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山:边缘乡里 百姓讲述“警民亲”
——川网记者走基层眉山系列报道之一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1-09-08 10:37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超特快
四川新闻网眉山9月8日讯 记者 郑丽霞
他们用公安民警的风采,守护着6个行政村的每个角落,用认真的坚守为辖区的群众架起了一道平安防护网——他们就是眉山市东坡区柳圣派出所的民警们。昨(7)日,记者走进眉山市公安局东坡公安分局最远的一个派出所——柳圣派出所。
五名干警 为他们撑起一片平安天地
东坡区柳圣乡地处东坡区、仁寿县、青神县三地交界处,辖6个行政村,面积23.5平方公里,人口15000人,距中心城区28公里,地形复杂、交通便利、治安形势较为复杂。因历史原因,过去一直未设立派出所。2009年的时候才有一支以各村治保主任为班底的12人治安防控巡逻队。担负基本的安全防控作用,但“只有其形、不得其神”,工作效果较差。2010年后,根据“一乡一所”的政策,建立柳圣派出所。
处理鸡毛蒜皮的小纠纷、办理各种证明、整理档案笔录,每天都重复各种琐碎事。就是在这种繁琐劳累下,柳圣派出所的5名干警为辖区乡镇撑起了一片安定祥和的小天地。
“我们现在这里重大刑事案件没有,除了街面上的治安案件,邻里纠纷较为突出。我们的民警要充当调解员、灭火员、化解纠纷和矛盾。”据派出所所长冉液向记者介绍,以往这里治安差,小偷特别多,出门几米远都要把门锁几道锁。
“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派出所的民警和治安联防队,门全部开起都可以放心到街上逛。”家住柳圣街上开餐馆的杨国祥高兴地对着记者说,自从派出所建立以来,放心多了。
治安联防 为“警民亲”注入新的内涵
柳圣派出所成立后,坚持“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这一理念,秉承“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因地制宜,争创亮点,在编制只有5人警力外加一名实习生情况下,着力打造出“治安联防队”新型防控理念,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警民亲”的内涵。“治安联防队”通过严格的审查、筛选,从20多名群众里优中选优,确定6名最终人选。
|
在收割季节为没有劳谷子力的百姓家晒谷子(图片资料) |
柳圣“治安联防队”来源于群众,成为派出所与群众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从2011年7月成立至今,近三个月的时间便取得了实实在在在的成绩。为该所的“警民亲”活动添墨加彩,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和群众的信任,在从“游击队”转变为“正规军”道路上迈出了可喜成绩,为构建“警民一家亲”、“柳圣和谐安宁”的社会治安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据该所所长冉液介绍,“治安联防队”以“治”隐患,“安”乡镇、“联”千家、“防”突出,“队”规范为目标,以“便民、爱民、服务于民”,构建“警民和谐一家亲”为宗旨,取得了突出成绩。
冉所长回忆到:“在今年8月一天的深夜11点,柳圣一个村发生山火,派出所值班民警在赶往火灾现场时,通知治安联防队协助扑火。不到20分钟,6名队员迅速从各个方向赶到现场,奋战3个小时扑灭了大火,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群众的损失,当地群众无不热泪盈眶的感谢满脸乌黑的民警和治安联防队队员。”
一片掌声 老百姓自己来讲述好警察
听民声,集民意,让老百姓成为公安工作的监督者和评判者,是推动基层公安队伍改进工作作风、创新警务模式,真正从权力导向型警务向民意导向型警务转变的重要内容。除每天繁琐的工作外,该派出所干警利用赶集日,走进街面小茶馆了解情况,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见到记者拿着相机拍照,不少老百姓围着过来告诉记者,之前,外来车辆只要一说到柳圣,全部都放弃来,治安非常不好。“自从建立派出所后,我们的老百姓安全就得到了保障,派出所的警察太好了,我们这里的老百姓有了他们,简直是我们的福气,应该多宣传宣传,让大家都来向他们学习学习!”围观群众纷纷争着表述着对派出所的认可和尊重。
要说感想最深的,还得从柳圣桂花村1组80岁的张大爷说起。他是一个缓刑的服刑人员,因非法买卖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犯私藏枪支罪免于刑事处罚,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从自己犯错的那天起,派出所的干警们轮流到我家了解其思想和生活状况,帮助我解决生活和困难和问题,逢年过节还提东西,送过节费来看我,让我很受感动,正是有了他们,我才对我的晚年生活充满信心,我会认真面对自己的过错,遵纪守法,尽早回归社会。”张大爷告诉记者。
记者离开时,反复回味着这个最基层的警务单位——柳圣派出所。一个只有5名民警,却管理者1.5万人口,维护着辖区23.5平方公里的安宁和和谐。他们不仅以科技强警,更是以奉献精神打造出了一流团队。建所至今仅一年零9个月时间,就先后收到老百姓送的锦旗5面,被东坡区公安分局评为“先进集体”,被该市公安局评为“执法示范单位”。在这里,“警民亲”不再是一个活动,而是一个事实——让百姓讲述的真实的“警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