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两全齐美

[社会•争鸣] 大家来讨论(留守儿童与老人)各种问题及建议!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0-4 20:35 |
她下地做活,就把娃儿揹上

河溪村民 (2).JPG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0-4 20:40 |
在石岭村拍到一个这样摘菜的老人

石岭拍的.JPG
发表于 2011-10-4 20:45 |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年轻人外出打工压力开支也大,在老家又挣不到钱。老人家在家有孙子孙女陪伴过得还快乐些。不过小孩子最好还是要在父母身边成长。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0-4 20:46 |
他守着这土房子

河溪村民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22:29 |
回复 老不中用 的帖子

再次谢谢老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06:21 |
默默无闻盐亭人 发表于 2011-10-4 20: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年轻人外出打工压力开支也大,在老家又挣不到钱。老人家在家有孙子孙女陪伴过得还快乐些 ...

这是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差别大而遗留下问题!需要全社会来解决!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06:57 |

标题

默默无闻盐亭人 发表于 2011-10-4 20: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年轻人外出打工压力开支也大,在老家又挣不到钱。老人家在家有孙子孙女陪伴过得还快乐些 ...

这是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差别大而遗留下问题!需要全社会来解决!

发表于 2011-10-5 08:48 |
    在家留守娃娃: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祖国的花朵饱含着生机,期待着怒放的那一天。
  留守子女,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09:20 |
叫不平 发表于 2011-10-5 08: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家留守娃娃: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

朋友:您说得太正确了!希望大家多关注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19:37 |
小糊涂虫=老酒鬼 发表于 2011-10-5 08: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留守儿童是父母的痛!留守父母是儿子们牵挂!社会发展太快,物价过高,我看有人发的言、也许你处在棺府里或 ...

朋友:人的社会地位不同看待事情不同,关注的也不同

发表于 2011-10-6 10:49 |
偶留守老人之一顶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2:01 |
唉,社会问题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4:49 |

标题

睁开你的眼 发表于 2011-10-6 10: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偶留守老人之一顶楼主

祝您老幸福、安康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4:56 |
erfds1978 发表于 2011-10-6 12: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唉,社会问题了

对头,这需要社会来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5:00 |
有大家关注,我来顶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5:05 |
再顶

发表于 2011-10-6 16:21 |
两全齐美 发表于 2011-10-4 08: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县政府、朋友们、父母们:希望大家共同关注这些!希望政府在工作中,兼顾这问题!我曾经也是把儿子扔在老家, ...

留守儿童是国家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情况下的产物,要想改变,难。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9:25 |
雨后斜阳 发表于 2011-10-6 16: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留守儿童是国家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情况下的产物,要想改变,难。

朋友:您说的有道理
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希望各方力量来关注一下!
ytr

发表于 2011-10-6 21:14 |
这确实是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虚情假意的关心关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个人觉得需要制度上的相关设计,比如: 给每个公民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国民待遇,取消现行的地域户籍制,创建有利于打工者的老人或子儿跟随共同生活的条件;建立完善的针对老人和儿童的托老托幼公共服务机构.......等等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