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为了加工零件,彭聪自备车床、钻床等设备。工作室里最先进的工具仅是一台价值三千元人民币的二手钻铣床。 “十几年来光是买材料就已花费八万余元人民币,都是我多年的积蓄。”彭聪说,自己从不向家人伸手要钱,对他而言,家人在精神上的支持就已足够。 小小一陋室,因承载着彭聪飞翔的梦想而成为了众人眼中的“梦工厂”。 朋友是追梦的助力 自造飞机的过程中彭聪认识了不少“机迷”朋友。在他心里,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成了他追梦过程中最重要的助力。 “我特别感谢那群‘机迷’朋友们。他们不仅在技术上给我帮助,还为我在全国各地搜罗制造飞机的材料和航空设备:成都、无锡、北京、哈尔滨、兰州、新疆……如果没有这些朋友,也许我现在还抱着一堆图纸在空想。”提起这些为自己奔忙的朋友,彭聪有着说不尽的感激。 彭聪表示,和他一样对航空有极大爱好并自己动手做飞机的,目前在中国仅十余人。这个圈子里的人每隔几个月就聚会一次,互相交流造机的经验技术。 “在美国,这种聚会是以万人为单位计算的。中国的航空民间爱好者才刚刚起步,社会应该多给予支持。”不局限于自己的飞翔之梦,这个率直的小伙子想得更深、更远。 如今,彭聪设计的“超轻型单座水上飞机”浮筒框架部分已完成。考虑到“山城”重庆没有很好的升降场地,他选择让飞机在水上试飞。 说起预计四个月后的试飞,彭聪说,他将亲自驾驶这架自造飞机携着他的飞翔之梦乘空而起,翱翔于天地间。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