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48|评论: 10

我的老师(悲情年月)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12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老师(悲情年月)
谨以此文,献给即将在仪陇召开的麻辣社区2011年版主年会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霜雪把枯草都欺负得俯伏在地。
     母亲正要去菜园,在院坝边突然出现一位老人。佝偻着腰,仿佛才一米五左右,满脸皱纹,黄黄的,衣衫破旧不堪……背个小背篼,空的,拄根竹棍。他逢人便问我在不在家,可是他问的是我的乳名(我发蒙时就用了乳名),邻居都感到莫名其妙。碰巧问到我母亲那里,母亲才知道是找我。可我不在家,妻子接待了这个陌生的老头。他自称教过我,现在住在仪陇县瓦子场。无儿无女,又死了老婆,现在家里舀水不上锅了!妻子明白他的难处,就送了他一斤腊猪油和10斤粮票,外加10元钱。
     妻子告诉我这事,我却怎么也想不起他是谁。去问母亲,请他帮我回忆,她提示我:“他说,你弄坏过他的留声机……”我恍然大悟:他不就是我一年级的算术老师——朱老师吗?
     朱老师只教过我一个学年,后来不知为什么就调走了。他有个匣子(留声机),摇上发条,把个拐拐放在盘盘上,里边就有人唱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一次,我去交作业,站着不走,直盯着那匣子,心里痒痒的。他明白了我的心思,也不放下手中的笔,头也不回地说:“自己摇几下,听吧!”不知咋搞的,只“咔”的一声,它就罢工了。奇怪,他也没说赔的话。
     他人很和气,爱笑。当时有二十几岁,他总爱把学生叫去当面批改作业,错了就给你讲,讲了又让当面纠错。所以,他成天笔不离手,小小蜗居却弄得像闹市。
     他是体育健将,身高一米七几。每天下午的职工联谊赛,校队的中锋肯定是他。周围的观众,不时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终场后,无人不夸他的组织球打得好,甚至有人说:他要是进了县队,一定能在地区拿冠军。
     我盘算着,将来利用假期向他学几招。不料,这个愿望却落空,因为朱老师被调了。
     时隔二十几年,他居然记得我这学生,还特地来访 。此后,他也没来信。乡政府虽有一部办公电话,但又无从知道他号码。我总不明白,他本是一名公办教师,怎么沦落乞讨的地步?我总想解这个谜。可总是无暇去仪陇县瓦子场。
     七六年初夏,食盐奇缺。听说仪龙那边有盐,托熟人可以开后门买到。于是,我就专程过去。一则买盐,二则顺道在瓦子场见见朱老师。说来也巧,那天正逢瓦子场当集,半路上见到一个老头在山坡上掘茅草根。我向他打听朱老师,尽量把老师年轻时的相貌作描述,简介他的工作经历,还把同学们名字说了几个。不料,那老汉审视我半天,然后反问:“你是哪个?从哪儿来?你打听他干啥?”
     “我从平昌过来。我是他学生。”
     “啊!你与杨多发同学一个地方吧?”
     “是,是,是……老师!”我猜他就是了!赶紧报上儿时姓名。
     他噙着泪花,泣不成声:“这么多年了,还是学生记得我哟!还是学生记得我哟!上次给你们打了不少的麻烦,你们也一大家人吃饭啊……刚才你问我,我还以为你是人保组(革命委员会所辖专政机关)的呢……还是学生记得我哟!”
     看着眼前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当年他在球场上的矫健和潇洒已荡然无存……我真后悔,为啥不早点打听他!大串联时,我不是到这里来过吗?
     到了他家,只见两间烂瓦方,屋脊上瓦片早被风掀掉了不少,出檐的椽子早烂了,许多瓦片吊着,随时准备跳下来砸人。室内有一张木床,床边一老式木柜,我用脚轻轻一碰,立即有“空!空!空……”的响声。
     他在菜地里忙了一会儿,上灶做饭,我去陪他,拉起家常。锅里的牛皮菜稀饭咕咕地抱怨个不停。说实话,吃饭时老师不停地抱歉,说没什么好吃伙招待我。我连忙说:“喜欢,喜欢……在家也吃这饭。”其实,我最恨牛皮菜稀饭。
     饭后,两师徒坐在院坝边上的核桃树下,谈起了二十年的别后事。这时,他才告诉我真相。五七年在平昌县参加反右斗争他被定为“中右”(不是顶级右派,是预备右派。不公开管制,属暗管对象。)不知是谁把这个坏名声捅了出去,他不好找配偶了。父母急着要他续上香火,就在农村找了个姑娘。于是,他就调回老家去。那个“中右”的档案像幽灵一样也跟着他。由于是“暗管”,一般百姓也未必知道,又加之是初回乍到,很快被农村姑娘爱上了。不久,那姑娘也被安排到供销社作营业员。别人说他们是郎才女貌,父母也高兴,催他们快结婚。
     就在父母紧张地筹备婚礼时,却有了变故。一天晚学后,他率领校队与乡政府代表举行友谊赛。其球技超群,听说他上场,观众特多。他那未婚妻也来替他加油。半场过后,突然,裁判冲进场内,不停鸣笛,原来是乡长揪住他的背心不松,他使劲地推着乡长的手,口里叫道:“我盖你的帽,技术不犯规!”
     “盖你个屁,光盖老子的!打你个暗管东西,老子哪一天也来盖你个帽帽!”乡长话里有话。
周围的人忙着劝解,并没理乡长的话。可未婚妻却听出弦外之音,瞬间眼前一花,脸色由红而白,由白而红,只觉透心凉,天旋地转,晕了过去!他再也顾不上与乡长打口水战,急忙过来扶起心上人。
     半年后,心上人已不是自己的了,做了别人的新娘。暑假过后,他被调他一村小教书,离家几十里。从此,他就只有一个人在球场上玩三大步上篮了。
     媒人也络绎不绝,但总是高低不就。婚事一直拖到父母告老时,为了给老人一点安慰,他才勉强与一个没有生育能力的二婚女人凑合着过日子。
     其实,妻子的人品不错,也挺能干,支人待客远近闻名。美中不足的是,不能给他生下一男半女。妻子多次劝他收养一个孩子,他总是说:“硬要自己有一个吗?那学校里还少孩子吗?送走一批,又接来一批。”妻子小声说:“看你老了咋整!”
     两年后,妻子一病不起,眼看不行,把他叫到枕头旁:“对不起你呀!没有给你生下一男半女的,我走后,你还是收养一个吧!”他流泪点头,让妻子在怀里咽了气。
     安葬妻子后,他闭门睡了三天,不吃不喝,一动不动。邻居大伯发觉不对,推门叫他,他说:“叫我干啥?我真想一睡就不醒来了。”
     又一年后,他被贬为民办教师,管理权限在村上了.他病了,无法上班,被村上解雇,村长儿子顶了他的职。从此,他告别了支持自己活着的唯一支柱―――讲坛!
     当天,师徒俩谈到深夜。次日,我也顾不得上仪陇县城买盐了,急急忙忙赶回家,把朱老师的凄凉晚境告诉了几位同学,大家东凑西凑,给老师凑了一点米、面、十几斤粮票和十几元钱,约了杨多发又去看了他一趟,并把房子给他翻盖了。实在不好意思,在那个年月,我们也是尽力而为了,没有给老师多大的帮助。
     可惜的是,我们这可怜的老师在科学的春天到来的头一年,他就撒手人寰……离开了这个让心酸的世界……
     在他三周年的祭日,二十几个学生在他的坟前立了一个碑,大家在他的碑上刻下两联:运动场上非高手 ,人生路上多劫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蒙师——仪陇瓦子人朱老先生!同时把此文献予即将在此召开的麻辣社区版主年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维护来之不易的社会正义和和谐局面吧!

发表于 2012-1-12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将此文,献给即将召开的版主年会!
发表于 2012-1-12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除了怀念,就是感动!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后续:此事的结局是:教育的春天来到,在学生联合敦促和证据搜求后,提交给朱老师原来被冤屈的所在地落实政策办公室。最后终于给朱老师落实了相关退职政策。

发表于 2012-1-13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读来就想起了我的老师,感动啊!

发表于 2012-1-13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为那几年的人鸣不平 ,现在有这种情况 ,直接拼命

发表于 2012-1-17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几个学生在他的坟前立了一个碑,这样的活动??????

发表于 2012-1-17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

发表于 2012-2-29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

发表于 2012-3-6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万岁,万万岁,哈哈哈哈,谢谢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