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离开香港了,天朗气清,万里晴空。吃过早餐后,告别亲戚,感谢他们这几天的接待。在我骑车去地铁口时,见到这间学校外墙挂着一大十字架,香港的宗教很自由,大部分学校都以为宗教为前命名,比如:佛教爱莎小学,比如,天主教圣心小学等等……
我站在车流如梭的车道旁等待人行绿灯的跳跃,看着身旁焦急等待的人群,脸色焦虑恨不得一个横冲到对面赶去上班。其实,香港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快得你无法适应。当我看到某地产中介店铺贴出来的二手楼价格,我一阵傻眼,平均都是40-50平方米,价格在700-1200万港币之间,我亲戚告诉我,这样的价格属于在偏远一点,如果你想买市中心区域价格可会高很多很多很多……
恍如间,我觉得这种生活太折磨人了,半辈子的房奴,甚至一辈子的房奴,用半生的时间换取一间50平方米的房子,值得吗?
我的书上有着这么一段内容: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找寻新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
—— 马塞尔.普鲁斯特。
我脑海中闪过安妮宝贝笔下内河与善生的一段对话。
善生对在墨脱教书的内河说:“你在西藏太危险。你的生活不可能一直这样一站一站地往下走。”
内河:“那该如何呢?在城市里获取一席之位营营役役终老吗?和人群一起住在城市里虚妄地生活着,朝生暮死,不知所终……像一块没有任何知觉的肉。肉身的轮回沉沦是没有止境的。善生,貌似坚定的表象之下,只是幻觉。每个人都在自己制造的意愿进入的幻觉中生活。而能够真正指导和支撑我们生活的意志到底是什么?
在旅途中,廉价旅馆的一张床位的价钱不到十块钱。一双价值二千块的意大利鞋子,可以交换旅馆四五个月的房租。而后者不过是为了让你穿上几小时,吸引视线以满足虚荣。某一天,你发现一双五块钱的麻编的人字拖鞋就可以打发整个夏天。我有一年多没有任何化妆品,不购置昂贵衣服。城市的消费怪圈和物质信念失去作用。所谓的奢侈品、高级品牌、时尚……它们能使人们信奉形式和虚荣,充满进入上流社会的臆想,安享太平盛世。追求一只名牌包、一辆名车使你疲于奔命。离开城市之后,你会发现它的畸形和假象,对人的智力是一种侮辱。”
肉身的轮回沉沦是没有止境的。真正引导和支撑我们生活的意志到底是什么?
—— 香港半平方米的钱,足够环游这个世界,当你环游回来或许眼界不一样了,心态价值观也不同了,到时楼房对你而言,或许只是一片有瓦遮头的居所罢了。
人生悠悠数十载,何必与自己作对呢,太苛求自己,太过于追求物质上,只会让人迷失自己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