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的“低调”首先体现的是“老好人”思想。这些总爱“低调”的官员,深知人情事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喜欢“和稀泥”,当“好好先生”。他们这种不讲真话、不讲原则的“低调”,是另类的消极腐败,不但会腐蚀干部作风,最终更会导致党的威信的流失。组工干部的“低调”也是心里发虚的体现。这类官员一则是能力不足,又不注重学习创新,把工作当作是“撞钟”,不求上进又怕丢“饭碗”,于是低调就成了明哲保身的“法宝”;另一类则是自身不紧,作风不正,害怕太过高调,一不小心就暴露了自己的“秘密”,只好把自己的行为和言论隐藏起来,底气不足,不得不“低调”。组工干部爱“低调”是一种慢性病,不能得过且过,在这换届的重要时期,更要想出办法对这种现象“治标又治本”。首先要继续加大对腐败问题的打击力度,让官员时刻处于一种曝光状态中,让他们不敢做“低调”的事,身正心正,也就不怕“高调”了。其次是要从选拔机制上入手,对那些随大流,慵懒散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坚决予以清理,让这些不“念经”的“和尚”连钟也撞不了;对有能有德的官员要加大激励机制,培养他们的敢劲和闯劲,树立起敢于说真话的氛围,如些才能使“秀林之木”在现行机制中“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