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26|评论: 1

破译“盗窃符号”密码这样防盗靠不靠谱(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3 11:29 | |阅读模式
http://bbs.ifeng.com/attachment.php?aid=1979597&noupdate=yes【核心提示】近日,成都警方公布了17种小偷的“踩点符号”。×代表“计划行动”,◇代表“无人居住”,波浪线代表“小心恶狗”,长方形加斜杠线代表“已经偷过了”。警方提醒市民留意盗窃暗语,发现符号立即报警并尽快清除。(12月10日《北京晨报》)

  

     每年的岁末年根,“小偷”也要趁机“捞一票”回家过年,于是各地的偷窃案件也就多发。为了防偷防盗,各地警方和居民可谓是挖空心思想破了头。诚然,民间智慧在反扒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很多的时候,小偷仍是防不胜防,偷盗行为在很多地方依然很猖獗。真可谓:“道”(防)高一尺,刺激了“魔”(偷)高一丈。这不,近日,成都警方公布了17种小偷的“踩点符号”(见上图),也就是说,警方破译了“盗窃符号”的密码。


     大家都知道,一个地方的治安好与不好,偷盗案发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当地的一张治安状况的“晴雨表”。不可否认,成都警方此次公布的小偷“踩点符号”,足以证明“警知贼性”这句话的道理,也就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也可以说,成都警方在工作的认真和细致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最起码,让我们又知道了一种小偷盗窃的手段和公民防盗的办法。我想,警方的目的在于自己管辖地段的平安,也可以说是为了大家过一个平安年。但笔者看过这些图标后,总感到这样做未必hold住盗贼!


     警方对“盗窃符号”的破译与提醒,应该旨在强化民间的防盗意识,但肯定不是打击盗窃行为的“致命一击”。你想想!!!小偷傻啊,他不会前脚破译,后脚立马“更新”。因此,笔者认为,对小偷“破译式”的防范显然是不够的,警方更应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多下点工夫,从制度上、保障上,即:“人防”、“物防”、“技防”等多防齐上,防“贼”于未然。做到标本兼治,打防结合,才能令怀有偷窃之心者有所畏惧、有所收敛。只有这样群防群治、警民联合,才能有效确保一方的平安!


     当然,针对盗窃,警方的打击是——必需的,防范的措施是——必要的。但笔者还认为,社会治安问题光凭打击也是难以杜绝的,政府应该从健全社会分配机制入手,减小社会贫富差距,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入手让贫困者衣食无忧,这样才能更有效预防违法犯罪式的“劫富”发生,才是根本。你想想,都是人生父母养的!人家有饭吃,有衣穿,有该有的一切,谁还愿意做这“劫富讨苦吃”的“苦差”?即便不被警察抓住关进监狱,万一被人逮住“抽一顿”或扒光衣服“游街”,值吗?笔者倒是希望看到,在不久的将来,大家把防盗网和防盗窗拆除了,这“踩点符号”也就自然消失了!


     行文至此,我突然对“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有了新的感悟,好猎手之所以能让狡猾的狐狸落败,凭借的并不一定是拥有一般人不具备的类似“乾坤大挪移”的功夫,而是那一种对本职工作每一个环节的一丝不苟,对既定程序的严格遵循,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因此,笔者认为,当下的防贼防盗,从技术手段到职责分工,已回归到警方。居民在做好平时的“物防”(加固、关好门窗)的基础上,更需要的还是“人防”(警方与社会),也就是说,警方自己与小偷斗智斗勇,而不是告诉百姓方法后,就可以坐在警室里等报警的电话。否则,警方即使是破译了“密码”也hold不住盗贼!弄不好,还会让盗贼更猖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12-13 18:14 |
警察不与他们一伙就烧高香了。。。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