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管理比运动式管理更能减少社会动荡。十多年前西昌禁了电三轮,因为非法运营乱象多多——噪音、为抢生意不顾规则的原地调头、横冲直撞等等,市民深恶痛绝,已成城市顽疾。但由于之前管理部门的不作为,靠此生活的人已然成为一个变大的群体,而且这些靠电三轮非法运营的多是社会底层,很难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替代生存的方式,于是啸聚在一起,试图靠群体力量抗衡禁令,几乎酿成事端。后来,摩的开始占据了西昌市内低端便捷交通的大半壁江山,特别是步行街口,摩托云集,道路为之堵塞,而且重复电三轮的种种恶习,行人、车辆,特别是出租车叫苦不迭,深恶之。又禁,但“禁摩”又几乎上演禁电三轮的那一幕。如今,西昌的街头电瓶三轮、两轮,又开始成建制地非法运营,而且公然在街上驻守待客,黑的也大有肆虐之势。交通拥堵,警察似乎无暇顾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电三轮拉着客从指挥交通的警察面前悠然驶过,警察还不停地打手势——快走。难道又要等电瓶三轮成为一个群体的生存方式后再去清理?要知道,底层的人往往是文化、能力等较差的人,找到一个谋生(甚至是养家糊口)的手段不容易,等他们已完全依赖于这样的非法运营生存时去取缔,对他们同样是深刻的伤害。于是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社会矛盾不断积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