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皇茶园七株仙茶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42年)就开始入贡,一直持续到清末,绵延了1169的漫长历史,做为贡品,无茶出于其右。 当时园内贡茶分为正贡,副贡和陪贡。所为正贡就是指皇茶园内的七株仙茶,所谓副贡指皇茶园以外五峰以内的茶,所谓陪贡就是指五峰以外的茶。当时正贡茶的采摘非常严格,是由县令亲自主持,选全县72坐庙宇12名僧人(象征一年的12个月)沐浴朝服,焚香唱诵进入皇茶园,每人跪采鲜叶30片,12名僧人共采360片(象征一年的360天),和副贡茶一起送到今天蒙顶半山腰的智矩寺做成成品,正贡茶装入两个银瓶,一个代表太阳,一个代表月亮,社稷江山于日月同辉的意思。副贡茶则装入18只锡瓶。同时装入木箱,盖上官印,裹上黄绫,日夜快马加鞭送入京城,中途是换马不换人。 在清明节的时候皇宫里面张灯节彩,皇帝就用正贡茶祭祀祖先和太庙,副贡就用来自己享用,而陪贡茶就按职位高低,功劳大小分给钦差大臣所喝,当时老百姓是根本无缘享用蒙顶仙茶的。 今天在蒙顶每年的清明时期,就会进行皇茶采摘仪式,然后送到陕西皇陵祭祀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轩辕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