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全镇有一家“群珍餐厅”,餐馆里总是人来人往。店主人叫张群珍,是远近闻名的大好人。
上世纪60年代,张大姐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有兄弟姊妹8个,她排行老八。“我出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父亲又死得早,母亲拖着我们这帮孩子相依为命,缺衣少食是常事。”张大姐动情地说,全靠邻里乡亲时常从牙缝中挤出一些救济她家。尤其是隔壁的苏二娘更是对她家关怀备至,时常为她家送些油盐酱醋。她说,“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长大后要像苏二娘一样,做个好人,关心有疾苦的人。”
张群珍小学未毕业就进入社会,15岁开始做餐饮生意。2002年,她买下该镇桥头的一块地皮,修建了三层楼房,成了大全镇餐饮行业中的老大。
那是2001年3月的一天下午,一个年龄不到20岁的云南女孩从成都打的,到大全街上找亲戚,却无钱付车费,的士司机当即拉住她不放,现场很快围了一圈人。正在忙生意的张大姐听见街上的声音后,忙拨开人群挤了进去。
“有困难,大家帮忙凑一凑,谁都有困难的时候。我出100元。”说完,掏出一张百元票子拿在手中,走向围观的人群。很快,你10元我20元,凑齐了800元车费。的士司机也被这一场面所感动,拿出100元交给云南女孩做生活费。云南女孩在“群珍餐馆”一住就是一个星期,后经张大姐多方打听,终于帮她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临走,云南女孩执意要拜张群珍为干娘。到现在,“娘俩”还有信息往来。
“别的餐馆见到要饭的或者疯颠的就赶,而张大姐不仅不赶他们走,反而免费提供饭菜。”大全镇民政所所长何强说,对待这些弱势群体,张大姐总是笑脸相迎。从开店之日起,张大姐就定下“店规”,残疾人、流浪汉可以免费吃饭。这么多年究竟有多少残疾人、流浪汉在张大姐店里免费吃过饭,谁也说不清楚。
“去年6月的一个清晨,天刚亮,我准备好当天的早饭,推开门一看,吓了一大跳。”张大姐说,一个年轻女孩赤身坐在门口。“还好,街上没什么人,我赶忙把她拉进屋,拿出我的衣服给她穿上,让她吃了早饭,给了她路费,送她上了回家的中巴。”
“我有两个儿子,大的大学即将毕业,小的正在读高中。高兴的是,他们不但成绩好,也乐于助人。”张大姐谈到两个宝贝儿子,满脸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