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家的难忘记忆:讲述《中華零八抗震歌》的故事
音樂史诗《中華零八抗震歌》无论词曲作者的伊始志向、还是5.12一周年时民间倡新合唱团所有歌手的愿望,大家都曾围绕这样一个眎标或话题——这首歌,能否成为年年纪念5.12的国家主题歌呢?
据此,从作为“附件”至今有据可查且事后无法改动的、2008年5月18日作者电子信箱“已发送邮件”菜单中的词曲初稿(原标题《中華民族力量无边》)、到5.12周年之前合唱录音的定稿迄今,由于以上愿望多次受挫,所以大家尽管很少再议以上话题,但不免为此感到遗憾……
鉴于本次活动主题的关键句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短信等形式,重温对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记忆”——显然,或许举办者事先没有接受歌曲类作品参赛的打算。问题在于:假如我们的《中華零八抗震歌》确实具备“5.12”国家主题歌的条件或潜力呢?
这样,是否会使举办者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呢?至少迄今,尽管网上有关零八抗震的“主题歌”琳琅满眎,但毕竟没有得到官方或公众的确认。因此,鉴于《中華零八抗震歌》及其原稿《中華民族力量无边》的来龙去脉网上可查,与其在此讲述我们自己与《中華零八抗震歌》的故事,不如讲述《中華零八抗震歌》本身的故事——国与家的难忘记忆:
《中華零八抗震歌》主题意境:讴歌零八举国抗震;再现中華坚强史诗;倾国倾城血肉相连;重建家园心手相牵……
歌词如下:
(一)
当强震突然,咱们紧急救援,灾情是命令,时间是生命,
养兵千日,贵在今天,子弟兵,子弟兵,拼搏第一线。
国難当头,刻不容缓,志愿者,志愿者,分路进四川。
(二)
当生命危急,咱们立下誓言:决不放弃每一线希望,
百折不挠,挑战极限,同志们,同志们,救命是关键。
高山送粮,峡谷抢险,同志们,同志们,不怕蜀道难。
(三)
当灾害无限,咱们大愛无边,倾国倾城,亿众向心,
唇齿相依,血肉相连,同胞们,同胞们,一起把款捐。
中華有難,世界支援,同胞们,同胞们,携手渡难关。
(四)
当大難过后,咱们肩扛明天。要把悲痛,化作力量,
能工巧匠,对口去四川,同志们,同胞们,重建新家园。
中華民族,心手相牵,同志们,同胞们,重建新家园。
关键词解析:
1)、“灾情是命令,时间是生命”——这是当年5月13日或14日大多数省市党报头版头条新闻标题的概述。
2)、“志愿者,志愿者,分路进四川”——以当年山东莒县与河南洛阳的“中国最牛农民救援队”为例,包括事后得知近10万的医务人员等,可以说志愿者人数已破世界之天荒……
3)、“咱们立下誓言:决不放弃每一线希望”——当年 5月24日,温总理在华西医院所说“我们要立下一个誓言,只要有一线希望”……
4)、“当灾害无限”的“限”——既表示在尊重现实中改变往昔每次都是“人定胜天”的意识形态,更显面临千年强震而更“大愛无边”的史实特色。
5)、“倾国倾城,亿众向心”——这里圆心的特定含义是汶川,那里有网上依然可查的“半个国务院”。
6)、“血肉相连”——网上同查,当时国内各媒体或网站常用的措辞是“血脉相连”,而唯有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无论在大陸还是台湾的多次演讲中,始终采用“血肉相连”的词组。这样不仅能与“唇齿相依”提供妥帖的壁合依据,不仅见证整个中華民族的有難同当与悲壮抱团、同时见证歌曲标题的准确内涵。
7)、“一起把款捐”——无需质疑,见证半数以上的全球華人均可感受到自己就是本歌主人公的“咱们”之一。
8)、“心手相牵” →看起来似乎只是结尾高潮“重建新家园”的支点或铺垫,其实作为歌词“唇齿相依,血肉相连”同义词或相形句,不仅是中国志愿者徽标的文字表述,更是贯穿与纵横整个中華零八抗震救灾始末中、最常见的心灵图案与标题措辞……
以下是阎维闻(网名)领唱、倡新合唱团演唱的《中華零八抗震歌》视听或下载——
http://link1.5sing.com/2083126/2083126-20110408011754.mp3
以下是倡新合唱团大合唱《中華零八抗震歌》伴奏带的视听或下载——
http://link1.5sing.com/2083126/2083126-20090504201428.mp3
《中華零八抗震歌》大合唱2009年5月4日的上网地址——
http://2083126.5sing.com/
鉴于迄今,我们的国与家确实尚无弘扬中華零八抗震救灾始末的主流文化或主旋律、且适合大众齐唱合唱与独唱的倡新励志歌曲,希望这首歌能更好地达到“为大力宣传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和巨大成就,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非凡的执政能力,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员群众、组织群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制度优势,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最大限度地扩大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这一人间壮举的政治效应、文化效应和社会效应,进一步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增强信心,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之眎的……
作者网名:国与家d难忘记忆
3938908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