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很少有哪座城市像重庆那样,容纳了那么多的矛盾性和多样性:码头和工业重镇,摩天大厦和吊脚楼,巴蜀文化与移民,直辖市和超大型农村城市,美女和棒棒……重庆身上凝聚着众多矛盾而丰富的元素,使它在当下日益同质化的城市中尽显魅力,显现出其他中国城市少有的活力和顽强的生长势头。
即使是在直辖之前,“去四川化”都被看成是这座城市开始顽强寻找自身独立性的努力。在蓬勃的城市连横时代,孤傲的重庆不属于任何一个联合体。不属于CEPA(尽管它很愿意让人在它与香港之间建立某种必然的联想关系),也不仅仅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尽管位于长江上游的区位使它看上去很像龙尾),它甚至不仅仅是西南(尽管由来已久的“成渝之争”已经令这双城恩怨难解难分)。在这个城市们都在拼命奔跑的时代,重庆则在顽强坚守自身文化独立性的基础上频频出击,在中国经济地图上寻找着自己的目标和不可替代的位置。
戴着直辖市帽子的重庆市,事实上是一个省的身体。这一点,已经注定了重庆是中国城市的“唯一”。从好处说,重庆的发展腹地之广堪称世界城市的NO.1;从坏处说,重庆的城市化进程和一体化速度要比所有的中国城市更滞重、艰难。
不用怀疑重庆人对重庆的热爱和自信。从政府到民间,他们既像这个城市最忠诚的儿女,又像殷殷期盼的父母,一手一脚来搭建这个城市的远大前程。在重庆人的内心深处,他们不希望重庆被世上任何城市比下去;但事实上,他们又不自觉地拿重庆和其他城市来比,希望博采众长,比学赶超。
上海、成都、香港和纽约,在重庆的内心城市榜上占有独特的位置。榜单上的每一个城市都折射了重庆的某种发展诉求,而重庆也试图在这些城市身上开发自己的更多可能性。8年来,它们是重庆政府和民间最看得起、比得最多也学得最多的城市,即便重庆的最大投资国是英国,而视重庆为投资创业首选地的是浙商。
比上海,因为共饮一江水,而上海别具海洋文明;比香港,因为同望亚洲,而香港先夺亚洲枢纽;比纽约,因为其超然全球,而重庆心有戚戚;比成都,因为系出同门,而今想争奇斗妍;比北京,因为其绝对中心,而重庆想在西部更有作为;比深圳,因为其观念和体制领先,而重庆也想轻装上阵。
兼具四川性、西部性、长江性、中国性、亚洲性和国际性的重庆,在这份内心城市榜上看到了时差、自我和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