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四川流传着一个笑话:一个乐山人说:川南十北(八)县,西西(县)有托(音),就是偶们乐山冒(没)得,有么,也是爹(点)八爹哦!
其实,许多四川人可能没有搞清楚,你所嘲笑的乐山话,是当今中国古入声最多的一种北方官话语系之中的地方方言!这就是说,乐山话,很可能是最接近中国“古代通语”的一种古汉语形式!笔者一直建议,四川当局应该明确提出保护类似于乐山、邛(崃)蒲(江)大(邑)一带川西南方言的举措,因为,这些川西南方言区,就是中国古汉语的活化石地区!
今天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元宵节,又被称之为“上元节”!将一年一分为三地拆分为“崇天的上元节(正月十五),崇地的中元节(七月十五),崇人修养的下元节(十月十五)”,这是发源于蜀地的道教之中的道士们所发明创造的,其意图,是四川道士们在弘扬西汉蜀地思想家扬雄的《太玄》宇宙观和哲学观!
笔者昨天已经论说过了,正月十五煮食汤圆,其实就是中国人在模拟食用“浑天说”的太玄宇宙模型!那么,什么是浑天说的太玄宇宙观呢?史书说:“故丹阳葛洪释之曰: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覆地上,半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天转如车毂之运也。’诸论天者虽多,然精于阴阳者张平子、陆公纪之徒,咸以为推步七曜之道,度历象昏明之证候,校以四八之气,考以漏刻之分,占晷景之往来,求形验于事情,莫密于浑象者也。张平子既作铜浑天仪,于密室中以漏水转之,令伺之者闭户而唱之。其伺之者以告灵台之观天者曰:‘璇玑所加,某星始见,某星已中,某星今没’,皆如合符也。崔子玉为其碑铭曰:‘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高才伟艺,与神合契。’盖由于平子浑仪及地动仪之有验故也。”(《晋书·天文上》)
以上史载之中所说的“张平子”,就是根据扬雄的《太玄》还原出了西汉巴蜀落下闳的浑天仪说的东汉太史令张衡;陆公纪,就是大力弘扬和解释了扬雄《太玄》浑天说宇宙观的三国吴人陆绩,他们二人,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玄学思想家,他们都崇尚西汉扬雄的《太玄》。至于作《抱朴子》的葛洪,他生前也是扬雄学说的崇拜者,他根据扬雄的《太玄》之中的天地人合一养生思想,构建出了日后重大影响作用中国人的养生学理论实践体系。
通过以上简述可知,今人所过的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其实就是扬雄《太玄》理论之中的宇宙观模型的“玄一”的音转。所以,元宵节,又可称之为“玄一节”。
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去煮食汤圆,是中国古人在使用浑天说的汤圆模型去崇天!正月十五观灯,其实就是在观上元节时的天上星月的崇天之举!汤圆,就是“湯元”的意思!“湯”,就是发的“上”音,所以,湯元,一旦按照古汉语的发音,就是“上元”的音义!
如果按照四川乐山话去发音“汤圆”,你就会发现,乐山人说“汤圆”,是发音成“太元(玄)”的!
改革开放初期,成都市的两个相声演员表演的一段嘲笑乐山话的《卖汤圆》的相声,被我记忆住了,他们使用乐山话唱道:“卖太元,卖太元,我的太元香又甜!……喝太元水,太元水不要漆(钱)!”
可能这两个成都市的相声演员至今都不知道,乐山话将“汤圆”发音成为“太元(玄)”,是乐山人说的西汉时代的四川古汉语!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四川人之所以会在正月十五烧一大锅水去煮食汤圆,以模拟西汉扬雄浑天说的“太玄(元)”宇宙模型的表达!
其实,历史并非就一定是后人超过前人的!如果我们没有搞清楚历史故事,特别是我们没有搞清楚古汉语,那么,今人也是会失忆而发“瓜”的!
2012年2月6日18:1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