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竹君:此帖依然在讨论,又收到回复,转发于此。
网友衰翁(芜湖知名作家)回复曰:
在文言文里,"而"字是语气虚词,修饰动词.在文中应读"而开""而志".志是动词,通现代词"誌".用"而"修饰“开”和“志”起强调颂赞之语气.
中国文字造字之初就没有严格的定性定义,都靠约定俗成,故通假,假借现象很多.今天的分类定性是借用外语的语法规则.
中国文言文主要有两类:虚词和实词.诗歌很少用虚词,因为格律所限,以字代词,故虚词不入诗.对联由诗而来,又有别于诗.所以我们能见到少量的虚词.
文言文的虚词是最活的词,表现在随文而变:由虚变实,由此变彼.虚词主要表达感情,语气,转择,叠进等."{树神旗而开西川大业;崇庙貌而志后汉丕基".此处的而强调"开"和"志".结合上下文就明白的: "兄弟君臣一时际会,当年金戈铁马"是开创了西川之大业;"祖孙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画栋"是记录下了后汉伟基(丕即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