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着力培育廉洁价值理念,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这为新时期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廉政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引领和影响着我国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进程。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政,以廉政的尺度来评判社会,是廉政文化最为根本的特征。廉政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一个社会的廉洁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指标;缺乏廉洁理念的文化是难以长久支撑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国传统文化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就是让我们洁身自好,服务国家。这些至理名言虽经历史变迁,但至今仍对我们有借鉴意义,这也是廉政文化经久不衰,传承至今的生命力所在。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廉洁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不断的完善。廉政廉洁文化是培育和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肥沃土壤,具有优越的条件。“廉政廉洁”,不仅要求权力与经济关系上的干净清白与透明化,也要求政治权力在社会政治领域要遵循民主公正公平的原则,反对个人主义和官僚主义。
廉洁廉政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当今法治社会的有效建设。法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而法治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建设和完善目标。但法治离不开廉政廉洁文化的支撑。法治社会必然是廉政廉洁的社会。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更加离不开廉政廉洁的文化的支撑;消除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做到司法为民,没有廉政廉洁文化的支撑是不可想像的。
总之,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以文育德,以文遏欲、以文止贪,以文反腐、以文倡廉,将“廉荣贪耻”的价值理念转化为每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使其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升华,并由己及人,用自己的言行培养健康健全的社会人格,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从思想和文化层面上预防腐败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