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告
巴中:夺命危桥
十天内连夺数条人命
——巴州区枣林镇十年时间,修出一座断头桥
四川新闻网巴中10月10日讯(寒峰)近日,巴州区枣林镇村民熊某多次向本网反映,该镇清溪沟境内仅投入几十万就能修好的大坝漫水桥,从2002年开始修建,到现在摆在河水中的还是一座没有建好的“断头桥”。群众过河还是靠1993年修的一条便桥,非常危险,10年来发生了数起溺水事故,近10天内就发生了2起溺水事故导致2人死亡。本网记者庚即前往巴州区枣林镇进行了深入采访。
当地村民:“修了十年的漫水桥咋就成了断头桥?!!”
记者来到现场,只见湍急的河流中相隔五十米立着两座漫水桥。靠下游的就是近日内被当地人称为夺命危桥的便桥,修建于1993年,桥面破败不堪,多处残缺。但这座桥却是连接枣林镇清溪沟村、檬子树村和邻近的寺岭乡七、八、九村以及南江县凉水乡三、四村近3万人通行的要道。
就在2011年8月27日、9月6日,当地村民赵林帮、刘永福、熊以礼从桥上经过时不慎落水,刘永福被幸运地救起,其余两人不幸溺水而死。在这十年时间里,发生这样的事故已经不是一两次了。
村民刘某告诉记者,今年7月6号洪水将该桥多处损毁,清溪沟村、檬子树村的老百姓强烈要求政府立即对危桥进行维修,排除安全隐患。而该镇新任党委书记李浩民仅安排2000元钱给清溪沟村书记何某续修,而该桥只铺了几张水泥板搭建便桥就了事。为此,当地村民熊某还与李浩民吵了一架。
而在上游五十米处,湍急的河流中十几个低矮矮的桥墩静静的矗立着,上面铺着残缺不全的水泥预制板,桥只修到河的中间就成了一座断头桥——这就是持续修了10年耗资数十万元的枣林大坝漫水桥。
据村民介绍,为了筹资建这座桥,当地的一位60多岁的农村老奶奶靠卖鸡蛋凑了50元现金全部捐出了,希望能建好这座桥,好方便老百姓出行。
“为修此桥,我们不仅缴了款投了劳力,听说区级政府还拨了钱,你看嘛,修了10年还是这个样子”当地村民童某怎么也想不通,而让童某更担心的是安全问题:“这十来天,就从桥下栽下去三个人,死了两个,现在政府还派人安排了一条什么安全保障都没有的“黑船”,在河边运载过河的老百姓和学生,一旦安全事故再次发生,咋得了哟!”
谁为无辜丧命的村民买单?
事故发生后枣林镇政府推卸了全部责任,要求正在为当地修建安置房的业主任某给死者赵某赔偿了现金4万(因为死者赵林帮在任某手下干活),“枣林镇政府干部庞某强行要求我给赵某赔偿的4万元钱是非常冤枉的,由于我也是枣林镇的农民斗不过政府,只好借钱赔偿,现在的政府的干部简直就是……!”说起这没有理由的赔偿,任某直喊冤枉。而枣林镇政府又给另一名死者赵某的父母亲解决了农村低保。
死者熊某的儿子熊军德说:2011年9月14日下午去找枣林镇政府,要求政府对其父亲的死给一个处理方案时,镇长陈强叫我写一个申请,解决低保作为处理意见,如果你不同意此意见就去巴州区法院告我们不作为,也可以去上访找纪委,大坝漫水桥权属清溪沟和檬子树村,与我们政府没有关系,要说赔偿你应该找他们去。
政府说法:修桥资金没有来源
记者来到枣林镇政府,采访了镇政府陈镇长、镇领导干部庞某、罗副镇长等人。
“政府是没有能力支付这笔钱的。”他们告诉记者,修建这座桥还要好几十万,镇政府力不从心。
由于没有财力支付建桥资金,为解决群众过河的问题,他们告诉记者,已经租用了一条民用的小船临时推渡,虽然这条船没有合法证件属于黑船,为了解决老百姓过河需要只好如此。
据他们介绍,10年来,政府也一直在想办法继续建修这座桥,去年还找了一家业主续建,终因没有钱中途只好停工,而且镇政府每年都要向区级领导打两三次报告争取资金,这10年来除了巴州区区长张平阳批了10万块钱(此款由区交通局支付的已经投入使用了)和当地老百姓筹积的11万元以外再也没有争取到什么建设款项了。
对于安全隐患问题,几位领导表示已经在桥边设立警戒标志了。
政府所安排的“黑船”正在载运学生
而就在记者采访结束准备离开枣林镇时,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干部告诉记者说,“说到我们政府没有修桥的钱不可能,自从枣林镇开了“枣林鱼庄”以来,政府每年新增加接待费用就有好几十万,哪还有钱去修啥子桥哟。”
采访巴州区分管农村交通工作的副区长朱某时,朱某告知记者:该桥属于“便民桥”,归枣林政府负责,要继续修好此桥,应该由枣林镇政府和当地村民想办法解决。
一条“黑船”每天载着村民往返于河中,假如安全事故再次发生,谁能再次买单?不知道区、镇的领导们是怎么理解“民生、民声”的?
记者感言:
1、一座普通的漫水桥,当地就修了近10年,还是半拉子工程?让人不得不“叹服”巴州区政府、枣林镇政府的“民生”作为!!!??当地政府怎一个“缺钱”了得?“断头桥”出的人命却还把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着实让人觉得惊讶!愤怒!
搭桥修路,惠及百姓。百姓无小事,一个事关3万村民出行难难道就不是大事?!!既然资金不够,还开什么工呢?修个摇摇晃晃的半拉子桥,还不如不修,这样的桥,修了又不能用,反而害了百姓人命,你说这个什么政府??
2、其次,从横着河道上的断桥可以看出,这条所谓修了10年的桥,简陋无比,完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河上设了几个水泥桩,预制板一搭就了事,根本就没花几个钱?!!姑且不说当地政府在当初筹款时怎么跟村民以及上级领导说的,单看这桥,造价如此低廉,还处于“断头状态”,让人不得不怀疑资金是否还有被“截留”的嫌疑?!
即使当地政府所言:这10年来除了巴州区区长张平阳批了10万元和当地老百姓筹积的11万元以外,再也没有争取到什么资金了。”如情况属实的话,21万块钱全部用在漫水桥的建修上,也不至于结出“断头桥”这等歪瓜劣枣的“果“。当地政府又怎么来解释清楚呢??
3、据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干部说的:“政府每年新增加接待费用就有好几十万,哪还有钱去修啥子桥哟”。如果村干部所言属实,那每年的接待费总数加起来,可想而知,数据多么庞大。政府办招待有钱,修桥就没钱,这样的政府还叫什么政府?为政一方,却不造福百姓,却将大量的资金用在“陪领导“和”迎来送往“的人情接待方面,这样的政府,难道就让人不觉得心寒吗?这样的镇党委、镇政府“一把手”的行政作为难道就不让人心寒吗???!!!!! 巴州区曾经裸晒账本红极网络,全国不少单位和媒体前去采访过学习过,裸晒坚持多久?晒出了什么样的成绩?
4、区、镇政府明知道,用来临时方便老百姓过河的船,是一条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黑船”,却依然日复一日投入使用,可想而知事关老百姓安危的责任心哪里去了?去年6月20日的发生在巴州区柳林镇的沉船事件导数人死亡,至今“黑船”业主还再服刑,此事件的发生难道不个够引起政府领导的重视吗?试问:温总理曾在巴中提出: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乡镇干部要主动为老百姓解决好“四难”,枣林镇领导干部为民解了那些“四难”???这些忽视百姓安危的区、镇父母官,百姓能有好日子过吗?
邵阳沉船惨剧,十几条年轻的生命刹那间凋零,当地政府随即承诺,将斥巨资来修建一座大桥。如果说邵阳的这种做法是“死了孩子才来奶”式的事后诸葛,那么,巴州区政府为何“孩子死了还不来奶”呢?是无动于衷,还是觉得事情不够大,需要等特大溺水事故再次发生,才有行动吗?
一座漫水桥的投资远逊一座桥,它,不仅关系着水上通行的顺与畅,更是牵挂百姓出行安与危。能否尽快把修桥之事列入重要日程,不仅考验当地党委政府的施政能力,也是对巴州区政府察民情、解民忧、办实事、办好事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检验一个地方领导干部能不能作为,善不善于作为,敢不敢于作为、亲不亲民作为的具体体现。
枣林漫水桥能否早日建成,我们将拭目以待,本网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