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发改委在凤凰山下论坛发出公告,称近期我市将召开“达州市城区公交车票价调整听证会”,对达州市城区公交车票价调整方案进行公开听证。并面向全市范围内征集正式听证代表以及旁听人员。
此条公告一经发出,千层浪起,引来了不少网民的围观。许多网民言辞愤慨,直言是涨价的前奏,而对达城的公交票价的“即将上涨”表示强烈的反对与厌恶。同时也有少部分人对此次听证会比较期待,并称欢迎涨价。由此,双方已在论坛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骂战”,骂得不可开交。
为何一个小小的公交车票价的听证会,会引来如此多的争议与关注呢?
http://www.dz169.net/uploads/allimg/111026/9_111026171352_1.jpg
记者首先想到的是2009年12月18日,济南市物价局就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污水处理费)调整,主持召开的听证会。因为在听证会上,一位自称能够代表“公务员水平”的消费者,竟然睡着了。在别人发言时,闭目“听”证;轮到他自己发言时,才睁开惺忪睡眼,拿过话筒,念起了事先准备好的稿子,旗帜鲜明地“支持涨价”。
为何听证会逢听必涨?听证会变成涨价会?像这样闭上双眼来“听”的听证会真的能代表真正的社情民意,能够反映出真实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吗?况且这是一位能够代表“公务员水平”的消费者,在中国,或者说在达州的普通人中能够占多少比例?或许这位代表的确能够代表这样一小部分的消费者,但是除去这一部分人,剩下的真正广大市民又被谁给代表了呢?
只有先把这些问题都一一解答,也就能解释听证会为什么让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透明度的初衷渐行渐远了。
其次,回到此次将要听证的达州市公交车票价。远的北京、上海咱不去作过多比较,就拿四川的省会城市成都的公交票价来说。空调车2元,普通车1元,如果是刷卡能享受半价的优惠,并且在两个小时内换乘不再另收费。这样说来,在成都只要不是特备偏门的地方,两小时内1元钱就足够到达目的地。而看咱们达城,虽是空调车,但一年四季能开空调的日子屈指可数。而从火车站到汽车北站是达城相对较长的一条公交线,如果不算赖在站台不发车的情况,全程也就40分钟左右。况且大部分市民是不需要坐完全程的。
此次网民之所以会对公交票价的听证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是因为公交车的运行不仅是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整体交通运行状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关系到普通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合理地对公交资源进行科学调度,加大对公共交通扶持是缓解城市道路拥堵稳定民心的一剂良方。
假设,公交车票价由现有的1元涨至2元,那么普通市民出行的成本也就上涨了1倍。按一人一天乘坐4次公交,一个月乘坐20天为例,每一天的支出由4元变成了8元;一个月下,由80元变成160元,大大加重了日常出行的支出,加重了市民日常的经济负担。当然这仅仅只是简单的机械算法,并不能代表实际出行开支。但是,票价上涨所带来的经济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再次,那便是达城公交车与市民之间“积怨”已久,互相需要一个发泄的方式。相信在达城多乘坐几次公交车都会发现一些问题。如公交车赖站不走,一旦运行到人流量较多的站台总是会停止不前,少则几分钟,多则十余分钟。乘车太难,带有大量行李、货物很容易被拒之门外,要求乘坐下一辆。以及大夏天非要在一片骂声中才肯开空调等等。
这些都是目前达城公交车运行中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而且相关部门也是多次出面处理协调,但是问题一直存在。而市民最担心的是莫过于万一价格真的涨上去了,享受到的却是相同的服务,那么这个价涨得就不值。
经过记者的走访,绝大部分市民(网民)都认为公交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应该以“公”字当头,而绝非部分个人用来牟利的手段。“如果真的像那些车老板说的年年在亏损的话,为啥子他们不退出,还要继续跑。这里面的问题不言而喻。”一位市民说。“人家其他地方都是大力扶持公交事业,鼓励市民乘坐公交车。我觉得它现在涨价的话,和这种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我觉得就不应该让那些私人自己来跑公交车,不然达城的公交车形象也不会搞成今天这个样子。可以有民间资本进入这个行业,但是一定要由政府统一管理、运行、调度才行,毕竟这是个公共事业,这才是治本的方法。”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种说法。
既然公交车作为社会公共事业就应该满足更多市民的日常出行需要,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中,就更加应该鼓励市民出行多选择乘坐公交车。这一切是需要给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廉价以及方便快捷的公交体系为前提的。
原址:http://news.dz169.net/sp/2011/1026/45560.html
推荐阅读:http://bbs.dz169.net/thread-315259-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