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区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第四大版块,在经济总量上看,与其他已崛起的三大经济区差距明显。根据今年上半年官方公布的GDP总量比较,成渝经济区仅长三角的1/4多点。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公布了上半年我国三大都市圈经济运行情况,三大都市圈上半年共实现GDP3.09万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37%。其中,长三角实现GDP1.61万亿元,珠三角7312亿元,京津冀7559亿元。 重庆与四川公布的上半年GDP总量为4550亿,其中成渝经济区2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经济总量,占川渝两地的91%,约为4141亿元。这仅为长三角的1/4多点,也只有京津冀、珠三角经济总量的一半多点。 长三角面积9.9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而川渝经济区占地20万平方公里,人口9960万,涉及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17个中等城市和16个小城市,辖142个县级行政单位。 10:1成渝经济区课题中标 2003年12月10日,对时任重庆市社科院副院长的廖元和,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重庆社科院与四川社科院及重庆工商大学联合申报的《成渝经济区思路研究》,中标国家“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 据称,国家发改委公开向全国招标“十一五”研究课题,全国申报的研究课题多达500多个,但最终国家发改委只采用了56个课题。“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唯一入围“十一五”规划的项目,这意味这从2003年年底起,该课题正式进入研究阶段。 课题浓缩版将出版 日前,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公开披露:成渝经济区将进入“十一五”规划,成渝经济区终于修成正果。但让四川省社科院顾问林凌教授更兴奋的是,国家发改委称,川渝两地专家的课题研究浓缩版,将由国家公开出版。 据悉,《成渝经济区思路研究》总共300多页,约30万字,共分11个子课题,包括国家重点布局项目能源、重装备、国防科技、IT产业及特色农副产品五大基地。 记者 周尚斗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