釉系。总之引发出了近百种很有价值的自然色彩陶瓷釉种。由于会理釉使用的全是天然矿物,同时又是高温烧造而成,有害的低熔点金属已在高温下分解、气化,故会理以铜为主的绿色釉已成为无公害的环保型绿釉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