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感恩·新生 ——涅槃新生之北川 (四川绵阳烟草局 张伟 ) 1、铭记 三年了,时光如白驹过隙,在静夜里,我们站在星光下,回忆着那一场空前的灾难,如同泰山压顶,无比沉痛。时光回到2008年,5月,大地在那一个瞬间咆哮,顷刻之间,处于山谷间的北川山崩地裂,飞沙走石,粉尘蔽日,整座城市笼罩在烟雾朦胧里,看不清原来美丽的面目。那一声咆哮过后,整座城市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让人无比窒息。接连发生的一串串余震,又见县城狼烟四起,在朦胧的视野里,除了零星的楼宇还在摇摇欲坠,整座城市俨然成了一片废墟,惨不忍睹。 时至今日,我们耳畔依然回荡着那来自山谷间的回音,我们眼前仍旧展现出那来自幽谷里的惨景,那么清晰,又那么哀伤!那么久远,又那么亲近!似乎就在昨日,那一副惨象还在眼前掠影而过;似乎又在远古,我们心底总不愿提及那一缕深深的哀愁。一瞬间,无数生命变成了天堂里的亡灵;也是一瞬间,无数财产毁于一旦。生者的心灵造成了多大的创伤啊,那些携手前行的伴侣突然就阴阳相隔、永不相见了,一直生活的家园顷刻间就变成了满目苍凉,那些欢歌笑语遗失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一晃神,三载已逝,但在我们心底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声音,永不忘怀!那是人性的画面,那是感人的声音。“爸爸,妈妈,你们还活着吗?你们不能离开我们呀!”“儿子,你不能离开妈妈!”“爸妈,早知有今天,我就会把你们接到城市同我们一起生活。”情到深处,不能自已,语言也失去了色彩,只留下一声声最苍白的陈述,却也是最情深的呐喊。 如果哪一天走在羌族旧城的土地上,抬眸望去,你会看见那一张张已逝的脸庞吗?侧耳倾听,你会听见那一声声深情的呼唤吗?
2、感恩 当五月的鲜花开满山野,当明媚的春光洒落大地,我们踏着春的呼吸,捧上一颗感恩的心,对那些曾经和正在关心地震灾区的朋友深深鞠躬,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深深鞠躬。因为你们,我们在黑暗里看见了光明,在绝望中迎来了希望,在废墟中重新挺立。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的灾难,但没有一次灾难能够压倒我们,只因那一双双无名的手支撑着我们,那一双双眼睛始终关注着我们。正是灾难中无声的援助,磨砺出一个伟大民族顽强不屈的性格。 那是让全人类永远铭记的时刻,那是让国人痛心疾首的时刻,毁灭与死亡、求生与抗争凝固成了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十几万救援大军迅速行动,以钢铁般的毅力、竭尽全力挽救废墟下掩埋的和被困在山里的群众。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倾力支援;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同舟共济、踊跃捐献;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国际友人无比关注,奉献爱心。这一刻,全人类不分性别、种族、文化,人类在血泪交融中呼唤着生命,在心手相连中诠释着人性的光辉!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作为灾区的人民,感恩是我们心底一生不忘的情节。在数个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里,这里发生了许多个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这里有太多太多的英雄,有太多太多的泪水,也有太多太多的感动。我们感谢党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亲临指挥、组织救灾;我们也感谢全国人民默默的支援,人、财、物才得以及时到达灾区;我们还感谢那位母亲把生命中最后一滴乳汁送给了孩子,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了孩子生的希望…… 感谢您,我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
3、新生 三年前,一座古老的城市瞬间成了一片废墟;三年后,一座新城如同美丽的神话般矗立安昌河畔。视野里,那俨然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徐徐展开,置身其中,就像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的安昌河是多么的神秘,彰显着一种灵动的美;在清风的吹拂里,绿意盈盈的生态走廊是多么的赏心悦目,流露出一派春的气息;在欢声笑语中,行人络绎不绝的“北川巴拿恰”是多么的繁华似锦,洋溢着浓郁的商业氛围……一幕幕,无不勾勒出一幅幅生动迷人的画卷。纵贯南北,安昌河上架起了西羌北桥、禹王桥、西羌南桥、永昌桥四座跨河长桥,还有那错落有致的住宅楼宇,无不透露出浓郁的羌风羌韵,如画中景,在吟诵着一曲曲关于羌族古老风情的调子! 灾难对活者的心灵留下了巨大的创伤,有的永远离别了亲人,有的再也不会见到往昔朋友的身影,有的与终身伴侣从此永远阴阳相隔。但死者安息,生者坚强呵,他们还要面对以后的许许多多个日夜。于是,他们轻轻擦干了眼角的泪水,抬眸望了望天空,一轮太阳正在东方冉冉升起,他们收藏起所有的悲伤和哀愁,选择重新上路,用自己的勤劳和坚强去开创新的天地。三年了,1095个日夜了!“虽然有时想起已经离开自己的爱人,心底还是会悲伤,但是我依然选择微笑面对生活”,“灾难面前,我们太渺小了,但是我们还是勇敢地活下来了,靠的是坚强、勇气。”不时可以听见灾区人们的心里话。的确,三年对他们来说,就是经历了一次心灵之旅,一次从阴霾走向光明的希望之旅,一次从颓废走向振作的抗争之旅。 三年了,我们选择在路上…… 迎着阳光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