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12|评论: 10

一句话 一辈子 一生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句话  一辈子  一生情
——记太平镇敬老院院长、优秀共产党员赵凤林
上世纪90年代,太平镇发生了震惊一时的敬老院老人“哭街事件”。几十位老人相互搀扶,呼天抢地,声嘶力竭,沿街痛哭,令人动容。老人们的哭声、泪水、祈祷都是为了他们的院长赵凤林,赵院长被人误伤导致昏迷不醒。也许是老人悲痛欲绝的哭喊感动了上苍,整整四天四夜,赵院长在医院的病床上终于睁开了双眼……
上岗一句话: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我父母,我是你们的女儿……
其实,赵凤林作太平镇敬老院院长是被“逼”来的。
孤儿出生的赵凤林是太平镇13村妇女主任、赤脚医生兼财务大队长,以其倔强、泼辣、能干的个性闻名全镇。
太平敬老院历任院长因不愿当“下人”而频繁辞职,这成为镇党委的一块“心病”。镇上分管副书记和民政所长对全镇稍有条件的人逐一排查,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该人选非赵凤林莫属。
赵凤林极不情愿,老公长年在外搞销售,公婆和子女需照料,沉重的农活和家务已让她精疲力竭。然而,架不住领导轮番上门做思想工作,说“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服从组织安排就绝不是一名合格的党员。性格要强的赵凤林在激将之下赌气地答应了下来。
1984年4月23日,赵凤林走进了敬老院,那年她42岁。
敬老院有五间破瓦房,四壁透凤,地面潮湿,灰尘遍地,鼻涕满墙,臭气熏天,蚊蝇乱飞。两个瞎子、一个瘸子、一个哑巴,四间床、四口碗、四根棒……
说不出来那种味道,一看就让人冷了半条心。
听说来了院长,四位老人摸了过来,拉着赵凤林的衣角,一把鼻涕一把泪,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苦。赵凤林越听越“头脑发热”,愈听愈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她顾不得那么多了,动情地对老人说:“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我父母,我就是你们的女儿……”
一诺千金!从此,她为这句话受尽了磨难,失去了亲情,付出了毕生心血……
第二天天刚亮,老公帮她背一间床,赵凤林背一捆铺床用的稻草来到了敬老院。东西一放,她就开始打扫卫生,用竹竿绑上扫帚扫屋顶灰尘,用指甲扣掉墙壁上的干鼻涕……
老人可能几年没洗澡了,头发胡须上全是虱子。赵凤林挖来苦凉树的根砸烂取汁,把老人的衣服浸泡翻煮,到外面拉绳子凉晒。“赵院长晒衣服来啦!”一声吆喝,人们跑来把自家衣物全收了,像是在躲避瘟神。
敬老院是受歧视和屈辱的代名词。院里的木工活木匠不愿来做,老人的头发无人愿理,人们宁愿绕很远的小路也不在敬老院上厕所;做生意的打赌说就是拿一万元钱也不干这活,她当时工资才50元;有人说她不顾子女,只顾面子,是政治冒尖户;敬老院搬迁庆典宴会,本应是主角的老人被无情拒之门外,赵凤林在敬老院里与老人们抱头痛哭……
这些打击没有让赵凤林望而止步,反而时刻在提醒她所处的岗位和责任。赵凤林要兑现自己的承诺,要做给那些反对她的人看看。
    短短几个月,敬老院里里外外都有了斩新的变化。然而,人们都说赵凤林肯定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如今,为了一句承诺,为了一份责任,赵凤林在敬老院院长的岗位上已整整干了28年,从年富力强干到耄耋老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岗一生情:我没了父母,但我比谁的父母都多……   
敬老院院长说白了其实就是老年人的“保姆”,没有对岗位强烈的爱,没有对老人父母般的情,做好工作简直比登天还难。
    做好敬老院工作必须不怕脏。老人年纪大了,有的小便失禁随走随流,有的行动不便直接屙在裤子里,有的痴呆老人把粪便涂抹在身上……
   赵凤林每月给老人理一次发,每半月刮次胡子,有些老人头上生满瘌疮,又脏又臭,一碰就流血,让人恶心,赵凤林没有嫌弃,理得很细心,生怕弄疼了老人,理完发还为老人上好药。
赵选清老人得了肺气肿,来探望的女儿害怕父亲因病而扭曲的面容,喂饭时头紧张地转向一边。赵凤林接过饭碗坦然喂饭,又背老人上完厕所,帮着擦屁股。老人的女儿感动地流泪,说赵院长对待父亲真是比亲身女儿还亲。
做好敬老院工作必须不怕累。赵凤林是医生,刮宫引产啥都做过,她建起了医务室,老人输液打针、看病喂药她全包了,还建立了老人健康档案,定期为老人体检身体,为老人按摩。赵凤林没想到自己已是70岁的老人,每次为老人们按摩下来她都累得动弹不得。
给老人洗澡最累人。农村老人没有养成勤洗澡的好习惯,监督他们洗澡都让人劳神费力,特别是伺候一些特殊的老人洗澡更累人。尹尚义锁骨折断,在敬老院瘫痪了五年,每次叫洗澡他都坚持不肯,说求求您院长放过我吧,尹尚义个子高大又不配合,赵凤林要使出吃奶的劲才能把他挪到椅子上,给脱衣服又死死抓住不放手,洗澡时用双身捂住下身躲闪,一次要洗大半天,把人累得死去活来。
做好敬老院工作必须受得了打击和委屈。敬老院一些老人不痴就呆,有的性格还很古怪,不经意间就有危险和烦恼降临。一次,饭还没做好,得痴呆症的李元树到锅里抓饭,赵凤林去阻拦,不防李元树对准她脑袋就是一拳,将她打昏在地,四个小时才醒过来,从此落下了脑震荡的毛病。
李荣华老人车祸不满一个月,儿女就将他寄养在这里。老人说院长吃得苦、耐得烦、护理很周到,喂了他一个月饭,给他炒喜欢吃的鲜猪肝,说院长是个大好人。就是这位老人,不久前打院长了。老人睡着了,同寝室的盲人误将他锁在屋里,他发怒呼喊,赵凤林忙去打开房门,老人破口大骂,来不及解释,老人就给了她一耳光,打得眼冒金花,差点摔倒。这老人还是文化人,赵凤林真是想不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大哭了一场。
做好敬老院工作必须把老人视为父母。赵凤林送走了63位老人,每位老人临终前她都到床前询问遗愿,每位老人去逝后都是她一人收拾,都是她背出房间入殓,每年清明节她都要去坟前祭奠……
赵凤林说她对不起两位逝去的老人。一位是赵汉清老太婆,老人疯病多年去世,亲兄弟和村干部因害怕不敢进屋,赵凤林很快收拾完遗体,由于老人个子高大、僵硬,又爱制于楼梯间阻碍,始终不能把遗体背下楼。最后只有把老人遗体用席子卷了,用绳子捆起来,恳求老人的兄弟和村干部帮忙抬下楼入殓,后来老人的坟墓在工程建设中不知迁往何处了。这是赵凤林唯一没能亲自背出房间的一位逝者,也是赵凤林清明节没能祭奠的逝者。
庞文强老人是在医院去逝的,赵凤林守护了三天三夜,她早已有了经验,提前给老人理发、剪指甲,别的敬老院老人都十分羡慕,把她当成了老人的亲闺女。老人临终前要求死后土葬,赵凤林答应了。老人去逝后,她把老人的二哥和村支书通知到医院,谁知他们坚决不同意把遗体运回本村土葬。赵凤林着急了,马上给老人远在攀枝花的大哥打电话,大哥说他管不了。无奈之下,赵凤林只得将老人遗体火化,把骨灰撒在了嘉陵江。这是赵凤林唯一没有完成其遗愿的老人,她至今还处在深深的自责之中。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业一辈子:我保证和你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保证你们吃饱穿暖……
赵凤林刚到敬老院的家底:大米36斤,挂面17斤,谷子260斤,麦子180斤。
敬老院现在的收入:年收获蔬菜15万斤、粮食1.5万斤,出栏生猪100多头、山羊50多头、家禽500多只。年收入达20多万元,节余资金50万元。
数据凝聚着赵凤林毕生的心血和智慧。“赵凤林院长爱岗敬业,勇于开拓。”民政局负责人这样评价赵凤林,“她探索出了一条以院养院、以院补院的新模式”。
到敬老院之初,老人们的生活朝不保夕,吃了上顿没下顿。赵凤林绞尽脑汁想办法。
太平镇计生办有30几号人,由于工作忙天天操馆子,赵凤林脑子一激灵,办法有了。她找到计生办领导,要求给无偿做饭。她打着小算盘:如果能做饭不但老人有肉吃,潲水还可养头猪。
然而,要煮几十人的饭菜的确不容易。赵凤林早上3点钟起床,晚上12点睡觉,包饺子要包30多斤面粉,累得连腰都伸不直,一双手冻得满是口子。做了三个月,给计生办节约了8万块钱,敬老院四个老人养得胖胖的,还喂肥了一头猪。计生办一高兴赠给敬老院两万元,这有了做生意的本钱。
赵凤林是太平场上有名的“铲儿客”,除人以外啥都贩卖。逢场天下市去收购些便宜的猫儿狗儿,拿回来喂养一两场卖出去,一头能赚那么七八毛,老人们的油盐钱就有了。生意有风险,一次“铲”回来的七八头猪仔没卖出去,只有自己养着,敬老院没土地种菜,没钱买饲料,赵凤林只有自己出去找野菜,每天要割十多背野菜回来,跪在地上割连膝盖都磨破了。
后来,到南充贩蔬菜回太平镇卖,用木板车把蔬菜拖到金鱼岭上车,回来顾不了吃饭,马上给蔬菜洒水,把葳蔬菜择出来老人们吃,黄的烂的喂猪,每天要忙到深夜1点钟。
蘑芋生意最赚钱,只是太辛苦。晚上4点钟就要起床,生意好的时候通夜不睡觉,挑上蘑芋走乡串户去卖。可好景不长,跟盘的越来越多,同行做不赢生意就造谣,说敬老院做的蘑芋如何之脏,硬是把生意给搞垮了。
赵凤林马上换汤头,贩卖凉粉,贩卖鸡蛋,做花圈卖……总之,只要做相同生意的多了就转行。别人批发鸡蛋1元一个,她就比别人少赚五分钱,求薄利多销,生意一直好,从没亏损。
实在没生意可做了,她就带老人拾破烂卖,这行业竞争不那么激烈,一年下来也能赚七八千块钱。
敬老院搬新家以后,赵凤林把周围撂荒的20多亩土地收集起来,办起了种植场,还兴建了规模养殖场,老人们食用的粮食、肉类、蔬菜全解决了。
赵凤林自己带头劳动,她根据五保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特长,把他们编成种植组、养殖组、服务组、卫生组、创收组、帮扶组,制定了激励措施,每月评先进、发奖金,充分调动了老人们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同时在劳动中培植亲情,增进友情。
有了收入,敬老院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天好了起来。赵凤林安装了天然气、自来水和电,买了座便椅、消毒用具等,完善了敬老院设备设施。
定期给老人发放袜子、裤头、背心、棉衣裤、牙膏、牙刷等用品,连擦屁股的纸也都按时发放,老人们日常用品一应俱全。
她还研究老年营养食谱,每天早餐一只蛋,一个馒头,每月杀头猪,隔天吃一次肉,蔬菜全是自己种的绿色食品,逾到老人生日,增加9个菜大家一齐过。不仅让老人吃饱吃好,还必须讲究营养。
为了丰富老人精神生活,订阅了《晚霞报》、《家庭医生》、《南充日报》,谱写了院长、服务员、炊事员之歌,开办了老年人专刊。利用老人生日和节庆开展专题活动,组织老人唱川剧、听评书、做健身操,买来健身球、哑铃让老人们锻炼身体,组织老人到县城、南充、射洪等地旅游。
敬老院每半月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加强老年人教育。每次开会,赵凤林不讲空话、套话,找年纪大的老人现身说法讲旧社会受的苦,让老人们在新旧对比中受教育。老人们说过去是“沟死沟埋,路死路埋,狗肚子就是棺材”,现在有吃有穿,不交粮纳税,看病上学不交钱。情到深处,老人们都激动地哭了起来,大家在哭声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
现在,敬老院已发展到62人,住房窗明几净,活动场所干净整洁,电视电脑一应俱全,娱乐室、会议室、医疗室、体育室等功能齐备,老人们在这里幸福、快乐、祥和地享受着晚年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换真情:院长不在了,我就是爬也要爬回自家去……
     赵凤林把一生献给了老年事业,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于孤寡老人,然而,她内心深处却时刻经受着被亲人误解的煎熬,倍受亲情分离的折磨。
    到敬老院工作不久,院里老人赵家贵发高烧、拉肚子,赵凤林忙回家取保健箱。由于儿媳没能留住母亲吃午饭被儿子误解,两口子发生口舌之争,儿媳一气之下喝了敌敌畏。儿媳在医院抢救,赵凤林给老人输液没法离开,等输完液赶到医院,儿媳已撒手人寰。
儿媳娘家来了几十个人闹事,蛮横无理,妄加罪名,说是赵凤林害死了儿媳,说如果她不到敬老院工作就不会发生这事。
关键是没长脑壳的儿子居然认可这种说法了。
从此,赵凤林永远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儿子用凶狠的眼光瞪视她,不久便远走他乡,音信全无,丢下了一对年仅两岁的儿女。20多年过去了,儿子从没打过一次电话,从没给孙子带过一分钱,从没问候她一声。如今,赵凤林已把孙女、孙子抚养成人,送孙女读完了大学,深感遗憾的是孙女的结婚典礼女方没有父母参加。
“我有儿子,但孙子从没得到过父爱……”赵凤林悲痛过、后悔过、自责过,然而造成这一切能怪她么?能怪她到敬老院工作么?
每每谈到这件事,赵凤林都不由自主泪流满面,随着年事愈来愈高,她思儿更加心切,连梦中都在呼喊儿子的名字。但倔强的赵凤林不能谅解儿子的行为,她不肯认输,她在等待儿子先叫一声妈。这对冤家就这样僵持着、折磨着、痛苦着……
还是敬老院老人对赵凤林无尽的依恋,填补了她情感上的空白,医治了她内心深处的伤痛。
刚刚处理完儿媳后事,老人们就到家里来接她,安抚她,让她倍感温馨;现在是离开敬老院几天,老人们都不习惯,要四处打听,摸到几公里外张望;一听见她回来,马上就会钻一屋人,到处都在打招呼,到处都在问好,让她应接不暇。
饿了,老人们会买来她最爱吃的锅盔凉粉;渴了,大家端来她最爱喝的香茹茶。
嫁孙女,老人们强烈要求参加婚宴送情,她改变方式把钱悄悄退还给大家,老人们的这份心意让她十分感动。
老人们都说院长好,几位年事已高的老人说话极为不便,一提到赵凤林,都伸大姆子,喉咙里断断续续说出一连串“好……好……好……”盲人张学明说:“院长不在了,我就是爬也要爬回自家去。”
赵凤林的三个女儿经济条件都非常好,每年要寄给她几万块钱,都叫她别做了,但她放不下。赵凤林70岁生日,小女儿做了大量思想工作,终于把她接到了辽宁,然而仅仅三天时间,她就回敬老院了。
敬老院已成为赵凤林真正的家,她与老人们相依相靠,谁也离不开谁。
如今,赵凤林在敬老院已整整工作了28年,是那份强烈的责任、对岗位的敬爱、对事业的执着,让她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老年事业。
岁月在悄然无声中改变着一切,如今她已成为一位七旬老人,她还在帮助其他老人中寻找快乐,在与老人共同生活中品位人生。(杨弃  张克斌)

2015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2-7-3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啊。

2015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2-7-3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啊。

发表于 2012-7-3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好人!
发表于 2012-7-3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全国人民的楷模,好人一生平安

发表于 2012-7-3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学习!~

发表于 2012-7-5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写得太好了,LZ好文采呀·········································

发表于 2012-7-5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人!感恩!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