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877|评论: 12

罗江县鄢家镇云峰诗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4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峰诗社是农民诗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将你的佳作拿出来分享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5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先来一首我们社里面农民诗人的诗吧~~
我要回家
总有一只鸟儿在内心呼唤
声音高过搅拌机的嘶吼
和城市的喧哗
总有一只萤火虫在梦中引路
它的光亮亮过程是辉煌的街灯

唔 我要回家
我要在母亲飘摇的炊烟里
呼吸家的温馨
在老黄牛的吽叫声里感受父亲的叹息
在鸡鸣 狗吠 鸟欢的情节里
醉心于故乡的宁静 清幽和安详


发表于 2011-8-4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详细介绍一下云峰诗社

 楼主| 发表于 2011-8-9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石庙 的帖子

云峰诗社:民国三十七年春(1948年),在鄢家乡绅周嘉禾的倡导下,邀约当地能文善诗的杨凯、周谦、杨伯屏、唐忠海、陈贵忠等人结集诗社,并谐当时鄢家岭上的“云峰寺”和“云龙书院”之意取名为“云峰诗社”,成为罗江县最早的现代民间文学社团。
诗社成员中有教书先生,乡间秀才、医生,也有乡公所的职员。诗社虽没有明确社长等职,但大家一直举荐诗才横益,卓有威望的周嘉禾领衔,推举当时供职于乡公所的周谦担任“记事”,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收集整理诗稿。闲遐之余,诗人们三五相邀,汇聚在“云龙书院”品茗抒怀,谈古论今,命题作赋,填词合歆,交流诗文或切磋诗艺,抨击时弊,借诗发愤,忧国忧民。
诗社从兴起到终止历时不到两年,成员从开始的三五人发展到最后的十余人,期间创作了各类体裁的诗词、歌赋、楹联百余首,还筛选其精品辑编成册,名曰《云峰诗草》,天长日久,诗集在碾转传阅中散失,诗人均已作古。1984年经抢救、整理搜录现存诗稿40余首,成为鄢家人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云峰诗社”社址设在鄢家岭上的云龙书院,书院建于清朝末年,门庭两边一幅石刻楹联,“德性无殊,尽可希贤学圣;门墙匪峻,皆容入室升堂。”是当时鄢家岭上传授封建伦理文化和举行年度“乡试”的学堂,直到1949年冬月鄢家解放,人民政府将书院即改为第一所乡小学。1959年小学迁址后改作粮站,几经拆迁和“文革”“破四旧”的毁败,古色古香的书院已面目全非,只留下一对石狮墩置于鄢家镇人民政府大院,成为“云龙书院”和“云峰诗社”的唯一证物。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1-9-8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詩社旧址变成学堂,孩童入学时,依稀记得进大门,必跨一石门坎。进门一大天井,天井内用石围着一株迎客大铁树,右边一排大香樟树。如今物,亊了无痕,徒有回憶而已!

发表于 2012-3-3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支持楼主,继续发好贴

发表于 2012-3-4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不错,谢谢您的努力,顶了

发表于 2012-4-25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几月前有盆友在问我此诗社,我竟一无所知。作为鄢家人实在羞惭不已!历史需要延伸,希望这个诗社能更好地走下去!

发表于 2013-1-2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情怀
赞一个
德阳文学吧  在百度贴吧刚刚创立
欢迎各路诗人文人前来发帖

发表于 2013-1-7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错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