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79|评论: 6

凤凰网:俄共很难在俄罗斯现行体制下复兴

[复制链接]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1-12-22 15:58 | |阅读模式
俄共很难在俄罗斯现行体制下复兴
2011年12月20日 15:32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杨超


   香港《凤凰网》是众所周知的新中国大陆的一个红色网站,也有人说它是受大陆共产党控制的一个网站,最近该网站就苏联解体20周年发表了一系列专家访谈文章,对苏联历史有兴趣的网友有时间可以分享一下相关文章。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jieshi/special/dailongbin/detail_2011_12/20/11450024_0.shtml


    核心提示:我对俄共始终不看好,俄共的纲领章程及对苏联历史的评价与俄罗斯社会格格不入,大大脱离俄罗斯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现状,也脱离世界发展现状,他们的基本观念还停留在苏联时期,没有创新也没有改变。虽然它很想复兴,但在目前俄罗斯已经稳定的宪政体制下,想复兴掌权,我认为基本没有可能性。
    嘉宾简介:戴隆斌 男,1962年10月生,湖南省新化县人。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副主编,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所综合处处长,中共中央编译局博士后导师。

    俄罗斯联邦历史上没有单独的共产党
    凤凰网历史:俄罗斯共产党的成立是因为对戈尔巴乔夫不满,这种不满主要呈现在哪些方面?俄罗斯共产党的成立与当时的独立思潮有无关系?叶利钦制定的《主权宣言》对俄罗斯共产党的成立有无影响?
    戴隆斌:俄罗斯共产党成立时确实有一部分共产党员对戈尔巴乔夫不满,俄罗斯共产党有一帮比较保守的势力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满,他们拉了一帮队伍,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苏联有15个加盟共产党,每一个加盟共和国都有共产党,唯独俄罗斯联邦没有共产党,它认为它是老大,苏联共产党就代表俄罗斯共产党,所以它没有必要再单独成立一个共产党。其他的比如说有乌克兰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各个加盟共产党都有,整个的一套系统都有。
    苏联的特权阶层自己搞垮了自己
    凤凰网历史:1991年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建议苏共自行解散,到现在已经20余年,今天回头看苏共的历史,导致苏共覆亡的根源在哪里?
    戴隆斌: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到现在都二十年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一看苏联解体的根源到底在什么地方,现在学术界有很多说法,有内因、有外因,有主观原因、有客观原因,国内外研究也有很多。
    一种比较左的观点认为苏共的覆亡就是戈尔巴乔夫的背叛,他自己背叛了共产党。实际上这个说法无论从哪个角度谈都是说不过去的,因为不能自己是党的总书记来反自己,那是不可能,从逻辑上也讲不过去。所以真正作为一个学者来研究苏联解体、苏共覆亡应该从更深的原因来寻找。我们都是学历史唯物主义,内因是主因,外因是辅因,内因决定了外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本身政策是一个方面,不能完全否定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甚至错误的地方,但是它不是主因,主因还在共产党内。
    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原因很多,根本的原因我觉得有几条,一是我最近写文章里头提到的特权阶层,说白一点就是特权阶层自己搞垮了自己,瓦解了党的执政根基。这种特权阶层我在文章里头写过几种,苏联从20年代开始就有一种职务名册的制度,俄语用“Номенклатура”表示,叫做“罗名制”。依据它的音和意思翻译成“罗名制”,后来我们的专家说这样译也可以,但根据俄语意思来讲不太准确,所以后来就改为“在册权贵”。
    “在册权贵”从斯大林时期开始形成,随着斯大林模式的巩固一步一步巩固,斯大林模式形成以后“在册权贵”阶层也就形成了。到勃列日涅夫时期这个权贵阶层就已经稳固了,这个阶层垄断了什么?垄断了国家的一切资源:执政资源、社会资源、政治资源,也垄断了经济资源,国有企业全部是他们的,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全部由他们充任,舆论宣传工具也都是由中央来任命的,或者是由相应的机构来任命的。比如州宣传部长由州委来任命,由相应的各个地方来任命的,还有垄断了党政军各个方面它一切资源。这帮人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腐败,为所欲为,民众对他们的怨言很多,对他们也毫不信任。用学术话语来讲就是从根本上瓦解了执政的后防线。
    而这帮人到了戈尔巴乔夫的时趁着改革,因为掌握了各种资源,把好多国有资产化公为私,变成自己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以后也得合法化,为什么?他觉得弄了很多钱,怎么才能把钱洗白,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帮人巴不得苏联解体,巴不得苏共灭了,然后换一个制度,那么这些钱就变成自己的了。实际上这批人在苏联解体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苏联垮了他们很高兴,他们正好是掌权的,所以他们瓦解了他们的执政基础,这是一个原因。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16:01 |
    苏共党内缺乏监督机制 权力无法约束
    第二,苏共党内没有监督制约机制,权力谁也约束不了,苏联几十年以来都是一党专政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以后政治、经济高度集权,领导人权力没人监管。权力在没有监管下绝对正确的运行做不到,列宁时期他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成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这和中央委员会是平行机构,列宁赋予它很多权力,但到了斯大林时他一步一步削弱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权力,使它变成了党中央的下属机构。
    中央监察委员会实际上是一党体制里列宁设计的唯一能起到监督作用的机构,到斯大林时期已经完全不起作用了,官员凭借权利就为所欲为。有一句名言叫“绝对的权利产生绝对的腐败”,这种腐败到勃列日涅夫时期已经非常严重了,由小案发展为大案,由个案发展为窝案,由这个职位较低的人犯罪发展到政治局委员,以及勃列日涅夫家族那些人犯罪,到了戈尔巴乔夫时候腐败非常严重,整个社会如果不行贿什么事也办不成,所以没有监督制约机制产生腐败。
    苏共不代表人民利益失去执政根基
    第三,“三个代表”思想其中一条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苏共已经不代表人民利益了,失去了根基。苏联共产党发展后期,党和群众的关系已经异化,干部和群众是两个运行轨迹,特殊阶层有特殊阶层的生活方式,享受着各种特权,买东西不用排队,有他的特供商店;群众生活是另外一个系统,所以民众认为共产党的官是代表你们自己的利益,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原来苏联共产党也讲社会平等、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实际群众根本不那么认为。有一组苏共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的调查数据,大概只有7%的人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认为代表工人利益的只有4%,代表苏共党员利益只有11%,而认为苏联共产党代表党政官僚和机关人员的是85%,实际上这很清楚,民众认为苏共帮领导人根本不代表我们的利益,只代表官僚阶层和机关人员的利益,所以与我们无关。
    苏共没有创新机制 死水一潭
    第四,没有创新机制,死水一潭。它表现在哪些地方呢?一是社会制度,自从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确立以后,苏联一直沿着斯大林模式不断地发展巩固、苏联的保守势力非常强大。有几次改革,比如说赫鲁晓夫改革、柯西金改革,都以失败告终,勃列日涅夫十几年很稳定,这说明他死水一潭,斯大林模式延续了几十年,社会制度不变。
    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绝对化,甚至打着列宁主义旗号,利用列宁主义理论来牟取个人利益。比如说20年代党内斗争都是以列宁主义的名义来打倒对手,打倒以后让大家不敢说话,不敢有不同意见,只要有不同意见,就说是反列宁主义,反列宁主义就是反党,不只从官位上给他弄下来,还要在身体上消灭他,30年代大清洗把老布尔什维克基本上搞光了。
    从20年代末开始,斯大林在文化体制、意识形态上搞了几次大清洗,30年代、40年代不断的在文化意识形态里进行清洗,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为一谈,只要有跟官方不同的声音,就把它作为政治问题。所以在文化意识形态里有一种守旧思维,使得大家都不敢说真话,只是吹捧领导人,对现实问题与黑暗面根本不敢去揭露。大家都不想创新,创新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理论上的注释性的东西,只能注释领导人的讲话,学习领导人的讲话,做学习性的东西,不让去创造,也不敢去创造,一旦创造,一旦有什么新的花样、新的想法、新的观点就会被作为另类打倒,所以在学术界和意识形态领域里只是千人一声,千人一面。
    还有在文化里一味夸大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拒绝外来文明,尤其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认为一切资本主义都是洪水猛兽,所以排斥资本主义文化,不接受新事物。实际上民众心里也有怨言,但有话不敢说、有怒不敢言。戈尔巴乔夫改革后提倡新思维,一下子把舆论都打开了,打开后各种声音都来了,结果局面又控制不好,没有控制住,所以又泛滥,苏共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这么一种体制。我觉得苏联解体的根源在从这四个方面,当然其他原因还是很多的。
    所以说苏共党员官僚在苏联解体和苏共覆亡中扮演了瓦解苏联群众根基的角色。
    那么还有什么不满呢?这个原因是什么,原因实际上是一样的,各种原因都很复杂,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是很好讲这个问题。有时候是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个人想得到什么待遇没有达到满足,没有满足他的职务升迁和物质待遇要求;有的是派系的斗争,这个很难讲,这个原因我就不讲了。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17:15 |
    俄共现在是老年党 是守旧保守的象征

    凤凰网历史:在今年俄罗斯共产党纪念十月革命的集会上老年人居多,这是否说明俄共在青年人中没有影响力?俄共是否会随着老党员的离去而消亡?

    戴隆斌:太老了,俄共党员都很老,十月革命纪念活动中为什么老人居多?俄共现在确实是一个老人党,影响力逐渐的下降。一是党员数量下降,刚开始时有50来万,2004年是25万党员,2005年18万8,2006年是18万4,其中60岁以上占了48%,2009年15万1,现在有所反弹,2010年12月份大概是15万4,多了几千人。2006年党员的平均年龄是58岁,2011年9月24号召开的十四大党员代表代表的平均年龄是54岁,2010年党员平均58岁,所以俄共名副其实是老年党,影响力是持续下降。

    有人按照俄共党员下降趋势算下去,认为用不了10年俄共自己就不存在了,因为年轻人加入得很少,再过10年68、70岁还有什么人呢,自然而然就不存在了。俄共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很低,大家对加入俄共不感兴趣。当然不光对加入俄共不感兴趣,现在俄罗斯年轻人对加入其他党派也不太感兴趣,有一组数据说俄罗斯大概三分之一的人想去做生意,做银行家,当经理,有10%的人想成为暴发户,只有很少的人想从政,所以这与俄罗斯整个社会也有关系。年轻人更不愿意加入俄共,因为俄共在俄罗斯是守旧、保守、回归以前的象征。老年人因为是苏联时期过来的,参加俄共是对以前社会主义的信仰很坚定,对以前的生活,尤其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稳定很怀念,那个时期尽管收入不很高,但非常安逸,各种福利待遇都有,民众实际上福利待遇也不错,有房子,只要有点身份、地位的人都有别墅,所以那帮老人怀念那个时候的生活。

    俄共很难在俄罗斯现行体制下复兴

    凤凰网历史:依靠合法斗争方式,俄罗斯共产党能否再次复兴壮大?

    戴隆斌:至于谈俄共的发展前景,我对俄共始终不看好,俄共的纲领章程及对苏联历史的评价与俄罗斯社会格格不入,大大脱离俄罗斯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现状,也脱离世界发展现状,他们的基本观念还停留在苏联时期,没有创新也没有改变。虽然它很想复兴,但在目前俄罗斯已经稳定的宪政体制下,想复兴掌权,我认为基本没有可能性。

    目前来讲在可预见的十年来内,他在民众中还会有一定影响力,它要是想起来,起码要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观念要转变,现在俄罗斯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政治不感兴趣,他就想如何发财,如何多赚点钱,自己发展更好一些,社会主义对他们来讲是遥远的东西,共产主义对他们来讲是虚无缥渺的东西,俄共一再讲他的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深信不疑,所以俄共对他们没有太多吸引力。

    第二,俄共必须对它的决策有准确的定位。定位在什么地方,是一味跟政府作对,还是想在这种比较稳定的宪政体制下赢得民众的支持与认同,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作为反对派肯定没有市场,而且想要发展的话,必须在现有的宪政体制下开展活动,如果不在这种体制下开展活动就是违法的,一旦违法就更发展不起来了。但俄共恰恰不是,它现在的定位是苏联社会主义的维护者和恢复者,要恢复苏联,恢复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举着斯大林的旗帜,肯定斯大林,这肯定是置于政府的对立面,这个决策定位就不对。

    第三,俄共没有钱,这帮人都很穷,财政是很大问题。虽然他们现在也有网络电视台,有线电视台,但他们没有钱,统一俄罗斯党为什么发展得快?因为他们手里掌握很多资源,俄罗斯现在还不是完善的政党体制。俄共没有钱所以搞不了媒体,竞选缺乏资金,它的影响力肯定很难增长。俄共想复兴,但是还没有想到路,很艰难。

    即使退一万步讲俄共上台,它也只能在这种多党制的体制下生存与发展,它也超不过这个东西,它上不来,上来就得改变以前的东西,这是很显然的。所以我认为俄共能维持一段时间,大概一段时候还会往下走,如果要发展取得民众支持,它的纲领和章程必须得便,这样才能与现实社会相衔接。

    俄共对斯大林模式的坚持不会改变

    凤凰网历史:他们的纲领章程领导人不换的原因是什么?除继承旧体制外,还有什么原因造成他们坚持这个纲领?

    戴隆斌:我刚才讲的这些领导人和俄共党员他们都是老人,这帮老人都是苏联时期的过来人,这帮人他还是坚持苏联模式,坚持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在斯大林时期建立、形成、发展巩固,一直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改的就是斯大林模式,中国改革改得是什么?实际上也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而俄共恰恰他坚持斯大林模式,这些人他肯定不愿意改变他以前的东西,他不会改变,还有比久加诺夫更左的人,认为计划经济全部要坚持,都不能变,现在变了都是背叛。俄共好在还不主张计划经济,认可市场经济。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17:22 |
    俄共现在是老年党 是守旧保守的象征

    凤凰网历史:在今年俄罗斯共产党纪念十月革命的集会上老年人居多,这是否说明俄共在青年人中没有影响力?俄共是否会随着老党员的离去而消亡?

    戴隆斌:太老了,俄共党员都很老,十月革命纪念活动中为什么老人居多?俄共现在确实是一个老人党,影响力逐渐的下降。一是党员数量下降,刚开始时有50来万,2004年是25万党员,2005年18万8,2006年是18万4,其中60岁以上占了48%,2009年15万1,现在有所反弹,2010年12月份大概是15万4,多了几千人。2006年党员的平均年龄是58岁,2011年9月24号召开的十四大党员代表代表的平均年龄是54岁,2010年党员平均58岁,所以俄共名副其实是老年党,影响力是持续下降。

    有人按照俄共党员下降趋势算下去,认为用不了10年俄共自己就不存在了,因为年轻人加入得很少,再过10年68、70岁还有什么人呢,自然而然就不存在了。俄共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很低,大家对加入俄共不感兴趣。当然不光对加入俄共不感兴趣,现在俄罗斯年轻人对加入其他党派也不太感兴趣,有一组数据说俄罗斯大概三分之一的人想去做生意,做银行家,当经理,有10%的人想成为暴发户,只有很少的人想从政,所以这与俄罗斯整个社会也有关系。年轻人更不愿意加入俄共,因为俄共在俄罗斯是守旧、保守、回归以前的象征。老年人因为是苏联时期过来的,参加俄共是对以前社会主义的信仰很坚定,对以前的生活,尤其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稳定很怀念,那个时期尽管收入不很高,但非常安逸,各种福利待遇都有,民众实际上福利待遇也不错,有房子,只要有点身份、地位的人都有别墅,所以那帮老人怀念那个时候的生活。

    俄共很难在俄罗斯现行体制下复兴

    凤凰网历史:依靠合法斗争方式,俄罗斯共产党能否再次复兴壮大?

    戴隆斌:至于谈俄共的发展前景,我对俄共始终不看好,俄共的纲领章程及对苏联历史的评价与俄罗斯社会格格不入,大大脱离俄罗斯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现状,也脱离世界发展现状,他们的基本观念还停留在苏联时期,没有创新也没有改变。虽然它很想复兴,但在目前俄罗斯已经稳定的宪政体制下,想复兴掌权,我认为基本没有可能性。

    目前来讲在可预见的十年来内,他在民众中还会有一定影响力,它要是想起来,起码要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观念要转变,现在俄罗斯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政治不感兴趣,他就想如何发财,如何多赚点钱,自己发展更好一些,社会主义对他们来讲是遥远的东西,共产主义对他们来讲是虚无缥渺的东西,俄共一再讲他的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深信不疑,所以俄共对他们没有太多吸引力。

    第二,俄共必须对它的决策有准确的定位。定位在什么地方,是一味跟政府作对,还是想在这种比较稳定的宪政体制下赢得民众的支持与认同,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作为反对派肯定没有市场,而且想要发展的话,必须在现有的宪政体制下开展活动,如果不在这种体制下开展活动就是违法的,一旦违法就更发展不起来了。但俄共恰恰不是,它现在的定位是苏联社会主义的维护者和恢复者,要恢复苏联,恢复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举着斯大林的旗帜,肯定斯大林,这肯定是置于政府的对立面,这个决策定位就不对。

    第三,俄共没有钱,这帮人都很穷,财政是很大问题。虽然他们现在也有网络电视台,有线电视台,但他们没有钱,统一俄罗斯党为什么发展得快?因为他们手里掌握很多资源,俄罗斯现在还不是完善的政党体制。俄共没有钱所以搞不了媒体,竞选缺乏资金,它的影响力肯定很难增长。俄共想复兴,但是还没有想到路,很艰难。

    即使退一万步讲俄共上台,它也只能在这种多党制的体制下生存与发展,它也超不过这个东西,它上不来,上来就得改变以前的东西,这是很显然的。所以我认为俄共能维持一段时间,大概一段时候还会往下走,如果要发展取得民众支持,它的纲领和章程必须得便,这样才能与现实社会相衔接。

    俄共对斯大林模式的坚持不会改变

    凤凰网历史:他们的纲领章程领导人不换的原因是什么?除继承旧体制外,还有什么原因造成他们坚持这个纲领?

    戴隆斌:我刚才讲的这些领导人和俄共党员他们都是老人,这帮老人都是苏联时期的过来人,这帮人他还是坚持苏联模式,坚持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在斯大林时期建立、形成、发展巩固,一直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改的就是斯大林模式,中国改革改得是什么?实际上也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而俄共恰恰他坚持斯大林模式,这些人他肯定不愿意改变他以前的东西,他不会改变,还有比久加诺夫更左的人,认为计划经济全部要坚持,都不能变,现在变了都是背叛。俄共好在还不主张计划经济,认可市场经济。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17:45 |
000

发表于 2011-12-23 10:06 |
看帖子的都发表一下看法!

发表于 2012-1-20 11:00 |
:L:L:L:L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