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由华蓥市史志办公室重刊的《虎溪诗稿》正式印刷出版。
《虎溪诗稿》为清咸丰年间华银山(今华蓥山)伏虎寺住持释昌言所著,因号虎溪而冠其名。《虎溪诗稿》原为多卷本,收录有虎溪所著诗、词、歌、赋等艺文300余首(篇),因史脉源远,天灾兵燹,现仅存《虎溪诗稿》卷一、卷二,共收录诗作196首,约4万字,均为五言、七言格律诗。其诗或咏赞山水之秀丽,或叙记挚友之情致,或阐析人生之禅理,或记述道脉之渊源。从《诗稿》中展现出了虎溪一生酷爱华蓥,足迹遍及华蓥高山峻岭,他吸取大自然的无穷养料,将华蓥山的“雄、雅、幽、险、壮、秀、峭、奇”的特色尽收眼底,融汇咀嚼,呼之欲出,掷地有声。诗词中透出 “逸气、清气、奇气”,迸发出“沉郁气、光怪气、韶秀气、雄健气”,读后给人以文学的陶冶、历史的教诲、心灵的洗礼、纯美的享受。
据《华蓥市志》记载,释昌言(1807—1861),华蓥山僧人,俗姓万,名文林,号虎溪,重庆长寿县人,他不屈服地方恶霸的压迫,22岁皈依佛门,出家华银山伏虎寺为僧。虎溪宽宏平和,睿智机敏,勤奋好学,通过八年修炼,虎溪武艺超群,能诗善文,成为华蓥山一代名僧和伏虎寺住持。因忧于华银山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渊源流长的道脉衣钵无从传承光大,虎溪立志纂修《华银山志》。至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虎溪穷其心智,耗费近30年时光,辑成《华银山志》手稿。并著有《虎溪诗稿》和《华银诗抄》传世后人。
虎溪所著《虎溪诗稿》两卷,收录300余首咏赞华蓥山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诗文。所纂《华银山志》四册一十八卷,是一部专一性的地方志,其体例完善,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主要记述了华蓥山宝鼎及其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景观、人文古迹、咏赞艺文等。清咸丰辛酉年(公元1861年)八月虎溪圆寂,葬于华蓥山宝鼎山麓。如今,《虎溪诗稿》和《华银山志》等资料,仍被人们广泛传颂和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