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472|评论: 5

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 20:47 | |阅读模式
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 本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二O一一年十一月
  项目名称: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单位: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证书号:国环评证甲字第3205号

  本次公示主要就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环境保护问题,征求所在地或者与本规划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或者对本规划环境保护感兴趣的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的意见或建议。
  公众可用信件、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网上留言回复等反映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供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听取参考。
  若公众对本规划的实施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联系以下单位:
  委托单位:西昌市规划和建设局
  通讯地址:西昌市胜利路126号
  邮    编:615000
  联系方式:(0834)3222636.
  评价单位: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8号
  邮    编:610041
  联系方式:028-85554742
  Email:
hp2s4742@126.com
  一、规划背景
  西昌市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西昌市距成都574km,位于安宁河谷中段,在东经101°46‘~102°25‘、北纬27°32‘~28°10‘之间。南北长约70km,东西宽约63km,东临昭觉、普格、喜德县,南接德昌县,西靠盐源县,北连冕宁县,幅员面积2655km2。
  新中国成立后,西昌市共编制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在历版总规的指导下,西昌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西昌市城市发展进程已超过预期,现行的01版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另外,安宁河谷平原发展纳入全省发展战略谋划之中、国家十大产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物流业的振兴规划、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国内外旅游大环境发展等为西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对西昌市城市布局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定位、发展方向、发展规模、空间布局等方面均需要进行新的调整。受西昌市规划和建设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并于2011年中完成了《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同时,为进一步完善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正确把握西昌市的城市定位、发展方向及规模、城市空间布局等,西昌市规划和建设局于2010年6月委托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对《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进行规划环评。
  二、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概述
  规划期限:近期: 2010年—2030年
  规划范围:规划分为市域(2655km2)、中心城区(400.72km2)两个层次。
  总体发展目标:将西昌市建设成城乡统筹示范城市、旅游名城、山水宜居城市、川滇枢纽。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至2030年,西昌全市总人口为103万人,市域城镇总人口为77.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5%。全市GDP总量为790亿元左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人均GDP达到7.67万元左右。
  产业发展目标:重点打造休闲旅游、商贸物流、先进制造、现代特色农业四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钒钛钢产业集群、有色冶金产业集群、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等六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产业布局:1)形成“三区”特色农牧业:在安宁河谷形成平坝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区、中部山区形成生态林业、烤烟及桑蚕特色农业产业区、在西部山区形成生态林业及畜牧业产业区;2)形成“三园”工业园区格局:完善以经久工业园区、太和工业园区(近、中期)、北工业园区为主的“三园”工业园区格局;3)第三产业构建“两心两园两区”:中心城区大力发展以商业、商务、文化娱乐、金融服务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在安宁片区北部和经久片区北部建设2处现代物流园区;以邛海泸山风景区为核心,结合邛海盆地东部区域,建设国家级的风景旅游和休闲渡假核心区;以南部螺髻山西昌境内区域为主体建设生态旅游核心区。
  中心城区:规划至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7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63.5万人,农业人口为3万人,暂住人口为3.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68.92平方公里。
  三、规划实施的必要性
  (1)安宁河谷平原战略地位凸显
  安宁河谷平原是仅次于成都平原的第二大平原,不仅对凉山州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全省发展格局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四川省提出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战略举措,西昌市作为攀西城镇群重要中心城市的发展格局逐步清晰,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与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区域。
  (2)区域交通条件改善带来的发展机遇
  到2008年,随着成昆高速的分段陆续开通,西昌逐步加强了与周边经济区的联系。规划中的成昆(成都—昆明)高速铁路,西昌—宜宾、西昌—昭通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将加强西昌同广大中、东部地区的经济联系。西昌机场目前是国内支线机场中跑道最长、通航条件最好的机场,随着航站区的扩建改造,将大大加强西昌市同国内重要城市的快速联系。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增强城市的辐射力,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区域服务功能,为西昌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西昌市属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区,是国家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兰州—成都—昆明主要城镇联系通道”上重要的节点,在全国发展中的定位进一步凸现,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力度逐步加强。面对区域发展格局与形势的变化,西昌需要重新进行城市定位。
  (3)资源性产业带动城市建设对城市建设用地提出新要求
  “十五”期间是西昌市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58.3亿元,人均GDP超过3500美元。近几年来,以都市型工业为主的北工业园区、以钒钛钢生产为主的经久园区和太和循环工业片区,产业发展迅猛。2008年底西昌中心城区人口达到3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达到34平方公里。上版规划确定的用地范围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建设空间拓展压力巨大。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积极有效的控制引导城市健康快速发展,亟需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4)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风景旅游资源的要求
  西昌拥有非常丰富多样的自然、历史及人文旅游资源,尤其是邛海泸山风景区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旅游价值,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加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西昌市独具特色的风景旅游资源。
  四、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分析
  在处理好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不会造成区域大气、地表水及声环境质量超标,不会改变区域地表水、大气、声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功能区划;对于中心城区而言,通过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及产业布局、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监控及风景区环境质量监控、加快城区绿化建设、合理规划道路交通、改善能源结构等,更有利于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及生态环境质量。
  五、规划实施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大气环境:①加强对工业燃煤锅炉、炉窑等的监测监管工作,确保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没有设施或治理不达标以及超标排污的单位必须限期治理。②大力推广清洁能源,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在全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控制第三产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餐饮娱乐服务业全部使用清洁能源,餐饮、宾馆废水得到全面有效治理。③合理安排工业布局,逐步搬迁、关闭老城区、小庙片区工业企业。进行工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保留和新建的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开展清洁生产。④加强风景区及中心城区的环境质量监控,关注因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变化,并采取有效预防、缓解、治理措施。⑤加大力度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改善城市道路质量、加强道路冲刷及清扫、减少道路遗撤,控制交通和建筑施工扬尘污染。
  水环境:①划定并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防止上游排污对下游取水造成的影响。现状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或搬迁,规划新建取水口应按规定划定水源保护区,并严格执行水源保护要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应达到100%。②新建污水处理厂,截流和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做到达标排放。③深化工业污染防治,继续推行污染的全面达标和达标排放,提高企业污染防治能力和环境管理水平,各排污单位生产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才准排放。对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水污染治理项目,加强已达标污染源的监控和管理。④重视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对废水中涉及重金属排放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控。
  声环境:①交通声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全市道路交通网络化建设和市内道路的“软化”,以降低交通噪声。在主要道路两侧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降低交通噪声的污染。②加强工业噪声管理管理与防治。工业生产使用固定设备造成噪声污染的单位,必须实行排污申报登记,采取防治措施,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固体废弃物:①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②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密封式运输,采用综合处理方法进行处理。2020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应达100%。③建设医疗废物焚烧系统及配套设施,集中处理处置全市的医疗废弃物。2030年医疗废物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达到100%。④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实现循环经济。⑤加大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置力度,逐步实现减量化与循环利用。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等由产生企业综合利用处理,其它工业固体废弃物送垃圾处理厂处置,2030年工业固废综合处理利用率达到95%。
  生态环境:①保护水土流失敏感区,控制水土流失程度,对水土流失采取治理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自然恢复、生物工程、拦泥沙积蓄水源等工程措施,改善植物立地条件,同时选择耐旱、耐瘠的植物种植。②突出城市绿心和绿地保护建设,扩大绿化用地,发展城市绿化、立体绿化。③重视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泸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④保护本土物种资源,防止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生态破坏。⑤防止农药污染,保障食品安全。⑥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生物产品供给,防止突发事件引起的重大生态安全问题。
  6、规划环评总体结论
  《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在发展目标、产业发展重点、规划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均符合国家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相关规划,以及西昌市水利、生态建设、旅游、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均是协调、一致的。规划的实施利于推进城市乡统筹进程,促进西昌市发挥其区位优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评价认为,认真落实规划环评提出的调整建议和减缓措施,可有效减缓因城市规划实施造成区域环境不良影响,规划城市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空间结构布局总体合理,区域资源及环境条件总体可支撑规划的实施。
  综上,在按照要求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的前提下,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从环保角度总体可行。

  网上公示要求:将如下内容在西昌市公众信息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11-2 09:55 |
建议:
1,对市区内的大气污染要加强管理,特别是街边的烧烤摊,越来越多对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到处一遍乌烟瘴气,不能不管,希望能限制烧烤摊,城区只能在指定的空旷地集中卖烧烤,一律不允许在街边卖烧烤。
2,加强对市区的绿化,美化,保护行道树,对破坏行道树者,严厉惩处,因建设需要砍伐树木要经严格的审批手续,能移栽尽量移栽不要砍伐。

发表于 2011-11-2 10:52 |
这个东西不好评论  这些可是砖家做的  ;P

发表于 2011-11-5 21:17 |
西昌的水、电、路能支撑70万城市人口吗?

发表于 2011-12-14 22:45 |
近期,观鸟岛湿地公园每天晚上靠观海路烤渔坊一带都有焚烧出现,空气污染严重

发表于 2011-12-14 22:58 |
一定要体现科学\均衡\超前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