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统计局发布消息称,2005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到3069.1亿元,比2004年增长11.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11068元。 市统计局有关人士说,去年,我市经济并未出现大起大落,仍然表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产业支柱单一等。 三大产业快速增长 去年,我市经济在2004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三大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统计数据显示,我市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63.42亿元,比2004年增长4.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258.32亿元,比2004年增长12.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47.36亿元,比2004年增长12.3%。 “去年虽然受支柱产业汽车生产下滑的不利影响,但规模以上工业仍然保持了两位数以上增长速度。其中股份制企业是维持工业平稳增长的主要力量。”市统计局有关人士分析说。数据显示,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16.36亿元,比2004年增长17.1%,其中股份制工业完成495.1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9.1%,增长20.3%。 固定资产投资逾2000亿元 去年,受宏观调控的滞后影响,下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逐步回升。截至年末,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6.32亿元,比2004年增长23.7%。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与改造投资成为主力,去年共完成1488.59亿元,占总投资的74.2%,比2004年增长22.3%。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 去年,全市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达到394.96亿元,比2004年增长30.6%。 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财政支出也保持了同步增长。全年我市地方预算内支出625.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去年,我市财政支出逐渐向公共服务倾斜。”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教育事业、社会保障、城市维护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2.2%、32%和38.3%。 (记者 杨永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