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岳县委书记许志勋(左)与四川在线内江频道记者(右)亲切握手 近日,渝西川东八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会第四次会议在内江市东兴区召开,中共安岳县委书记许志勋代表160万安岳人民,发表了《携手共建、合作共赢》的精彩演讲,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该县有何成功地做法,为何会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记者在会议现场采访了许志勋书记,许书记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渝西川东山水相连、文化相近、唇齿相依,彼此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合作基础。2007年,荣昌县成功举办渝西川东八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协作首次会议,八区县协作工作开始启动。五年来,我们坚持“开放、交流、合作、共赢”的宗旨,围绕构建平等互惠、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新秩序,大力推动规划共商、产业共兴、基础共建、环境共保、市场共生、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向紧密型、务实型发展。 中共安岳县委书记许志勋(左)接受四川在线内江频道记者(右)采访 许书记指出,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实施,尤其是交通建设的加速启动,给渝西川东八区县合作既带来现实的机遇,更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建设成渝经济区是中央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决策部署。其次,随着成安渝、内资遂等多条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内资潼广等新通道启动规划,渝西川东区域格局大变化、大调整,产业经济大交汇、大融合,要素资源大流动、大共享,这一切必将带来各区县的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 许书记认为,安岳作为成渝城市群的几何中心、四川省第一人口大县,正在思考如何抢抓住历史性机遇,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再出发。为此,我们确定了“充分开放、融入成渝;投资引领、基础先行;统筹城乡、三化联动;以人为本、发展惠民”等发展路径,将依托区域性次级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成渝中部特色产业优势发展区,创响中国柠檬之都、中国佛雕之都品牌,建设国际石刻文化旅游中心、中国柠檬产研销中心、川渝特色工业集聚中心、川渝绿色农产品配送中心、成渝中部重要物资集散地和物流中心,夯实“一区两都五中心”支撑载体,建设经济实力强、城乡环境美、生活质量优的幸福安岳。 当谈到如何推动成渝经济区“中部崛起”的话题时,许书记充满信心地说,我们要彼此加强协作,资源共享,突出特色,形成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互惠的共同利益体,达到合作共进、错位发展目的。 许书记强调指出,加强渝西川东八区县的协作,更重要的是实现跨省市行政区划的区域合作发展,突破行政区划壁垒,解决好渝西川东八区县几处设施承载能力低、产业空心化等问题,真正实现成渝经济区“中部崛起”。因此,我们建议渝西川东八区县共建“川渝合作示范区”,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完善川渝毗邻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构建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通过加快优化布局建设区域共建共享路网,形成县县是枢纽、条条路快捷的路网格局,解决八区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强和路网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为区域协调、均衡、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突出优势产业之间的互补,共同打造区域产业集群。八区县应进一步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共同进行区域内的产业布局与发展规划,共同争取国家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共建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一是错位发展工业。建议依托各区县的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重点推进区域内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兽药饲料、能源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链接和错位布局,增强产业合作配套的能力,形成上、中、下游产品配套的产业集群。二是积聚发展农业。建议依托各区县优势产业,实现农产品集聚销售和加工业集中发展,重点实现区域内企业收购农产品同价、同待遇,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对接机制,推动区域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合作。三是共育知名品牌。目前,八区县都已培育出一批被市场广泛认同的知名品牌,具备了产业发展优势。建议八区县在区域内形成合力,共用和共育优势品牌。 三是突破地域分割限制,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市场合作体系。我们建议,八区县深入落实“1+10”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共享发展政策,共同培育和建设统一、开放、有序的区域市场。在招商引资上,建议搭建渝西川东经济区招商投资平台,实现八区县门户网站互联,共同协商组织对外招商活动,实行招商信息资源共享,将不适合在本区县落户的企业推介到其他适合的兄弟区县,让更多的资金和企业留在本区域。 许书记最后说,借川渝深度合作的历史契机,在四川省、重庆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我们八区县精诚协作、共同努力下,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协作再上新台阶,努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协作格局,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共同创造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