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省川剧院即使到外省演出,也是演“川歌剧”哈,我们也不必太遗憾了。说起大幕戏,人家江苏省昆剧院即使排新戏也尽量简化舞台,尊重中国戏曲传统舞台一桌二椅的写意布局。花那么多钱搞些没人看的“川歌剧”还想要卖高价票,但是票价高了又没人看,到时又说戏迷不支持,实际上戏迷上一次当也就够了,怎么可能一直支持“川歌剧”的发展呢?话说回来,大幕戏也就是几个折子戏串演而已,看不出有什么难度。
我去年回成都探亲,在悦来茶馆看了场成都川剧院的折子戏,部分折子感觉很不错。
原来如此啊,下次回老家,一定要过去看看![em06][em06]
不过对于我这个很难看到现场的戏迷来说,这次经历已经是个美好回忆啦!在此之前我只看过一场《金子》呵呵。
还很爽的就是在那里买到了一整套《中国川剧》的盘,就是59老先生上传了不少的那些段子。[em29]
12楼,探亲看折戏不错,如果几周后又是同祥戏,也是同样演员,又怎样?从良心讲,"火把"演员水平高些,因为他的请一些名角来演,例如:杨昌林,李艳冬,王厚盛,李天玉,郭成筠,张素喧等,但软,硬场面就差多了,胡琴戏只配扬琴,高腔戏只有一人,无合音,午台上一支麦克风,站远了就听不见,站近了又大声了.因此演出效果差.如相同演员在悦来演弹戏,软场面是个合奏队,共六人,听起来真爽. 但它的票价高还少演出,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