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立派一宗师——苗元一
阆中市风水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元斌
《推背图》问世1300多年来,几乎所有学者都将它当作谶纬学(预言)看待。受金圣叹的影响,对其解读一直停留在望文生义、按图索骥的表述下,笔者的《推背图注释》亦然。
大运来临,横空出现了《推背图》研究的开宗立派之人——苗元一,捧出了他沤心沥血十九年的圣学结晶—《中国历史宿命论研究—推背学概论》!
著名学者苗元一先生在诠释《推背图》易学构成原理的基础上,将《推背图》定性为历史宿命论,填补了中国哲学史研究在该领域的空白,开创了以易学研究《推背图》之先河,并由此构建推背学一说,具有独树一帜的原创性,不愧为《推背图》研究史上开宗立派的宗师。
构建推背学的开山宗师
苗元一,哲学家,李淳风乡党,陕西歧岐山人。自幼在其父的指导下习易,著有:《周易大义》(上、下卷)、《中国历史宿命论研究》、《论孙中山政治哲学》、《中国之路》等。
苗元一认为:《易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典籍,《推背图》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典籍。《推背图》问世1300多年来,闻者甚众而研究者甚少。后学无人识得《推背图》的易学创作原理,进而粗暴地将其斥为虚妄之作,至今竟没一部将其视作易学著作并对其进行易学诠释的学术性著作。
苗元一经过19年的研究认为:《推背图》是易学史上一部伟大的易学著作。《推背图》无一字一句,一图一画不源于易,《推背图》是象数易学的经典和图书易学的理程碑。《推背图》不仅是两汉象数易学的终极,也是两宋图书易学的开端。《推背图》以易理为根基,以象数易学和图书易学为逻辑,构筑了其宏大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中国历史宿命论体系。
关于推背学体系,苗元一在《推背学概论》中提出了十个寄希于后学发思的基本研究课题:《推背图》与京氏易;《推背图》与天文星象学;《推背图》与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之间的关系;《推背图》与周敦颐太极图之间的关系;《推背图》与《春秋公羊传》的历史哲学比较;《推背图》与《皇极经世》的象数比较;《推背图》中的政治哲学;《推背图》与未来学;《推背图》与谶纬文化;《推背图》与古文字学等。
为开创推背学研究新纪元,已成立了以苗元一为会长,海内外许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与的“国际推背学研究会”;在李淳风的归宿地四川省阆中市淳风村,国家4Α级风水文化景区—淳风仙观建设占地50亩的“国际推背学研究院”;筹拍100集《推背图演义》电视连续剧。这无疑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语)的千秋功业之举。
从哲学高度诠释《推背图》的笫一人
苗元一认为:《推背图》是中国历史宿命论集大成者。《易经》以道阴阳,贯通天地创宇宙—人类生生不息之体系;《推背图》以天道推人道,演历史宿命论。
历史宿命论是指人类历史受一个外在的统一的力量和法则支配。作为人类史观中之一大系,历史宿命论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和世界大历史。中国历史宿命论是伴随着中国文明史而发轫的。从伏羲“通神明”,禹“孝鬼神”,夏“服天命”,殷“受王命”,到周“惟王受命”来看,中国历史皆受神明和天命之规定和制约,但认为人在历史宿命论面前不是完全被动的,神明和天命是可认知和理解的。
最早提出历史宿命论的是战国时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将历史宿命论提升到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高度的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说;两汉焦延寿、京房、郑玄等易学家建立象数学派,极大地丰富了构建历史宿命论的方法论。邹衍、董仲舒和两汉易学家最终未能构建出以国家命运为中心的历史宿命论体系,但为400年后李淳风和袁天罡最终完成这一使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方法基础。
苗元一认为:《推背图》共推演了两千年左右的中国和世界历史。事实上它言说的不仅仅只有两千年,而是从盘古—唐—大同—永远的中国和人类的全部历史。其特点是:
1.《推背图》其性质是历史宿命论。其体系在学术上属于易学范畴、思想史范畴和哲学范畴。
2.这一体系在构建上所采用的概念和术语是象数易学和图书易学的,而且抽象而具体,极其复杂和精妙。
3.这一体系的架构是以甲子、八宫、后天八卦组成的天道模型,融天命、国命、人命于一体。
4. 《推背图》尽管认为天命大于国命,国命大于人命,国命和人命必须归从于天命,但其宿命论体系并没有完全将人的能动性和修为淹没。《推背图》有着强烈的是非观,全文处处闪耀着人文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光辉。如:第二象、第十六象、第二十七象、笫四十四象、笫四十七象、笫五十一象、笫五十三象、笫五十八象对治世之肯定;笫九象、笫二十象、笫三十一象、笫三十四象等对乱臣贼子之否定;笫十七象、笫二十三象等对英雄之歌颂;笫二十一象、笫二十四象等对亡国之君之吁嗟;笫三十八象、笫三十九象等对战争之厌恶;笫六象、笫十七象等对和平之向往。
5.《推背图》的历史宿命论以中国为中心,也兼及世界和人类。如笫四十五象、笫五十九象。它不仅关注政治,也关注文化(笫四十七象)、经济(笫五十象)和军事(笫四十五象、笫五十六象)。
6. 《推背图》并不认为男权是政治发展中的唯一形态,它在多象中高度关注乃至褒扬女权在历史和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可谓空谷足音!这是对中国思想史的重要贡献。
7. 《推背图》的历史宿命论体系在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上最大的贡献,是它构建了一个中国和世界历史是按照帝制时代—共和时代—大同时代这历史观而命定式发展的理论体系。《推背图》通过易学完美地塑造了其理论体系,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最后,作者更是将大同时代推向了永恒,作者以为人类最终全面实现普世价值是“不自由”的,亦即是必然的、宿命的,人类不得不走向自由。如果我们承认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而未知是无限的话,那么历史宿命论将长存于人类学术视野。《推背图》作为中国历史宿命论的集大成者,作为传统的神学体系和国家学说,作为东方神秘主义的杰出代表,理应成为思想史和哲学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篇章。
8、《推背图》的建树也使其后四百年邵雍所著的《皇极经世》难望项背,《皇极经世》同样是一部宿命论著作,他宗先天之学,以“元会运世”30的数理模型推演历史。他以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日,一日十二时辰,一时辰三十分的数字来规定一元的时间及其变化: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为一运(计三百六十年),三十运为一会(计一万零八百年),十二会为一元(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他认为历史从始到终的“一元”共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并以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其中他又将六十四卦与元会运世岁月日时在不同层次上相值配,将卦象与数融合贯通,经过层层深入的推算,构筑了一个探究宇宙天地之演化,社会历史之交替的宿命论体系。邵氏的“元会运世”说也许并非独创,可能受到了李淳风袁天纲合著的《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的影响。邵雍的《皇极经世》与李淳风袁天纲的《推背图》相较而言,《皇极经世》更注重先天数学模型的缜密构建,《推背图》象、数、图、理并重,更注重微言大义的阐发。《皇极经世》的易数体系探究的是“皇帝王霸”政治哲学,“用无为,则皇也。用恩信,则帝也。用公正,则王也。用智力,则霸也。霸以下则夷狄,夷狄而下,是禽兽也。”31邵雍的政治哲学仍局限在专制体质之内,而《推背图》所构建的帝制——共和——大同的历史宿命论体系则完全超越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包括邵雍在内的任何一位学者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构想;在对历史的诠释和对未来的启示方面《皇极经世》远没有达到《推背图》的高度。《皇极经世》断自唐虞于五代,但每个历史时期所值的卦象很难与其间所发生的大事相对应,似乎换作许多卦象都可以作解,《皇极经世》问世近千年以来,很难找到后人以其卦象准确启示未来的案例;而《推背图》则象象与历史有验。这是《皇极经世》成书以来鲜有发扬而光大之者的主要原因。其弟子程颢程颐有道:“邵尧夫犹空中楼阁”,32此说甚是。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龚鹏程教授说:“苗元一先生对《推背图》之性质判定为历史宿命论,十分确当。”
美国纽约世界比较哲学研究所主任、哲学博士鄢华中说: “宿命论一直影响着中国历史,但近代以来,海内外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一直没有像苗先生这样对中国历史宿命论的范式作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因此,苗先生的研究填补了世界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个空白。”
深度破析《推背图》易学构成原理的第一人
苗元一认为:《推背图》是一部伟大的易学著作,是象数易学的经典。就易经的生成史看,象数是根,易理是本,根本径臾不可分离。“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以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正因为圣人观天地之象而制易,所以才能贯通天地之至理大道。以八卦符号取象取义,人类哲学史上没有笫二种如此简易、系统、完整、深刻、高度概括、变化无穷、生生不息的理论体系,这是人类智慧原创时期的最高文化成就。
象数易学始于《系辞》,盛于汉,衰于晋,绝于唐。两汉一大批易学家皆有以象数探索国家命运的学术取向,但他们在推天道明人事论时政方面最终并没有形成具有超时代意义的理论体系,并没有完成历史宿命论的范式构建。这一使命历史地落在了数百年以后的李淳风身上。唐李淳风袁天罡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两汉象数易学成就,创造性地完成了《推背图》这一空前绝后的易学巨著。
在象数易学史上,首推《说卦》,之后是焦延寿的《易林》、李淳风袁天罡的《推背图》、邵雍的《皇极经世》。而《推背图》将象数易学运用到其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建上,而且象象应验不爽,这在易学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苗元一认为:《推背图》是图书易学的里程碑。图书易学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以图谱的形式独辟蹊径,探赜索隐,试图求索和表达易学之精义奥蕴。《推背图》不仅是两汉象数易学的终极,也是两宋图书易学的开端。《推背图》其图象皆源于易,图图精妙,象象绝伦。它上承河洛,下启两宋图书易学。
周敦颐(北宋理学派开山鼻祖)太极图的本体论模型与《推背图》历史宿命论图书体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1.周氏太极图“合老庄于儒”;《推背图》亦援老子之学于其历史宿命论体系之中。
2.周氏太极图讲阴阳静动互相转化,“原始终返”;《推背图》讲阴阳天地日月循环,“周而复始”。
3.周氏太极图讲阴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生,四时行焉”;《推背图》讲五德终始,唐(土)→宋(木)→元(金)→明(火→)清(水),后朝对前朝相克相胜,革故而鼎新。
著名学者余秋雨评价说:“《推背图》在中国文化史上,很少有人不知,很少有人深知……。苗元一先生潜心闹市十九年,系统研究了《推背图》的构成原理,并以易学证得它既是两汉象数易学的总结,也是两宋图书易学的起点。在我看来,这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项扎实成果。举世熙熙,未见其踪;学术深处,寂然无风。”
经过十九年的研究,苗元一先生发现推背图中每一字,每一句,每一图皆出于易经,并且逐字逐句逐图诠释出了其卦象来源,苗元一对《推背图》的剖析无疑是振聋发聩的惊世大发现!易坛泰斗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教授高度评价苗元一先生所开创的推背学时指出:推背学是为往圣继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