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大话四川论坛
›
乐山论坛
›
存档 1
›
她是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701
|
评论:
0
[生活资讯]
她是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
她是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
[复制链接]
院长
院长
当前离线
积分
40704
发表于 2011-10-24 15:19
|
|
阅读模式
见到张均美之前,记者已经知道她是一位社区医生。见到她之后,我们才逐渐了解到,她这位社区医生可不简单。在病人和家属眼中,她是一位可亲而值得信任的医生;在市民眼中,她是“感动五通桥人和事十大人物”之一。或许,就因为她把社区居民当成了自家人,所以在很多病人和家属眼里,张均美就是自己的婆婆、阿姨、大姐。他们也许未必清楚张均美还是四川省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四川省基层卫生拔尖人才和四川省首届全科医学专委会委员,但大家对她的医术和医德却总是竖起大拇指。
来到乐山市五通桥区采访,我们无意中听到不同的人说起该区竹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张均美,说她不仅医术好,医德也很好,找她看病的人每天排长队,场面“吓人”。这是真的吗?会不会有点夸张呢?近日,记者来到五通桥区竹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准备亲眼见证一番。
见证一:她把病人当成自家人
11日下午,记者来到五通桥区竹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尽管下午上班时间还未到,张均美的门诊室外就已经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等在了门外。“你咋那么早就来了?去,带娃儿耍一会儿,5点钟再过来打针,两针间隔恁个短要不得。”忽然,走廊里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好像是长辈对病人在叮嘱。“好嘛,你晓得我这个人急性子的嘛,呵呵。”一个男声回答道。
随着声音快步走过来的是一位清秀的中年女子,等候在门诊室外的家长们立即围上前去,“张医生,你看我女儿最近老是咳嗽,你要给她好生整一下哦。”“张医生,你上午人太多了,我看你也搞不赢,专门下午来,你咋这会才来哦。”原来她就是张均美,摸了摸这个孩子的头,又笑着回答那个病人家长:“哎呀,我上午看了80多个(病人),你还是允许我中午睡一下嘛,不然下午咋有精神看呢?”家长们听了这话,哄堂大笑,看来他们之间习惯了,没有生硬的客套,却像是朋友和家人之间一样不存芥蒂。
找了一个看病的间隙,我们向张均美说明了来意,并询问起她在走廊上跟人说的打针的事。张均美说,之前那个孩子上午9点过刚打了针,要下午5点过才能再打针,家长心急,2点钟就带孩子来了,如果马上打针对孩子不好。所闻,所见,我们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医生没得一点架子,和病人之间很亲近,很有人情味。
见证二:她给小娃娃看病有“绝招”
在许多小朋友眼中,去医院看病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因此,在许多医院的儿科门诊外,总是能听见小孩子的哭声。很受小朋友喜欢的张均美又会怎样给娃娃看病呢?由于怕打扰张均美诊病,我们没有待在门诊室内。突然,门诊室的门打开了,一名家长抱着孩子走了出来,来到走廊边一幅海报旁。张均美一路跟在身后,将听筒小心地放在孩子的背心处仔细地进行着听诊。
看病怎么看到外面来了,这还真是奇怪。在张均美看病的过程中,她并不是像一般医生一样一直坐在门诊室内看病,而是时不时地领着孩子出来走动走动。等到将这一批患儿看完,我们终于等到空走进门诊室内一探究竟。
面对我们的疑惑,张均美笑了笑说:“这可以算是我给娃娃看病这些年积累出来的一点小经验吧。”张均美说,小娃娃一般害怕听诊,害怕打针,甚至一进医院看到白大褂就有一种不适应的恐惧感,所以最好是摸清楚患儿的心理,和他们“做朋友”,让他们“不怕我”。所以,她特意买了一些小玩具和牛奶放在门诊室的抽屉里,利用这些东西抚慰娃娃紧张的心情,效果很好。而且,有些小朋友在门诊室里怎么也安静不下来,她就索性带着家长和孩子走出来在外面看。有一次一个娃娃走进医院就哭,一出去上车就好,她就和家长一起上了车子,在驾驶室里给孩子看了病。
张均美不但门诊室里有小玩具,她带着医生护士去住院部巡诊的时候,也拿着玩具,病床上的小娃娃见到她,马上就接过玩具去耍,而她趁着娃娃耍玩具的时候轻轻松松就完成了听诊之类的工作。一位患儿的父亲赵先生说:“硬是怪,娃儿一听进医院就哭得凶,偏偏见了张医生又不哭了。”
见证三:被居民当成“自己人”是最大的满足
跟着张均美“走来走去”,我们感觉到她和病人之间,不像一般的医患关系,更像是家人。张均美说,这很正常,因为在社区医院工作嘛,和病人都在一个社区里面,经常都会见面,“小娃儿见了我就张婆婆张婆婆地喊,大一点的喊阿姨,家长一般就喊我大姐,哈哈……”
不过,2005年张均美刚到五通桥竹根镇卫生院时,却连一个人都不认识,医院的条件也完全不能和现在相比。虽然处在城区,但面对的是周边数十家县级医院、个体诊所、药房药店的激烈竞争,完全处在中心城区所有医院的夹缝中度日。经济条件不好,如何能留住人才?增添新的医疗设备?2006年开始,张均美在分析了现状之后,决定走专科兴院的道路,着力打造儿科特色。
在五通桥区政府部门和社区的支持帮助下,张均美带领医护人员凭借贴心的服务和良好的技术,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卫生服务中心发展迅速,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如今设备设施已经比较先进,医护人员也配置较好。张均美自己也成为了五通桥区家喻户晓的儿科医生。
如今,来她这里看病的患儿遍及五通桥区各个乡镇,还有部分犍为、井研、沙湾等区县的病人专程找她看病,甚至有些成都、自贡等地的患儿也到五通桥找到张均美就医的。“我住的地方离医院不远,都是步行上班,有时晚上散步也到医院看一下,一路上不停有人给我打招呼,社区的小朋友差不多都认得到我,看到就喊张婆婆,一摆龙门阵就是半天,10分钟的路半个小时也走不完。被社区的居民当成自己人,当成‘家庭医生’,我觉得这就是我的成功,我就感到很满足了。”张均美说。
本报记者 于铁成 杨翼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返回列表
浏览过的版块
走遍四川
文学沙龙
麻辣美食
群众呼声
盐亭论坛
内江论坛
长宁论坛
都江堰论坛
麻辣楼市
营山论坛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