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年多漂泊,今天,我们终于安家了。”10月17日早上9时,400多名北川干部朝气蓬勃地聚在北川县委大楼前,身着正装和传统羌族服装,举行搬入新县城后的首次升国旗仪式。至此,北川县所有党政机关全部搬入了新县城。 升旗仪式结束后,北川县委副书记刘少敏对在场的干部说,安家后,北川干部一定要戒骄戒躁、实干兴县,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建设美好新家园当中去。
“北川所有党政机关搬入新县城,标志着本县三年重建目标顺利完成,北川从此迈入了发展振兴的新征程。今后五年,北川将坚持‘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力争用5年时间,建成全国文明县城,实现财政收入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翻两番,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刘少敏介绍。
截至目前,北川已重建住房52000多户,加固18000多户房屋,新建了33所学校、22所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升,至少向前跨越了30年。
北川新县城已进行了5次安置房摇号分配,安置工作已基本结束。一个月前,北川县党政机关开始陆续搬入新县城办公。
新闻回顾
◎2008年5月12日17时30分,时任北川县委书记宋明,在任家坪北川中学乒乓球桌前,成立了县委抗震救灾指挥部。之后,指挥部临时迁往擂鼓镇。
◎2008年5月22日,在距离北川老县城20多公里的安昌镇天龙宾馆大门前,挂起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县政府临时办事处”的牌子。同时,近30个部门的标牌一起摆在了该宾馆一楼会议室里,北川县政府开始逐渐恢复其行政职能。
◎2008年6月13日,中共绵阳市委决定成立北川重建党工委。党工委办公地址为原安县职中和党校,北川党委、政府在此合署办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