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46|评论: 22

成都望丛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7 09:11 | |阅读模式
未命名.jpg
望丛祠位于成都市西北郫县县城西南部,距成都市区23公里

      没时间自驾远足,习惯附近周游的你,可知道成都望丛祠?
        .
      望丛祠是纪念古蜀国两位著名君主望帝和丛帝合葬的墓地和祠宇,近年重修。殿宇陵墓之间,水池环绕,碧波荡漾。临水就势建有“稻荪楼”,“听鹃楼”等楼台亭阁。墓地及周围二百多株古柏,郁郁苍苍。每年农历端午节,附近民众都要聚集在这里举行“赛歌会”。赛歌会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参赛者都是普通平民,带着浓烈的乡土气息,场面热烈。望丛祠附近还有子云亭、杨雄墓和杜鹃城遗迹等游览点。

人文历史

  郫县古为蜀都,相传望帝杜宇教民务农,丛帝开明为民治水。二帝遗爱于民,后人尊祀。原两帝分祠,北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邑令赵可度将望帝与丛帝合祀,建望丛祠。此后各代均有修葺。1985年扩建后,望丛祠占地面积为5.5万平方米,望帝陵高15米,丛帝陵高12米。祠内楼亭池榭错落起伏,遍种翠柏,枝繁叶茂。每年清明前后举行赛歌会,起源于“杜鹃啼血”的故事。祠前门屏墙上镶嵌有刻石《望丛祠》三个大字,为辛亥革命志士但懋辛手书。


  望丛祠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蕴。据远古的传说,在古蜀郫县,望帝教民务农,丛帝凿山治水,为成都平原的早期开发作出了突出贡献。二帝遗爱于民,后人尊祀。原来二帝分祠,北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邑令赵可度将望帝与丛帝合祀,建望丛祠。

  建国后,望丛祠已于1985年扩建,占地面积达到了5.5万平方米,望帝陵高15米,丛帝陵高12米。祠内楼亭池榭错落起伏,遍种翠柏,枝繁叶茂。近年来新建的“西游记艺术宫”、“激光枪战场”、“水泊梁山”等旅游项目。祠前门屏墙上镶嵌的《望丛祠》三字,乃辛亥革命志士但懋辛手书。

  望丛祠是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凭吊蜀人先贤的祀饲,它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帝王陵冢。

景点介绍


  望丛祠是纪念古蜀国两位著名蜀王望帝和丛帝合葬的墓地和祠宇,殿宇陵墓之间,水池环绕,碧波荡漾。临水就势建有“稻荪楼”,“听鹃楼”等楼台亭阁。墓地及周围二百多株古柏,郁郁苍苍。看点:建筑风格 望丛祠建筑风格不同于一般祠庙。原祠是按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禹陵规划而建,祠门不是单开单向,没有大门,而是对称地开为东西二门,两门之间,直接照壁,照壁正北三个石刻涂金大字:“望丛祠”。现在新修的大门,一进门即见这三个大字。祠内园林,完全按望帝教民务农、丛帝率民治水之意,精心安排楼台亭阁、池榭拱桥,布局小巧别致。特别是池中的水是岷江活水,更为增色。帝陵祠内有望帝陵和丛帝陵对峙,可说是四川最古老的帝陵。祠的大殿,原有望帝、丛帝像,现已不存。据说这只是后人为怀念他们所建的祭祀殿,并非原有陵墓。二陵墓高10米、陵围长205米。古柏陵上古柏森森,共有清代所植柏树207株。现有的祠是清道光年间重修的,占地21亩。现已扩大为80多亩。


民俗文化


  望丛祠还富含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每年清明前后这里都要举行赛歌会。赛歌会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并且都是普通平民。而且这种传统是起源于古代中国“杜鹃啼血”的故事。   赛歌会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参赛者都是普通平民,带着浓烈的乡土气息,场面热烈。 赛歌会上人们专往姑娘媳妇身上丢李子,据说谁挨得多谁就生得多。有的婆婆这一天就拉了媳妇到望丛祠拣李子。


望丛祠的由来


  二千七百年前的西周末年,望帝杜宇在郫县建立了蜀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首都杜鹃城。现在还有泥土结构的城垣遗址。相传望帝杜宇教民农耕,又教巴族人务农,因此古时候四川人把杜宇视为农神,春耕要先祭杜宇。 杜宇晚年,成都平原洪水为患。 杜宇丞相鳖灵“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玉垒山即现在都江堰宝瓶口那座山)。杜宇把帝位禅让给鳖灵,退隐西山,时在春天,蜀人思念他,便把子规鸟叫做杜鹃鸟,把山上春天开的第一种红花称为杜鹃花,说那是杜宇在催促人们春耕了。 望帝祠原在都江堰的二王庙,南北朝才在郫县建望丛祠,北宋赵匡胤封李冰为王,在望帝祠遗址建崇德祠祭祀李冰。到元朝对李冰父子都加封时,这二王庙才开始沿袭下去。望丛二帝 扬雄《蜀帝本纪》载:杜于“代鱼凫为王,徒都于郫,即杜鹃城也。”约公元前 6世纪,杜宇作蜀王,称望帝。当时岷江洪水大发,淹没川西平原,望帝命丞相鳖灵治水,鳖灵劈开玉垒山,凿出宝瓶口,疏通岷江之水,变水患为水利,化西海为田畴,使川西平原从鱼凫时代直入到农桑时代,并且奠定了都江堰工程的基础。后望帝退隐西山,禅让帝位于鳖灵,称丛帝,丛帝死后葬于今郫县城南,后又建丛帝祠,南朝齐明帝时又把望帝陵从灌县迁至郫县丛帝祠,二陵一处,合称望丛祠。清初,望丛祠在战乱中焚毁,道光年间又在旧址重建望丛祠,民国八年,四川总督熊克武也曾拨款修建望丛祠。


望帝和丛帝


  望帝,名杜宇,相传于春秋时期,带领蜀族的祖先由山林迁移到平原,建都郫县,教民务农,首创按农事季节耕种的制度,使古蜀民完成了从游牧生活向农业生产的过渡。   丛帝,名鳖灵,相传原为望帝之相,善于治水,据说早在李冰之前就已经开始建设都江堰水利工程了。望帝因其治水有功,效法尧舜,禅位于他。鳖灵继位后国号开明,但他像也禹一样,没有禅让,而是传位于子孙,传到第九世时,他的后继者将古蜀国都城从郫迁到了现在的成都。


杜鹃啼血


  很早很早以前,位于四川的蜀国有个国王,名叫望帝。望帝是个人人爱戴的好皇帝。他爱百姓也爱生产,经常带领四川人开垦荒地,种植五谷。辛苦了许多年,把蜀国建成为丰衣足食、锦绣一般的天府之国。


  有一年,在湖北的荆州地方,有一个井里的大鳖成了精灵,幻成了人形。可是,他刚从井里来到人间便不知何故死了。奇怪的是,那死尸在哪里,哪里的河水就会向西流。于是,鳖精的尸体就随着西流水,从荆水沿着长江直往上浮,浮过了三峡,浮过了巴泸,最后到了岷江。当鳖精浮到岷山山下的时候,他突然活了过来,他便跑去朝拜望帝,自称叫做“鳖灵”。说来也巧,鳖灵正碰见望帝愁眉不展,嗟呼长叹,便忙问为什么如此惆怅。望帝见到鳖灵,非常喜欢他的聪明和诚恳,便告诉了他缘故。

  原来,有一大群被蜀人烧山开荒赶走的龙蛇鬼怪,不愿离开天府之国的宝地,更不情愿看到蜀人把自己的家园建成乐园,他们便使了妖术,把现在川西原来一带的大石,都运到夔峡、巫峡一带的山谷里,堆成崇山峻岭,砌成龙穴鬼窝,天天在那里兴风作浪,将万流归海的大水挡住了。结果,水流越来越大,水位越来越高,将老百姓的房屋、作物甚至生命,埋葬在无情的洪水里面。大片大片的梯田和平地,人们生活的地方,变成了又黑暗又污秽的海底。这种百姓遭殃受罪的情景已经很长时间了,可是谁也没有办法,望帝因而茶不思、饭不香,心中难受。

  鳖灵听后,便对望帝说:“我有治水的本领,我也不怕什么龙蛇鬼怪,凭着我们的才智一定能战胜邪恶。”望帝大喜过望,便拜他做了丞相,令他去巫山除鬼怪,开河放水救民。

  鳖灵领了圣旨,带了许多有本领的兵马和工匠,顺流来到巫山所在,和龙蛇斗了六天六夜,才把那些凶恶顽劣的龙蛇捉住,关在了滟滪堆下的上牢关里。接着,他又带领人们和鬼怪拼斗了九天九夜,才把那些邪恶狡猾的鬼怪捉住,关在了巫山峡的鬼门关里。然后,鳖灵着手把巫山一带的乱石高山,凿成了夔峡、巫峡、西陵陕等弯曲峡谷,终于将汇积在蜀国的滔天洪水,顺着七百里长的河道,引向东海去了。蜀国又成了人民康乐、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国。

  望帝是个爱才的国王,他见鳖灵为人民立了如此大的功劳,才能又高于自己,便选了一个好日子,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将王位让给了鳖灵,他自己隐居到西山去了。

  鳖灵做了国王,便是“从帝”。他领导蜀人兴修水利,开垦田地,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百姓过着快乐的生活,望帝也在西山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

  可是,后来情况慢慢起了变化。丛帝有点居功自傲,变得独断专行,不大倾听臣民的意见,不大体恤老百姓的生活了。人们为此愁起来啦。

  消息传到西山,望帝老王非常着急,常常食不好寝不安,半夜三更还在房里踱来踱去,想着劝导丛帝的办法。最后,他还是决定亲自走一趟,进宫去劝导丛帝。于是,第二天早晨,他便从西山动身进城去访丛帝。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老百姓知道了,大家都诚心诚意地期望丛帝能悔过反省,便一大群一大群地跟在望帝老王的后面,进宫请愿,结果,便连成了很长很长的一支队伍。

  这一来,反而把事情弄僵了。丛帝远远地看见这种气势,心里起了疑惑,认为是老王要向他收回王位,带着老百姓来推翻他的。丛帝心中慌了,便急忙下令紧闭城门,不得让老王和那些老百姓进城。   望帝老王无法进城,他靠着城门痛哭了一阵,也只好无奈地回西山了。可是,望帝老王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丛帝清醒过来,治理好天下,他一定要想办法进城去。他又想呀想呀,终于想到只有变成一只会飞的鸟儿,才能飞进城门,飞进宫中,飞到高树枝头,把爱民安天下的道理亲自告诉丛帝。于是,他便化为一只会飞会叫的杜鹃鸟了。

  那杜鹃扑打着双翅飞呀飞,从西山飞进了城里,又飞进了高高宫墙的里面,飞到了皇帝御花园的楠木树上,高声叫着:“民贵呀!民贵呀!”

  那丛帝原来也是个清明的皇帝,也是个受到四川百姓当成神仙祭祀的国王。他听了杜鹃的劝告,明白了老王的善意,知道多疑了,心中很是愧疚,以后,便更加体恤民情,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皇帝。

  可是,望帝已经变成了杜鹃鸟,他无法再变回原形了,而且,他也下定决心要劝诫以后的君王要爱民。于是,他化为的杜鹃鸟总是昼夜不停地对千百年来的帝王叫道:“民贵呀!民贵呀!”但是,以后的帝王没有几个听他的话,所以,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把嘴巴染红了,还是不甘心,仍然在苦口婆心地叫着“民贵”!

  不如归去  

  后代的人都为杜鹃的这种努力不息的精神所感动,所以,世世代代的四川人,都很郑重地传下了“不打杜鹃”的规矩,以示敬意。

  相传古蜀帝杜宇,号望帝,在亡国后死去。 其魂化为「子规」,即杜鹃鸟   他死后化鸟仍对故国念念不忘, 每每深夜时在山中哀啼, 其声悲切, 乃至於泪尽而啼血...... 而啼出的血, 便化成了杜鹃花。

  后以【杜鹃啼血】比喻哀伤至极。又因杜鹃鸟的啼声似【不如归去】, 后多用【不如归去】 为思归或催人返乡之词。

      以上绿色字体文字出自百度百科。

      昨日,野道一行郫县小聚,临时落脚望丛祠,进去小小巡视了小半圈,只恨时间不够!有图为证,请看下面跟帖:handshake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09:20 |
nEO_IMG_照片1126 006.jpg

nEO_IMG_照片1126 0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09:22 |

nEO_IMG_照片1126 004.jpg

nEO_IMG_照片1126 01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09:25 |
nEO_IMG_照片1126 018.jpg

nEO_IMG_照片1126 02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09:25 |
nEO_IMG_照片1126 031.jpg

nEO_IMG_照片1126 01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09:26 |
nEO_IMG_照片1126 041.jpg
懒洋洋的深秋阳光透过翠竹叶,竟然是那么美!

nEO_IMG_照片1126 029.jpg
原来残荷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09:26 |
残荷欣赏:

nEO_IMG_照片1126 012.jpg

nEO_IMG_照片1126 02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09:26 |
残荷欣赏:

nEO_IMG_照片1126 036.jpg

nEO_IMG_照片1126 052.jpg

     来不及慢慢品味这些美景,时间到了,带着太多的眷恋,野道依依不舍的暂别了望丛祠......

2014年度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1-11-27 09:32 |
等到看美图!:victory:

发表于 2011-11-27 09:49 |
等待

发表于 2011-11-27 10:03 |
    期待美图!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0:29 |
回复 石田 的帖子

终于发出图片了:handshake

2014年优秀摄影师 2015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1-11-27 11:44 |
道兄辛苦了,拍美女前还先到二帝坟前练内功,文图好介绍!;P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1:50 |
回复 xiess 的帖子

就是想到组织活动拍美女,才匆匆结束的望丛祠览胜。

没想到美女现场会和您不期而遇哈;P:handshake

发表于 2011-11-27 13:07 |
7楼2P84。你们两个真是资格的色郎哦,这样都可以“偶遇”:lol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1-11-27 18:53 |
回复 野道士 的帖子

拍的漂亮,玩的开心,图文并茂,欣赏学习。为拍美女而匆匆值得:P,:victory:致意:handshake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9:44 |
骑兵 发表于 2011-11-27 18:53
回复 野道士 的帖子

拍的漂亮,玩的开心,图文并茂,欣赏学习。为拍美女而匆匆值得,致意:hand ...

哈哈哈,野道真是好色之徒了;P:handshake
发表于 2011-11-27 21:47 |
鼓掌!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1-27 22:54 |
野道士 发表于 2011-11-27 19:44
哈哈哈,野道真是好色之徒了

图文并茂,好,问好兄台

发表于 2011-11-28 22:43 |
道兄好拍,尤喜8楼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