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发现一条“北大校长拥有多达11名助理,远超国务院各部长”的新闻。将信将疑,因而链接下去,这时才明白,原来是一个网名叫“摆古论今”的网友在微博上披露了这一消息。
网上有北大网站“领导机构”的界面截图,但看不清楚。为求得真相,我进入北大官网。在“北大概况-领导机构”中,以列表形式,相关领导名字赫然在目:党委书记朱善璐,校长周其凤,再有就是常务副书记1人、副书记3人、纪委书记1人(由一名副书记兼任)、党委常委13人、常务副校长3人、副校长4人(其中一人为常务副书记兼),此外还有秘书长、总会计师、研究生院院长各1,而最夺人眼球的是校长助理,有史宗旭、张维迎等11人之多。
于是只能感叹,北大就是与众不同,其校长助理“队伍”不仅令国内其它高校惭愧,就连朝廷六部九卿也只能“望其项背”。一所大学,校长书记、常务非常务、总会助理等累计28人、30顶帽子。还有,常务副校长竟有3名,三常务并列,究竟谁是“常务”?校长、常务副校长、副校长8人,可校长助理是11个,一人一个尚余3人,这3人又归属于谁?无怪乎有人跟帖说,“北大这样做,让严复、蔡元培、胡适、马寅初等老领导汗颜啊!”何止是汗颜,简直是“无颜”——严复、蔡元培等革命前辈若地下有知,彼此小聚,一定是“无颜”相见,“我等当年主政北大,是何等的小家子气!”当然,作为先贤,他们希望北大超越过去,但绝不是这样去超越。大学之大,体现在行政上,而不是思想上学术上,这哪里是超越,分明是退化,是沦落。
想起蔡元培当年给友人的信中阐明他主持下的北大的宗旨——“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这两句话后来被浓缩为八个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有文章称此即北大的校训。其实蔡元培并没有“敲定”它们为校训,虽然校训是应该体现办学宗旨的,而北大官方似乎也不认可它们就是校训,虽然也不反对有人那样去说,毕竟是老校长留下的教导。北大清楚得很,现今包括北大在内,有哪一所大学能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既然做不到,干脆就不说,免得自讨没趣不说,还增强了对手反击、论证的力量。据说北大如今根本没有校训,或准确地说,没有校方和师生共同认可的校训,虽然有多种版本的校训在网上流传。对于校训的认识,迄今官民还无法实现“兼容”、“并包”。北大的兼容并包体现在官场。作为行政体制的一部分,北大确实具有“包容”力,否则,怎么能摆得下如此之多的校级领导办公室?
扯得有点远。回到凤凰网那则新闻。这是“新闻”,因为不曾有人发不过;也是“要闻”,因为说的是关于中国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的事情;同时还是“奇闻”,因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只是但愿,但愿位列“领导机构”的那些人以及他们分管的事务,今后不要出现什么“丑闻”。
北大领导何其多,北大助理何其多。啊,北大,好大的官场,好大的衙门!
|