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遂愿 报答深恩 ——六十七岁的儿子给九十岁的父亲的信 父亲大人膝下: 春节拜年,见老人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为儿者心中甚喜。龙岁既至,关乎老人家,要事有三;件件落实,方遂夙愿。 儿知道,父亲经历坎坷,备受磨难。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让您“执”笔从戎。退伍后,您成为县百货公司创始人之一。只因为人正直,反右时,蒙冤受屈,一夜之间,由秘书股长变成了养猪人。后虽“摘帽”,可仍是社会之“另类”。三年困难时期,为贴补家用,您加班加点写石印。时值隆冬,儿从梦中醒来,但见一灯如豆,面黄肌瘦的您,一笔一划,一丝不苟。此情此景,纵有铁石心肠,也不能不热泪盈眶!可后来的“四清”运动,这竟成了“赚外快”“走资本主义道路”之罪状!文革中,您再度蒙冤。直到1979年,您才回归了政治生命的春天。您受命于五金公司的计财工作,勇于改革创新,公司的效益创了全县之最。您从事业的巅峰光荣退休,开始颐养天年,不知不觉,已是年届九秩。给您隆重祝寿,当为全家之第一要务。 儿知道,父亲酷爱艺术,幼时乃极有天赋,书法外,也工诗词、楹联。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年近花甲之时,为系统学习书法艺术,您毅然就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每逢成都面授课,您风雨无阻,准时参加学习。几年下来,终成正果。您的书法作品频频参展,并获得多项奖励;您携诗歌作品参加杜甫草堂人日赛诗会,荣幸获奖;您的对联作品参加全国大赛,主办方在人民大会堂给您颁奖。“乐将翰墨写晚晴”,您创作的诗词楹联作品也多达千余。为您编辑出版作品集,已是刻不容缓!作品集的出版,给您的九十大寿献上一份厚礼! 儿知道,父亲与母亲患难与共,感情甚笃。1995年母亲猝然辞世,给了您,给了我们这个大家庭太大的打击。不少好心人忙着为您续弦,而您在痛苦中选择了放弃。因为您割舍不了与母亲之间的那份深情,也不愿让我们这个大家庭“移情别爱”。父亲的选择,使您的后辈子孙感动得心灵震颤!父亲,您太大公无私了!您太伟大了!今年,母亲的坟墓所在地将被开发区占用,坟墓面临迁移。与母亲为邻的姨父姨母将迁至都江堰,外公和舅舅将迁至本县的某一公墓。遵您所嘱,母亲的坟墓将迁至竹望山,那里有祖父祖母,有您和母亲的亲家,皆是至亲,母亲不会觉得陌生。为儿者定会与弟妹们办妥此事,让母亲在异地继续安息,让您永远放心。 父亲,龙年三愿,言不尽意;不时叩拜,再颂深恩。 谨祝 金安! 儿敬禀 正月初八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