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乙九人飞

[诺水风光] 百鸟图(陆续添加中)

  [复制链接]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乙九人飞 的帖子

喜鹊
俗名:飞驳鸟 干鹊 客鹊 鹊 鹊鸟 神女
雀形目 > 鸦科 > 鹊属
描述:体略小(45厘米)的鹊。具黑色的长尾,两翼及尾黑色并具蓝色辉光。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叫声为响亮粗哑的嘎嘎声。
分布范围:欧亚大陆、北非、加拿大西部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部。
分布状况:此鸟在中国分布广泛而常见,被认为能带来好运气而通常免遭捕杀。亚种bactriana分布于新疆北部和西部以及西藏的西北部;bottanensis于西藏南部、东南部及东部至四川西部和青海;leucoptera在内蒙古东北部呼伦池地区;sericea见于中国其他地区,包括台湾及海南岛。
习性:适应性强,中国北方的农田或香港的摩天大厦均可为家。多从地面取食,几乎什么都吃。结小群活动。巢为胡乱堆搭的拱圆形树棍,经年不变。
喜鹊文化  
喜鹊是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的鸟类,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农村喜庆婚礼时最乐于用剪贴喜鹊登枝来装饰新房。喜鹊登梅亦是中国画中非常常见的题材,它还经常出现在中国传统诗歌、对联中。此外,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每年的七夕人间所有的喜鹊会飞上天河,搭起一条鹊桥,引分离的牛郎织女相会,因而在中华文化中鹊桥常常成为男女情缘   
鹊桥相会、鹊巢鸠占、鹊登高枝、喜上眉(梅)梢、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记了娘……喜鹊,作为离人最近的鸟,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传说和文化表达。它们很世俗,也很尊贵,甚至成了圣贤的模板呢。  
 整个华北平原,或者说整个中国的北部,在路边最容易看到的鸟巢,就是喜鹊巢。环保作家徐刚说,有一次他在西北的沙漠里采访,看到一棵不足一米高的小树上,结着好几个喜鹊巢。他认为这很不寻常,说明了环境恶化导致的行为诉求弱化。因为喜鹊最喜欢的是跃登高枝,它们的巢,一般都选在高高的杨树上。然而喜鹊又是离人最近的鸟,它们能吃腐食,人类的抛弃物正好成了它们最充足稳定的食源。因此,它们很早就进入了人类的言说系统,成了文化表达的一个重要元素。   
圣贤之声
如果你去读古代儒家的一些杂文,就会发现,喜鹊的地位居然非常尊贵,被捧为圣贤鸟。如果你接着去追问,会发现理由非常简单, 因为古人认定,喜鹊一年到头,不管是鸣还是唱,不管是喜还是悲,不管是在地上还是在枝头,不管是年幼还是衰朽,不管是临死还是新生,发出的声音始终都是一个调,一种音。而儒家眼中的圣贤、君子,就是要表现得像喜鹊那样恒常、稳定、明确、坚毅、始终如一。因此,儒家经常要求人们向喜鹊学习,把喜鹊当成圣贤的某种模板。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古代的北方人同样每天都和喜鹊相伴,甚至本能地把喜鹊当成了出门求事成功与否的征兆,但是,恐怕没有人真正研究过、长时间地观察过喜鹊,他们看到的都是些大概,定义的都是些意境,取用的都是其轮廓。因此,喜鹊进入传统文化的眼帘、脑海、心壤的,就是那个单调、沙哑,听上去并不动听但却稳定如常的嘎嘎声。   
喜从何来   
同时,喜鹊又是一种最世俗的鸟,因为它和人类的日常生活太贴近,很容易就被借用了。中国古人取的鸟名并不多,到今天能够成为鸟类科学称呼的,更不多。而喜鹊一直被沿用,就在于它的民众认知度高。古人取鸟名多半不是科学定义法,而是文学定义法,喜鹊的就是个鲜明的例子。有人说,喜鹊连用,见于宋代彭乘的《墨客挥犀》:北人喜鸦声而恶鹊声,南人喜鹊声而恶鸦声。鸦声吉凶不常,鹊声吉多而凶少,故俗呼为喜鹊。后来,又叫灵鹊。   
喜鹊既然称,一定会有个附会式的典故,我在古书上找啊找啊,终于在唐代张鷟的《朝野佥载》卷四中,找到了这么一个传说:鹊噪狱楼,故事与乌夜啼颇为类似:贞观末,南唐黎景逸居于空青山,有鹊巢其侧,每饭食以喂之。后邻近失布者,诬景逸盗之,系南康狱月余,劾不承。欲讯之,其鹊止于狱楼,向景逸欢喜,似传语之状。其日传有赦。官司诘其来,云路逢玄衣素衿所说。三日而赦至,景逸还山。乃知玄衣素衿者,鹊之所传也。喜鹊的叫声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意为喜事到家,喜事到家,所以喜鹊在中国民间是吉祥的象征。   
这是中国很传统的鸟兽报恩故事类型。一只喜鹊因为老吃邻居喂饲的饭食,对人起了感激之心,当主人落难的时候,不但亲自到狱楼上去传好消息,还化身为人,假传圣旨,帮助恩人脱难。玄衣素衿,正是喜鹊的服装形象。  
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记了娘,这样的顺口溜,其实与喜鹊的特点没有关系,只是因为中国传统比兴手法的本能,拿离人类最近的鸟来起兴,为的是说明人类母亲的一个状态:当儿子娶妇成家之后的那种失落感。   
当然,如果说非要有关系,也确实有,因为喜鹊喜欢翘尾巴,它从某处飞过来,落到枝上,往往都会翘一下尾巴以保持平衡;没事在枝上呆着的时候,也经常要用尾巴来协调身体,因此,翘尾巴这个动作,就又用来形容一个人骄傲自满了。   
而经常被画家画的鹊登高枝,喻示一个人节节向上、家庭出人头地。如果你打开中国古人画的鹊登枝,往往会发现,这里的喜鹊,其实是灰喜鹊,而不是花喜鹊。离人最近的喜鹊,就这两种,从科学分类上说,一个叫喜鹊,一个叫灰喜鹊,喜鹊个体比灰喜鹊大,相对来说喜鹊更经常在地面上溜达。喜鹊的身体是白色和钢蓝色交杂,因此往往也被称为花喜鹊。我们看得最多的鸟巢,是喜鹊的巢,灰喜鹊的巢筑得要草率简单得多,因此,当五月风狂雨急的时候,许多灰喜鹊雏鸟都会被吹落到地上,无助地死去。   
鹊巢鸠占   
现在,城市里的灰喜鹊多了,四声杜鹃———就是布谷鸟,也就 多了起来。四声杜鹃把卵下到灰喜鹊的巢上,全靠它代孵代育;而灰喜鹊的巢里一旦进了四声杜鹃的卵,它自己的子女就保不住了。它辛苦一年,帮助别的鸟繁衍后代。自然,这时候就有人问了,这是不是鹊巢鸠占来源呢?让我们翻开《诗经》,对照召南里的鹊巢一诗: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这是古诗常用的比兴手法,大概是婚礼上用的诗。之子于归,是说一个人出嫁;百两御之,是说用有许多马匹的大车来作她的送婚车队。自然,前两句的意思就是这个女子像一样,嫁给了她的男人,住到了他的家鹊巢里。   
毛亨却是这样说的:鸬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这是典型的文人型注释。由于中国的文人对自然只有零乱的感知,因此他们释物释名释器时,往往谬误成堆,自古至今,作注的人都在不停地重犯一个毛病,那就是靠臆想和猜测去解释科学。儒家经典里的许多词,都在世俗生活中发生了变异,按照人们的自然理解被扭曲和活用。时间长了,鹊巢鸠占,很容易就从字面上被确认为,某些人用不太光明正大的方法,占领别人的位置或者房子
鹊印鹊桥   
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叫鹊印,记录在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中。说的是汉代张颢击破山鹊化成的圆石,得到颗金印,上面刻着忠孝侯印四个字,张颢把它献给皇帝,藏之秘府,后来张颢官至太尉。从此,鹊印就用来借指公侯之位了。唐代岑参因此借用这个典故写了诗,《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之三说: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明代徐渭《边词》之十九也说:手把龙韬何用读,臂悬鹊印自然垂。明代陈汝元的《金莲记·偕计》中说:李广难封,岂忘情于鹊印;冯唐虽老,尚属意于龙头。  
有个词叫声名鹊起,大概是源于《庄子》。他老先生说:得时则蚁行,失时则鹊起。而北齐刘昼《新论·辩施》中说:昆山之下,以玉抵乌;彭蠡之滨,以鱼食犬。而人不爱者,非性轻财,所丰故也。”“以玉抵乌以玉掷鹊,都比喻有才而无所用。   
当然,最优美的传说还是鹊桥相会,因为这个传说,银河也被称为鹊河,而中国的情人节,也被定在了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织女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贡献出羽毛和身体,填河成桥。以至于这一天过去之后,许多喜鹊都光秃秃的。唐代黄滔《狎鸥赋》说:因嗤鸿渚,盖春去以秋来;翻笑鹊河,竟离长而会促。《全宋词·鹧鸪天》说:织女初秋渡鹊河,逾旬蟾苑聘嫦娥。
喜鹊传说
  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关于它有很多优美的神话传说   
传说喜鹊能报喜。有这样一个故事:贞观末期有个叫黎景逸的人,家门前的树上有个鹊巢,他常喂食巢里的鹊儿,长期以来,人鸟有了感情。一次黎景逸被冤枉入狱,令他倍感痛苦。 突然一天他喂食的那只鸟停在狱窗前欢叫不停。他暗自想大约有好消息要来了。果然,三天后他被无罪释放。是因为喜鹊变成人,假传圣旨。有这些故事印证,画鹊兆喜的风俗大为流行,品种也有多样:如两只鹊儿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上树下对望叫欢天喜地。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   
喜鹊诗歌
  喜鹊
得意高枝占,   
忘形尾翘天。   
瞒忧惟报喜,   
可是为升迁?   
喜鹊闹梅(藏头诗)   
喜迎春风暖融融,   
鹊鸣吱吱笑稚童。   
闹声喧语赏花去,   
梅蕊幽香蜂蝶涌。   
喜鹊   --苏轼   
喜鹊翻初旦,
愁鸢蹲落景。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牧童弄笛炊烟起,
采女谣歌喜鹊鸣。   
繁星如珠洒玉盘,
喜鹊梭织喜相连。

发表于 2011-9-10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百鸟图拍摄的栩栩如生太漂亮了!
原来我用富士长焦机拍了几张顶一下见笑了。
DSCF8292_conew3.jpg
DSCF8012.jpg
DSCF8010.jpg

发表于 2011-9-10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鸟

发表于 2011-9-10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DSCF8306_conew2.jpg
DSCF8307.JPG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巴山茅舍 的帖子

巴山茅舍坛友过谦了,谢谢临帖指导。

发表于 2011-9-10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灰常喜欢、很多年没见过喜鹊了。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罗嗦嘴 的帖子

谢谢鼓励。

发表于 2011-9-10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网络大哥 的帖子

谢谢临帖指导。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乙九人飞 的帖子

三、白头鹎

雀形目 > 鹎科 > 鹎属
俗名:白头婆 ,白头翁

描述:中等体型(19厘米)的橄榄色鹎。眼后一白色宽纹伸至颈背,黑色的头顶略具羽冠,髭纹黑色,臀白。幼鸟头橄榄色,胸具灰色横纹。
虹膜-褐色;嘴-近黑;脚-黑色。
叫声:典型的叽叽喳喳颤鸣及简单而无韵律的叫声。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越南北部及琉球群岛。
分布状况:常见的群栖性鸟,栖于林缘、灌丛、红树林及林园。为香港最常见的鸟种之一。亚种hainanus为留鸟于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及海南岛;formosae为留鸟于台湾;指名亚种遍及华中、华东、华南及东南。冬季北方鸟南迁。现于河北(北戴河)及山东有定期的报道。
习性:性活泼,结群于果树上活动。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