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925|评论: 2

青白江:中国最大建材陶瓷交易中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3 19:26 | |阅读模式
简介:作为大型陶瓷批发集散地,它对物流有着很高的要求。从长远来看,青白江在物流方面的配套条件肯定比成都市区优越得多。届时,成都市区陶瓷卖场的批发渠道将基本被剥离出去,零售、家装将成为市区卖场的主流销售渠道。
  富森·美家居、512建材市场、博美装饰城、红星美凯龙、东方家园等等,成都市陶瓷卖场已经达到十多家。随着成都市陶瓷卖场的不断增加,不仅仅是陶瓷商家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卖场与卖场之间争人气、拼实力也是在所难免。随着陶瓷市场的成熟,成都各大卖场的消费群体将更加分化,卖场的品牌效应也更加明显。另一方面,目前青白江的陶瓷市场还处于试营阶段,成都市区的大量批发商家还没有转移过去,但是青龙、白莲、青莲建材市场的搬迁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搬迁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届时,成都市的中低档陶瓷批发市场将集中到青白江区,成都市区与成都郊县的陶瓷卖场在主要销售渠道上将更加泾渭分明。

  卖场之间开始“划分阶级”

  成都传统陶瓷市场的典型代表就是512建材市场和富森·美家居市场,在这两个陶瓷市场里旗舰店、营销中心云集。诺贝尔、冠军、马可波罗……在这里我们基本上都可以看到陶瓷行业各大知名品牌的身影。单店经营面积越来越大、店面装修越来越豪华,而随之卖场租金也是一路飙升,短短几年铺面租金已经从二三十元每平方米上涨到近百元每平方米。
  市场管理方为了提升卖场形象和品牌效应,逐渐设置了商家准入制度,在这方面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富森·美家居市场。现在的富森·。美家居(北)陶瓷市场大店林立,上千平米的形象店比比皆是,而缺乏实力的陶瓷商家和知名度低的品牌逐步被挤出富森市场。照这种趋势,在富森市场剩下的陶瓷品牌势必将越来越向高端化的方向发展。而在近两年才建成的富森(南)陶瓷市场进驻的基本上都是行业知名品牌,两百多元每平方米的租金也让很多缺乏附加值的中低端品牌代理商家望而却步。为了扩大卖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富森市场管理方在广告宣传方面的投入也是不遗余力,现在富森市场的影响力已经突破了成都市的地理范围,一些市县的高端消费者也是慕名而来。
  陶瓷企业打造强势品牌离不开强大的管理、策划团队和广告宣传的支持,卖场要打造品牌同样如此。卖场投入广告宣传,不仅仅需要资金的长期投入,更要拥有一个优秀的策划、管理团队,这对卖场的软硬实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富森市场在成都市所有的传统陶瓷卖场中,无疑是这方面的佼佼者。比如府河市场等部分陶瓷卖场由于在整体市场运作方面的不足,市场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逐步沦为中低档品牌的集散地,卖场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也在不断的弱化。传统陶瓷卖场之间的品牌形象在不断的分化,好卖场的品牌越来越高端化,而经营不善的卖场品牌逐渐低档化。
  作为成都新兴卖场的代表红星美凯龙、东方家园从一开始进入成都市场,就携自身的品牌力量和管理运作团队强势登陆成都市场。而能够入驻其间的陶瓷品牌都在行业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卖场与入驻品牌的强强联合,使得这些新兴卖场几乎成了高档品牌的代名词。

  青白江将是新的陶瓷批发集散地

  随着成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成了成都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之一,市区的土地变成“寸土寸金”。现在,青莲、青龙等低档陶瓷批发市场从土地利用效率的角度而言,无疑是低下的,已经不符合成都市城市整体发展的规划要求。青白江作为成都市新规划的建材、仓储、物流基地,代替成都市区的陶瓷批发市场势在必行。
  作为大型陶瓷批发集散地,它对物流有着很高的要求。从长远来看,青白江在物流方面的配套条件肯定比成都市区优越得多。届时,成都市区陶瓷卖场的批发渠道将基本被剥离出去,零售、家装将成为市区卖场的主流销售渠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9-13 19:43 |
    全国规模最大的集群化陶瓷建材批发交易中心——成都大港建材城在青白江区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30多亿元,占地2313亩,建成后每年将产生300亿元交易额,可提供约4万个就业机会,对我市新型建材产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全国政协常委钮小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省政协副主席解洪等省领导以及市、区相关领导、主管部门、行业代表等1500多位嘉宾出席了开工典礼。

上万间铺位
吸纳几千家企业进场经营
    在建材城的规划图上记者看到,项目位于青白江区成金青快速通道与大港路交界处,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陶瓷建材一级市场,按照目前业内最完善的“360度产业功能平台”规划设置,分为专业市场陶瓷交易、建材陶瓷品牌总部、仓储物流服务、采购信息发布、电子交易、产品研发设计、国际会展服务和产品检测服务8大功能区。“我们计划投入1亿元用于大港建材城市场培育,今后这里将成为一站式采购总部,覆盖建材产业所有业态,同时长期举办陶瓷建材博览会。”交易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总投资30亿元,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共设有上万间铺位,仓储面积达40万平方米。届时,可容纳几千家陶瓷建材上下游企业进场经营,并带动至少4万人在此就业。

整合老市场
推动建材专业市场园区化

     “青白江区是成都市确定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加上西部铁路物流中心的建设,具有无可替代的产业、区位以及交通等优势。”成都大港建材置业总经理张高峰表示。据悉,根据《成都市商品市场布局规划(2009~2020)》,传统的商贸市场由原来的老城区外围发展成为内部板块,交通拥堵和物流不畅通等不便因素日益突出,在省、市的支持下,项目方经过反复考察,最终决定将项目落户在青白江区。今后,成都市将以青白江为集中发展区,打造建筑装潢、金属材料、五金机电等为主的各类建材专业市场,同时全面整合搬迁市区的一些老市场,推动专业市场的园区化。“大港建材城的投资建设是在西部大开发和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背景下进行的,将有力推动成都、四川乃至西南地区建材产业的发展,并为地方经济作出巨大的贡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表示。

 楼主| 发表于 2011-9-13 20:53 |
新青白江:透过“大港”看“大市场”  
来自:大港建材城

文 兰国华   邓光优

“处商必就市井。”
    现代商业,需要有现代化的专业市场。现代专业市场,除具有传统的仓储、展销功能外,还提供物流、广告设计、公关营销、金融等系列专业化服务。
    青白江作为成都市定位的现代物流商贸功能区,正逢实现“商贸活区”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随着大港陶瓷建材城、北部物流建材配送中心、佳飞机电建材市场等一批专业、综合市场相继开通,一个大市场的格局即将形成,青白江正在成为产地+商品集散地的经济功能区。大市场不仅可促进上下游产业集聚、做粗拉长产业链条,也必将成为第三产业腾飞的引擎。

大港是座城
    在青白江大道旁,大港陶瓷建材城已赫然屹立在工业南区。这是一个专业化程度相当高的建材市场,一期工程数十幢银灰色的销售展厅即将建成,预计可以在2011年开业,1500多个建材生产经销商已和大港签订了入住协议,一期工程7个区的数千个铺位悉数租赁完毕,另一千多家客商正在热切地等待着市场二期工程开建。
    成都大港置业有限公司是由一支具有丰富大型专业市场开发经验的运营团队组建而成的,这个团队有着近二十年市场运营管理经验,在长三角和东北地区有着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良好的信誉。开发团队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于长江三角洲,先后成功运营十余个专业市场:上海恒大、苏州恒大、杭州亿丰、嘉兴信源、镇江亚太……以其丰富的建材品牌商家资源,成为专业市场开发的引导者,在广大商家心中享有良好的口碑。
    “我们对各类建材销售前10位的商家进行常年跟踪,国内外3000多户客商与我们都有良好的关系。”大港陶瓷总经理张高峰告诉记者,“可以这样说,大港在建材市场拥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
    2010年3月5日,成都大港置业有限公司落户青白江,致力于打造中国建材行业最大的仓储、物流、批发综合基地,总投资30亿元,建筑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共设有上万间铺位,仓储面积预计达40万平米。
    作为中国西部的建材采购中心、销售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大港能够汇聚上下游服务型企业,为生产厂商提供全程一体化的办公服务空间和大宗商品采购平台,同时引入第三方产品研发设计、广告设计、公关营销、售后服务呼叫、金融、保险、法律、教育培训、中介咨询等机构,形成高度灵活专业化的生产协作网络。
    “市场正式开业后,大港陶瓷建材城将长期举办陶瓷建材博览会,全方位拓展西部二、三级建材陶瓷消费市场,成为行业的标杆,实现发展商、经营户、采购商和消费者共赢。”
    作为市场的配套,大港还将建农贸超市、商住楼、酒店公寓,形成一个商务、居住、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区。

“大港就是一座商业城。”

共同的选择

    大港是如何选中青白江的呢?

    “市场离不开物流,物流服务于市场。”“拥有以‘两站两园区’为核心的西部铁路物流中心,青白江具有无可替代的区位以及交通优势!”成都市物流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青白江具备“铁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物流优势,因此具有打造新型“现代建材贸易中心”得天独厚的条件。
    需要大运量的建材行业,正是看中了青白江这个陆地码头。2010年初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投入运行,无论是大港还是建材商家,都看到了这个离成都市中心仅半小时路程的“黄金口岸”。
    “市场建在这样的口岸边,会使经营商家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商家愿意来,我们才能够决定我们的位置。”张总经理表示。
大港选择青白江,并不是自己的主观意愿,众多生产经销商的肯定才是依据。毕竟,他们上百亿元的产品今后要来往这个地区,没有专业的物流支撑是难以为继的。
    物流“零距离”,是青白江被确定为成都市四大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之一的重要因素。而产业的发展和聚集,是市场立足青白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台玻、巨石等一批建材企业相继投产,建材已经成为青白江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我区产业布局当中的重要一环。沿着青白江大道两侧形成以建筑装潢、金属材料为主的建材产业集群发展区,从石材加工、金属制作、玻璃生产与加工的生产基地到批发零售的终端服务,建材“一条龙”绵延数十公里,期盼着专业市场的到来。据了解,仅台玻一家,每年就有22万吨的各种建筑装饰用玻璃销往外地。
    缺乏专业市场的支持,使得长期以来商业都是青白江经济的短板。大港陶瓷专业的团队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必将给青白江的商贸注入新的活力。

产业大调整
   成都市的“中调”规划,加快了中心城二环路以内建材市场向外转移的步伐,一项可能影响成都未来50年乃至更长时间商业格局的工程将加速推进,被誉为成都的“第三次财富浪潮”正扑面而来。产业迁徙,催生了大港陶瓷建材城这样的超大规模专业市场。
    “成都中调规划,将推动城区内76个专业建材市场外迁。这些专业建材市场的集体挪移,带来的将是以国际化视野进行规划建设并提档升级的大型专业市场。”业内人士这样认为。
    3到5年内,76个建材装饰市场完成调迁,无疑是成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商业变局,作为产业迁徙承接之地,青白江建材市场将迎来一次空前的发展机遇。北部物流建材配送中心、佳飞机电建材、华川银地建材、成都旗舰建材接踵而至,将和大港陶瓷一道,形成一个巨大的北部商圈。

财富大转移

    如果说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成都商品经济的萌动,青年路沿街开市兴起了成都第一次财富浪潮的涌动;上个世纪90年代火车北站周边以大棚为市掀起了成都的第二次财富浪潮,那么,新世纪成都规划76个专业建材市场外迁、1000多亿元交易额转移创造的机遇,将推起成都的第三次财富浪潮。成都不动产市场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教授吴丰这样认为。
浪潮呼唤弄潮儿。
    据估计,大港陶瓷建材城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产生300亿元交易额,提供各类就业岗位约4万个,上缴税收近10亿元。
市场带来的不光是直接的经济效益。业内人士认为,以大港为核心的建材新城不仅仅是国内外知名品牌在西部的销售中心和服务中心,同时也是本地建材品牌发展和成长的孵化器。
    “数千家国内外知名品牌齐聚青白江,他们带来的新产品、新思维、新理念,都将成为青白江的宝贵财富。”区商业局相关负责认为。而仅仅是大港陶瓷城每天的人流量就高达数万人,对拉动青白江三次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经济的发展召唤大市场。青白江的大市场即将来临。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