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这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干部行为规范、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重要举措。(据7月14日《人民日报》) 在今年1月召开的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这是反腐败斗争的动员令,也是斗争的方向。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廉洁自律,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这是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得见的行动,是取信于民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总书记讲话和中纪委会议精神的实在步骤。 农村的基层干部,身处农民群众的身边,天天与农民群众打着交道。他们的一言一行,农民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农村基层干部是否行为规范、是否廉洁,直接反映出党和政府的形象。别看农村基层干部位低职微,但他们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联系和组织农民群众发展经济建设、发动群众建设新农村奔小康上,都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但是,农村基层干部也有着一定的带有普遍性的缺陷。如文化水平不高,政策水平不强,工作方法简单,私心容易显露、容易受宗族主义影响,等等。而这些缺陷,正是他们工作行为不能规范,容易发生贪污、挪用等腐败问题的原因。 也许有人认为,反腐败斗争要抓大案、要案等有影响力的案件,才能对腐败分子产生震摄作用,而抓农村基层干部这些小鱼小虾,意思不大。但是,我们要能看到,农村基层干部面广量大,他们的腐败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很大,对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影响也大。所以,抓农村基层干部的廉洁并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反腐倡廉带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是党在反腐败斗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着棋。 农村基层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既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直接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和实践者;是进一步密切党群联系的桥梁,也是加强党群“鱼水关系”的黏合剂。可见,农村基层干部在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方面起着最简单直接的作用,既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建设者和实施者, 也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出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能做到思想先进、敢于创新、敢于带头、敢于吃苦耐劳、廉洁服务、无私奉献外,许多的农村基层干部都存在干部队伍老化,思想文化观念落后,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低下,带领群众致富的服务水平和魄力欠缺,极度缺乏依法执政、遵纪守法、廉洁服务的意识,甚至有的地方的个别干部公然违反《规定》里的大部分条例规定,似乎还有点黑帮老大的味道了,这些现象说明很多农村基层干部的执政水平是远远跟不上党和人民的期望和要求的,再加上许多农村老百姓又由于文化程度低,社会见识少,小农意识重、眼界低,凝聚力不强,维权意识薄弱和摄于权势和怕得罪人等原因,几乎都不知如何正确的维护自己的权利,“山高皇帝远”,就更让这部分没有真实水平和能力,不能带头为服务,不能廉洁履职的农村基层干部更加嚣张和为所欲为了。 《规定》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干部行为规范、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重要举措,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