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我们帖子冷清嘎黑大段时间!呢哈又热闹了!弄起我也想说两句:
首先:新闻网给我们的关注,广安区政府给我们的回复,我们都看到了,谢谢!!
其次:这么多同仁还在黑起答力呼吁,真的感动!我眼水都包不到。。。
最后:有几句话要说:
1:我们这样拼尽全力呼吁得到的就是一纸空文???
2: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眼睛都望绿了,希望有人来调查,有哪个来过??如若没有来,你们说的情况是不是属实,又从何得知!、
3:“恭喜待遇严重下降”我看了半天没有看明白!是说我们现在待遇高了,下降得好?!最后才估计是笔误!!这样明显的错误会出现在广安市广安区政府给四川新闻网媒体的回函当中,而新闻网也不给修改(我们原文中有写到过)这又说明什么?是不是说明大家都在敷衍塞责,都在应付了事,或者说严重点:在走形式!!
综上:我想说的是:我们该遭孽?!!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广安区政府的答复中只提到工资待遇保证三年,三年过后怎么办?生源增加只是表面现象,增加了一个教学班,人数只增加了20来人,而且生源质量严重下滑.90%的职工夫妻分居两地,有家不能回,自己的子女无法教育,自己的父母无法孝敬,这叫什么事?温总理的讲话精神好像并不是表达的这个含义!我们只是想解决我们的温饱问题和能回家的问题,这过分吗?我们希望政府应该深入到教师当中,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不要坐在办公室纸上谈兵,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难题,才会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温暖!才能体现"三个代表"的精神!
作为一名广铁校教师,我不想说其他,只想给大家算一笔帐:我工作十年,挂靠地方工资我一个月有700元左右吧,为了一周回家看一眼自己的孩子和爱人,将花费200元交通费,一个月的水电气开支和电话费100元,生活费200元左右(周末两天回家吃不记入内),还剩200元左右吧,回家时能给孩子买块蛋糕来弥补我对他的亏欠吗?在为社会做贡献的时候,我将拿什么给我的家庭呢?就拿每个月我省下的100多块钱吗?那又拿什么孝敬生我养我的父母呢?万一社会需要我们捐资助学,植树造林呢?我们再教育的学费又将从哪里来呢?
当地教师也拿同样的工资,我佩服他们的奉献精神,不知他们对自己的待遇是否满足,他们是否也希望涨工资。
同时,我很羡慕他们,下了班能回到家人的身边,他们的心是温暖的,而我们下了班,只能回到冷冷清清的屋子里品尝寂寞和孤独......节假日,他们在商量怎样过节,我们想的是怎样才能挤得上回家的列车......我们背井离乡,又夫妻分居,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教书育人,兢兢业业。就该得到这样的待遇吗?
关于四川新闻网调查函的有关问题的答复
四川新闻网群众呼声栏目:
我府于2006年3月1日收到《四川新闻网调查函》(四川新闻网调字[2006]027号)后,现将有关“教职工强烈要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况反映”答复如下:
广安铁路希望小学移交地方是根据国家经贸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国经贸企业改[2002]267号)、铁道部《关于推进铁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做好再就业工作得指导意见》(铁办【2003】117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铁路局社会职能移交地方政府办公室《关于将广安铁路小学校移交广安区人民政府管理的通知》(广安府办函【2004】18号)等文件移交的,移交后的广安铁路希望小学是 属我府管理的学校 。故对于调查函中所列的 “一、对移交合法性的质疑。二、对移交方式速度处理方法的质疑。三、对移交工作的公证性、原则性的质疑。”我府无法答复。对于调查函中所列的“四、当前面临的问题”答复如下:
一、“恭喜待遇严重下降”与实际情况不符。经查:铁路希望小学2004念 7越移交地方后,其工资待遇三念内不变,其经费是由成都铁路局直接划拔给区财政局,区财政局按时划拔给学校。2007年7月后将与地方教职工一样,享受地方工资标准以及福利待遇。
二、经查,广安铁路希望小学2004年7月移交地方时学生数为350人,2005年9月学生数为370人,2006年3月学生数为379人。 广安市广安区人民政府 2006年3月2日
严重支持!
有话说话,无话顶贴哟
总理的话大家也是听见的,不可能当耳边风撒
[原创]小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