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220|评论: 6

李焘诗赏读(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雁湖梅》赏读
镜面千顷阔,修眉一带横。
湖深有龙蛰,山静少人行。
似与真仙约,都无世俗情。
鸟啼猿叫歇,轩乐有余声。
    【题解】:此诗见《永乐大典》巻二二六一、《宋诗纪事补遗》卷四十二、光绪《丹棱县志》卷。该诗《永乐大典》题作《洞庭》《宋诗纪事补遗》题作《雁湖梅花》、光绪《丹棱县志》题作《雁湖梅》。王承略、杨锦先先生认为总观全诗实无咏梅之句,且数亩之雁湖,亦不足以当千顷之阔,因此认为《永乐大典》题作《洞庭》必有据(见《李焘学行诗文辑考》79页)。但笔者认为王承略、杨锦先先生所见也未必妥当。诗家语岂可坐实解?这正如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驳斥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对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的谬解一样,杨慎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何文焕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至于全诗确实无咏梅之句,故笔者认为题作《洞庭》,还是不如题作《雁湖》为是。因雁湖作为李焘故园中的一处面积四十余亩的湖泊,描写赞美也应情在其中。雁湖,位于丹棱县北龙鹄山下。据县志载当时沿湖曾广植梅花,且夜晚湖上又常有渔舟出没,点点渔火与天上群星交相闪烁,故历代以来雁湖梅花和雁湖渔火以其秀美的景观常为文人雅士们所欣赏和吟咏。可惜的是虽历千年雁湖仍在,但其景观早已荡然无存。
    【赏析】:
    12句“镜面千顷阔,修眉一带横。” 首起两句是诗人用夸张的笔法概略性地对雁湖以及雁湖周边环景进行描写:辽阔的湖面微波不兴平滑得如同一面镜子,湖对面那连绵青翠的远山如同女人额上修长的眉毛一样。
    34句“湖深有龙蛰,山静少人行。” 紧接着三~四句是诗人用虚拟的笔法分别对湖、対山作进一步的想象性地描写:在那幽深的湖水下面一定潜藏有传说中的蛟龙,在那寂静的远山之中也一定少有行人在走动吧!
    5~6句“似与真仙约,都无世俗情。”“真仙”在《宋诗纪事补遗》、《丹棱县志》中作长仙 真仙,即神仙。“无”字,在《宋诗纪事补遗》、《丹棱县志》中作字。 五~六句仍是诗人用虚拟的笔法对自已的心理活动进行想象性地描写:那湖水和远山好象都与仙人有约定一样,一点也没有丝毫的世俗矫情。
    7~8句“鸟啼猿叫歇,轩乐有余声。”“余声”,在《宋诗纪事补遗》、《丹棱县志》中作如果说首起两句是诗人从视角的角度对雁湖以及雁湖周边环景进行描写,那末尾七~八两句便是诗人从听角的角度对雁湖周边环景进行描写:四野里是这样的寂静,树林中的鸟儿也停止了欢鸣,远山中也不再传来猿猴的啼叫,只有亭阁那边还隐隐约约地传来悠扬的乐声!
    该诗中诗人用白描的手法,简洁地描绘出了雁湖及其四野幽静、神秘的湖光山色,可以说是李焘写景诗中少有的佳作。
   【意译】:
    雁湖辽阔的湖面上微波不兴平滑得如同一面镜子,湖对面那连绵青翠的远山如同女人额上修长的眉毛一样。湖水是那样的幽深,在湖水下面一定潜藏有传说中的蛟龙吧,在那样寂静的远山之中也一定少有行人在走动吧!那湖水和远山好象都与仙人有约定一样,一点也没有丝毫的世俗矫情。此时,四野里是这样的寂静,树林中的鸟儿也停止了欢鸣,远山中也不再传来猿猴的啼叫,只有亭阁那边还隐隐约约地传来悠扬的乐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2-3-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啊,受益匪浅啊!

发表于 2012-3-4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来得急看,应该不错,先帮你顶

发表于 2012-3-15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顶一下..

发表于 2012-7-19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郭老史志赏析透彻,文史博大。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