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873|评论: 24

2011年回家日记(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3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早上妹妹煮了一碗面条给我吃。很久没有吃到家乡的面条了。这次回来还是第一次吃到面条,吃到了当初的那种味道和感觉。前几天在家里想吃面条,妈说他们今年做的面条不好,害得我到现在才吃到了。
三爸买了辆新车,第一次开车回来。妹妹担心他的技术,非要和妈去买菜,然后坐公共汽车回仁和老家。三爸开车,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给三爸指路。前几天妹妹给我指引回家的路,现在我也成师傅了。
说实在的,咋一回来,看家里的房子是比较陈旧的。但几天之后我就习惯和看顺眼了,因为你在这些房子中找到了当年的那种感觉。
三爸的技术一般,再加上对自己的爱车保护有加,所以开得小心翼翼。雨天、路滑,凹凸不平,三爸慢慢的开着,小心避让对面的来车。
到镇上只有10多公里,三爸开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以上。主要是妹妹说家里的路太不好了。她还坚持要三爸把车停在城头,我们打个的士回去。
到了镇上,雨还在下,我们把车停在街上等母亲她们。我去镇上有名的农民文化宫参观了下。因为很多年没有翻修过,明显旧了,有些破败的感觉。那座石桥,那些桌椅板凳,都旧了。那石台阶,显得小气了。八几年刚修好的时候,我们觉得她很洋气和气派,如今应该是落伍了。社会在发展,慢了也是退步。但一味的求快,似乎也不对。在快与不快中,如何找到平衡点,确实是比较难以控制和掌握的问题。
三爸说以前在家时觉得镇上好大,现在觉得镇上太小了。还是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你才能体会到它的小。那时我们当场天就站在街上的高处,看有哪些熟人和同学赶场。
回到家,三爸和爷爷一直聊天。我给三爸说,爷爷现在主要是精神寂寞,没有人和他聊天,所以盼着你们回来耍。
爷爷说他前段时间不舒服,吃不下东西。我说可能是不消化。或者是天气热。他去街上看了医生之后,不久就好了。今年他有两次从街上回来,或者去的路上摔倒了,叫人带信给父亲去把他背回来。
中午妹妹炒的芹菜牛肉、蘑菇肉丝、红椒肉片等等,不辣,适合我的味口,我吃了很多。也许,就是这些家常菜让我找到了小时候的那种感觉,那时青椒炒肉是我们偶尔能够吃得到的好菜,所以至今记得清清楚楚,回来,就是找当初那种感觉和味道的。
吃饭的时候,母亲就在那里讲爷爷发脾气的事情,比如骂父亲用了他的什么东西,在他那里劈苞谷要交电费等等。父亲叫她不要说,但她坚持要讲。唉,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母亲说在外面都是孝子,回来谁都坚持不久。去年二爸回来住了20多天,就被爷爷气走了。母亲的意思是爷爷不要那么多意见和脾气。但每天饭后没有事情干的爷爷肯定是要找些事情干的。尤其是没有人陪他的时候,他就烦闷,肯定会找借口和父亲吵架的。父亲就成了他的出气筒。父亲今年已65岁了,母亲过了年就64岁了,年轻的老人和年老的老人住在一起,冲突是经常的。
母亲说如果不行就每个子女那里住一段时间,让大家都体会下好带不?那年从你们那里回来的时候,眼看就不行了,是我们把他带好了的。现在你们只看到我们的这问题那毛病,就看不到我们的功劳。队上那家每个子女每个月拿钱给家里的老三专门带,我们也不想再白费力气了。
三爸说: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中国的老人那么多,如何解决?真的比较棘手。听着他们说这些,我是晚辈,不好插嘴。
晚上陪三爸和爸妈喝点他们自己泡的白酒。没喝多少就晕呼呼的。一问,原来是60度的,难怪这么厉害。在广东我觉得自己喝酒还凑合,到在四川我就甘拜下风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早餐是面条。家里的面条好吃。吃了一碗,觉得还不饱,又加了半碗吃。
上午三爸去镇上见他的战友去了。我就坐在我家的前屋写昨天的日记。
中午妹夫开车回来。三爸却在镇上和几个战友一起吃饭。妹妹烧了个肉丸汤,味道很不错。吃完饭,已经是两点过了。我们等三爸回来。父母亲给妹妹和我带的一点花生、绿豆、芝麻等放在车的后备箱。觉得还不满,母亲将自己种的冬瓜摘了几个,还有南瓜,后备箱就满了。
母亲还跑到院子里邻居那里摘了一袋子石榴回来给妹妹带进城去。车子就满满当当的了。
这时三爸才姗姗回来。聊了一会,母亲又提了一些鸡蛋给妹妹,说你哥走后也没有人吃了,你带进城头给罗罗吃吧!妹妹坚持不要,母亲说我们的鸡还在下,我们有吃的。妹妹才收下了。
小罗罗估计在家里呆腻了。非要走,母亲故意拉着他,说再耍下嘛!他以为是真的,赶紧挣脱外婆的手,往前面直跑。
下午给母亲钱,她一定不要,说她现在有钱。父亲也在一旁再三阻挡。我看他们是真心不要,也就作罢了。
晚饭前给老婆打了个电话,今天是她的生日,送去一个问候的电话。要不然,回去少不了挨批评。
晚上妹妹不在,母亲亲自动手炒了青菜和红苕叶,再煎了个糍粑,热了魔芋鸭子和红萝卜肉丝,也就差不多了。开始我还不想喝酒的,想到明天就要进城,后天去南充。这是这次回家陪父母吃的最后一顿晚餐了,于是赶紧倒酒。
父亲说时间晃起来真快,十几天就过去了。是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回家的路很难,分别也很不舍。母亲说你回去吧,那边还有人在等着你。
晚饭后,我坐在父母的床上和他们聊天。他们对现在的状况十分满足,要我不要想得太多,知足常乐。
我给他们提了两个要求。
一是猪不要再看了。算经济账,亏本。父亲去查了下日历上登记的打玉米面的斤数,280多斤,再上打玉米面的钱,已经超过了300元,买猪的本钱是650元,已经超过了1000元。而卖一头猪只有1000多元,赚是没有什么赚的了。算辛苦账,好累。养猪要每天煮猪食,辛劳不说,不值得。把猪吃掉的玉米,不如直接卖掉划算。
二是不要种那么多地了。尤其是不要种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芝麻、黄豆等等,太多太杂,十分辛劳。你们种点麦子就行了。另外种点田,种田很轻松。母亲说是的,只种田的话,那就轻松多了。
我说你们现在不盘儿女了,种够吃就行了。不要认为自己还是年轻的时候,岁月不饶人,适可而止。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一大早,生产队的队长就来叫到大队去参加老年人座谈会。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人的老人节。
三爸就在那里给他说爷爷的老龄补助问题。爷爷今年满87岁了,但是没有任何补助。母亲说去年大队把爷爷的身份证、照片等都拿去了,就是没有任何下文。
父亲把早饭煮上,就去地里给三爸他们挖些红苕去了。
早饭吃的青菜稀饭,蒸的红苕。红苕很好吃,里面的心三爸说像蛋黄。确实好吃。
吃了饭,就要走了。母亲故意躲在灶房里洗碗,不愿意出来和我告别,我只好去告诉她:妈,我走了。
母亲出来,把我送到车边,她的眼睛就红了。我没有注意,她就往回走了。我只有大声说:妈,少种点土地。
父亲看着我们上了车。他瘦弱的身躯站在那里让我心生酸楚。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路上,看见村里的那些老人家慢慢往开会的地方走去。大队的喇叭在高声唱着歌曲。听人说,由于生产队人很少了。估计很快不设生产队长了。每个大队只设一个村长,那么,村长就相当于原来的生产队长了。原来的镇,只是一个大的村了。
三爸用时1个小时到达县城。母亲给大姨送的两只鸭子我得赶紧送过去。中午大姐请客。下午去安汉广场喝茶。晚上妹夫的姐姐过生日。又喝酒。差不多醉了。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一早起来,头晕的很厉害。忍住没有呕吐。妹妹带我们去吃了早餐,9点40就下南充了。
路上有几个同学发短信来祝福。
到了南充,见到初中的贾同学贾总和王美女同学。非要让我改签飞机。三爸也起哄。没办法,我把飞机改签了。
下午见到了另外两个初中的同学。晚上见到程同学。尽量不喝酒,但还是没有少喝。
回四川,才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好,酒量太小,吃辣椒不行。唉,我的四川啊。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早上醒来,几个人一起吃了牛肉粉和肥肠粉。然后去西山公园爬山。西山公园的人很多。钓鱼的,散步的,打麻将的,真的是太平盛世啊。
中午我们五个同学一起在一家火锅店吃的饭。红红的火锅辣得我才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四川人的胃和习惯了。夹了一些豆芽和蔬菜吃。他们讲的一些四川土话我还要反应半天。本来我的反应就迟钝,现在更加落伍了。幸好大家是初中的同学,所以他们原谅我的这些缺点的。
吃完饭,一起去南充的凤垭山去打麻将。25年过去了,很多事情已经不可能再回到从前去了。
吃过晚饭赶紧去机场。飞机很准时起飞了,也飞得很快。9点35起飞,11点10分就到了广州白云机场。夜幕下的广州很美,那些灯光就像黄金一般撒在大地上。路上的灯光,把路装饰得就像一条条金首饰,十分美丽。
回到家,已经12点过了。喝完老婆给我准备的木瓜汤,我终于完成了此次回家之旅。
打住,家既是那么近,又是那么远。哎!我就是一个游子。谁叫四川的女孩子当初不要我呢?又谁叫我不要四川的女孩子呢?当初离开家乡,就注定了要漂泊了。

发表于 2012-3-13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太多了   我是懒人  懒得看完;P

发表于 2012-3-14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多的相同

发表于 2012-3-1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你的日记,也让我想起很多年前,老爸送我到西充汽车站的情景。看着老爸瘦弱的身影,泪水模糊我了的双眼。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老光棍 的帖子

谢谢鼓励!

发表于 2012-3-14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发表于 2012-3-1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仁和那里人,你说的贾总,王美女是谁?说不定还认识哈

发表于 2012-3-14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看了一遍楼主唠唠叨叨的家常流水账,只觉得亲切、温馨,你妈妈的报怨我有亲身体会,我母亲已这样报怨过相同的话题:P

发表于 2012-3-14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家的菜色相当普通但是相当有乡土味,透人!

发表于 2012-3-14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真切,让人感触

发表于 2012-3-14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川情浓,川椒烈,川酒也醉人。

发表于 2012-3-14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看完,楼主写的很真实也很感人;对于我们这些游子来说,能享受父母的唠叨也是一种幸福。

发表于 2012-3-14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有能力就把父母接到身边就行了!

发表于 2012-3-26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晚饭前给老婆打了个电话,今天是她的生日,送去一个问候的电话。要不然,回去少不了挨批评。

............................

呵呵
楼主老婆是其他省人吧?
楼主耙耳朵   怕老婆:lol
发表于 2012-3-26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不易,父母不易。珍惜这温暖的时光,只因我们是兄弟姐妹。感谢楼主,让我找回往日的记忆!
发表于 2012-3-26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不易,父母不易。珍惜这温暖的时光,只因我们是兄弟姐妹。感谢楼主,让我找回往日的记忆!

发表于 2012-3-26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的看完楼主的日记,温馨而真实,真实而感人。父母对久而逢面的儿女的唠叨,其实是一种爱的表示。父母永远是这个世上最爱我们的人。期待楼主下一篇更加打动人心的家庭日记。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