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晚,住高雄市三民区安宁街387号帝豪大饭店。这里是市中心地带,距离著名的六合夜市2—3公里。一亲戚的姑姑、叔伯均在高雄。去台前,受亲戚的委托。带东西给她的高雄亲戚。晚饭后,亲戚的好几个亲戚,如约来到饭店,同时带来了很多台湾水果和其他礼品,水果是送我们吃的,礼品是带给大陆亲戚的。在饭店大厅,我们围坐一圈,相互问候、摆谈。在谈到台湾的城市建设时,亲戚的亲戚坦言,台湾的城市建设已被大陆超过了。亲戚的姑姑10多年前来过通江,近几年也曾去过厦门。她说厦门的城市建设已经超过高雄很多了。既然厦门都超过高雄,那么深圳、大连、上海就更别说了。要知道高雄可是台湾的第二大城市,在我眼里,城市建设与台北不相上下。好几年前,我看过一篇台湾媒体的报道,说是一群台湾人到上海旅游,在外滩看对面的陆家嘴,看得目瞪口呆,我当时觉得有点夸大其词,因为我第一次去上海外滩,我也没这么夸张。去过台湾后,才发现,如果我是台湾人,如果我是第一次去上海,我也会目瞪口呆。在大陆,即便没去过上海的人,也能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上海的建设。在台湾,就看得少了,何况很多台湾人有点井底之蛙,总认为大陆落后,所以台湾人第一次看上海,会惊诧,会目瞪口呆。
亲戚的亲戚提出陪我们去逛六合夜市,被我们婉言谢绝。最后在宾馆门口,他们目送我们几个上了的士,才开车离开。到了六合夜市,司机收费110元台币。我们同路的给了200元人民币,司机找了90台币。车开走了,同路的喊出声来“遭了,我给的人民币。”谁叫我们都是中国人呢?连100元台币和100元人民币设计的都那么像。司机当然也没注意。
台北的士林夜市,高雄的六合夜市可是出了名的,这里全是卖小吃的。蚵仔煎、大肠包小肠这些小吃,就连我这个大陆人也是如雷贯耳,毫不陌生。来到一处卖蚵仔煎的摊前,每人点了一份,每份价格相当于人民币12元。一吃,大失所望。除了我坚持吃完,其他人都没吃完。过于清淡,不适合川人口味。生蚝又叫牡蛎,台湾人叫蚵仔,蚵仔煎就是将生蚝肉卷进一个用面粉鸡蛋煎的一个面皮里面,加点什么素菜。
买蚵仔煎时,我问那台妹:“你们这个叫蚵仔煎,还是叫蚵(e)仔(a)煎?”因为我之前做功课时,有人说台湾人叫蚵(e)仔(a)煎,所以我才有此一问。台妹说:“国语叫蚵仔煎,台语叫ea煎。”为帮助台妹树立中国认同意识,我故意问:“什么台语,是不是闽南语哦?”台妹说:“是的”。如果台妹坚持说是台语,对不起,大爷我就不买。
因为相机充电,所以用了同行人的相机拍的夜市。可惜,照片还没传给我。
高雄的帝豪大饭店房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